“六皇子说的对极了,圣,您能来真是再好不过了!”于是那些大臣们都纷纷顺从慕长歌的话说下去,毕竟这好话总是没错的。
明宣帝见这个样子也没再多说些什么,他来这儿本也是来瞧瞧这些世家子弟究竟有多少本事,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啊。
“行了行了,这样下去朕还真成了耽误你们的罪人了!”明宣帝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开始了,这样一来不言而喻,他们知道了这是谁的意思,于是没有人在敢出声说什么了。
世家公子们心里更加害怕了,这连皇帝都来了,他们表现的好那还没什么,若是在这儿除了丑,丢的可不仅仅是自己的面子也是自家的颜面啊,但也有人觉得是时候大显身手了,若是能得到圣的赏识前途无量啊!
于是各有各的想法,薄云朗一直都不急,他让那些人抢着去,算自己是最后一个也无妨的。
前面去了几十位,场面一度惨不忍睹,连那些公子们的双亲瞧见了都垂下了头不敢见人,大致是没想到自家儿子的采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后来,薄云辞见这种场景也按耐不住了,挺直了胸膛大步走向试台。
“请公子将试题交与我。”薄云辞将手竹片交与他。
“薄云辞公子抽的题目是<论君王与百姓>。”
之前的大都是一些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试题,世家公子们哪里体会过人间疾苦呢,这些问题答不出来自然是很正常的,像一些风马牛不相及那也实属正常,而薄云辞的<论君王与百姓>这更无从说起了,这个一个不留心说错了话,没准儿小命都不保。所以有很多人猜测,薄云辞的下场会有多惨。
那些人心所想的,薄云辞是看在眼里的,无谓的笑了笑,心想:让你们见识见识!
“咳咳,这试题让我想出了一篇章,请各位一起鉴赏鉴赏。”
“薄公子请讲。”
“夫君王者,百姓之君王;百姓者,天下之百姓也。自古未闻君王能得天下而未能得百姓者。
辟之山峪,君王为巅而百姓为坳,辟之江河,君王为流而百姓为源也。
故百姓为一国之根本,君王如花树之茂石,源不深不可望流之远,坳不固难以求山之峻!
然君之视民如手足,则民视君如腹心;君之视民如土芥,则民视君如寇仇!”
这篇章一说出口在场无一人不说好!
薄云辞扬起头看着起先想看他笑话的人此时都纷纷喝彩,心里更是满足得很,也不在想这章是出自何处又是何人所赠的。
他老子薄通都硬生生的愣住了,他这小儿子确实是有些小聪明的,可都是一些投机取巧的智慧,怎么会作出这样好的章?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