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下人在,钱氏还觉得自己的闺女儿不得了了,可是这会儿没外人,被自己的闺女儿奚落,钱氏也不高兴了。
“咋了,如今攀了高枝儿嫌弃自己的亲娘了。我算不注意点,我也是你的亲娘。”
“行了,我懒得跟你说,你到底找我什么事儿?”
钱氏哗啦啦的把面给吃完了,吃完了之后立即把碗往边放了一下,“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你二哥的事情。”
说到这里,钱氏顿时又皱起了眉头。
她说着舔了舔嘴唇,这面还真香啊。
母女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终于又扯到了白家的事情面。
“这几天,我没看见白家人在村里了,你不是说安排了不许人卖铺子给他们吗?”
“如果不是买了铺子,他们干啥不回家?”
“会不会是……”
冯白荷一听,顿时反驳了。“这不可能,我们老爷在这桃源镇是说一不二的,我们梁家说了不卖铺子给白家,不可能有人把铺子卖给白家。”
钱氏一听,眼睛亮了一下。
“既然我女婿的话那么管用,你是不是帮着催一下,看看你二哥……”
冯白荷一听, 眉头再次皱了起来,有些不太高兴了。一开始听到钱氏说的“女婿”,她还是很高兴的。
可是又提到她那个不争气的二哥,冯白荷不高兴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冯白荷以前在家的时候也见过啥大世面,觉得自己二哥这样的是最好的了。
再说李氏跟钱氏在她很小的时候一直灌输给她一个概念,那是二哥是读书的,以后是有大出息的。
若是二哥有了大出息等于她的身价涨了。
可是现在她已经过好日子了,有人伺候了,二哥还是这个样子,连童生都考不。
连冯白荷自己都没有发现,其实她现在是有点看不冯建林了。
不过想想钱氏的承诺,她到底是忍住了。
“行了,都说了多少遍了,我知道轻重。”
钱氏来了一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当即离开了梁家,临走前还问了那面铺子的位置。
那家的面实在是太好吃了,据说还有什么煎饺味道不错。
冯白荷刚给了她五两银子,以钱氏的性子是不可能带回去给自己的婆婆李氏的。
反正有好东西拿回家也是便宜了那两个老货,还不如自己先饱了口福再说。
冯建林如今也不在家,钱氏没有什么顾忌,当然是自己尝一尝较紧要。
钱氏本来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这会儿吃了那碗面之后惦记了这家店了。
不过等她顺着那梁家人的指路到了那家店铺的门口,正好看见了排的老长的队伍还有忙碌的周氏和白杏,脸色顿时变了。
不是说没人会把铺子卖给白家人吗?
那这是什么?
一想到自己吃的那碗面,自己的女儿大加赞扬的那面是白家人做出来的,钱氏现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