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22章 上朝

再说了,今日可是天子封赏诸臣的日子,大伙都指着升官发财呢。

你真要闹开了,那可就是触所有人的霉头,把大汉君臣都得罪个精光。

到时候,真有人想要弄死你,老子绝对会落井下石。

冯君侯心如电转,一边虎死不倒架,就硬挺。

听到冯永的话,魏延转头看了一眼刘永与刘理,然后手中的佩剑隐隐传来剑刃回鞘的声音。

他没有说话,重重地“哼”了一声,直接扬长出门而去。

虽然仅仅不过是几息时间,但大汉两位名声最大的将军有刀剑相向之意,着实是吓得刘永与刘理有些不知所措。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愣愣看着眼前的一幕,浑然没有想到要站出来阻止。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夷陵一战时,两人年纪还小,还不懂太多。

等他们长大,大汉已经节节胜利,不断收复旧土。

睡到半夜突然惊醒,担心贼人兵入蜀地什么的,那是他们的兄长小胖子才需要经历的事情。

所以这两位年轻的诸侯王,都算是温室里长大的。

魏延和冯君侯可不一样,他们都是常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手头不知沾了多少人血,身上杀气极重。

特别是这两人的身材,皆是牛高马大,一旦怒而拔剑,确实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压迫感。

倒是刘琰,看到魏延站起来的那一刻,心脏仿佛在一瞬间就被揪紧了。

在那一刻,他才意识到,现在,已经没有丞相了。

能压得住魏延的丞相,已经不在了。

没想到这个关键时刻,竟是冯君侯站了出来,这让他心里充满了感激。

“多谢君侯。”

殊不知冯君侯看到魏延出门而去,也是大松了一口气,身上已是出了一层白毛汗。

“倒是没有想到,君侯居然能让魏延退让一步。”

我能让魏老匹夫退让个屁!

鬼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冯君侯看向刘琰,心里其实也是有几分不满意。

人菜瘾还大!

明知道自己比不过人家,还非得想要去撩拨。

和我的儿子阿虫有多大区别?

打不过双双,还非得嘴贱,最后除了被按在地上猛捶,还能怎么样?

只是他终究是刘良的大人,看在刘良的面子上,冯君侯还是开口劝了一句:

“刘叔父,以后还是少惹此人为好。以前丞相在时还好,尚能压得住他。现在丞相不在了,他要真动起手来,可没人能拦得住他。”

刘琰脸色就是有些讪讪:

“谁叫他方才说得那般难听?我这不是一时也压不住气……”

活该你被弃市啊!

明知道后果,还管不住自己的冲动。

经过这么一件事,屋内的人也就没有说话的兴趣,各自问候过后,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点简单的话题。

搞得冯君侯都有点想打瞌睡了。

幸好没过多久,小黄门又进来,对着屋内的人躬身行礼道:

“诸君,时辰到了。”

几人出了暖屋,果见皇宫大门正嘎嘎地被推开,而群臣已经开始按上朝的次序准备列队了。

宫门共有三条道,中间那条道是皇帝专用,群臣已经分成两队,各站在左右两道,准备按次序入宫。

这回轮到冯君侯有点懵:我应该站哪个位置?

看着有些迟疑的冯君侯,有心与冯君侯拉好关系的刘琰提醒道:

“君侯且站在魏延后面。”

放眼看去,果见魏延站在西边那条道的最前面。

而刘琰,则是施施然地走过去,站到了魏延的前面。

而蒋琬,则是站到了东边那条道的首位。

冯君侯见此,这才想起右夫人的叮嘱:

诸侯王、列侯、功臣、将军及其他军将在西列队;无军功或军功未及封侯而列朝者,在东列队。

按理说,自己前面应该还有两个人。

一个是镇远大将军吴班,一个是前将军邓芝。

只是现在这两人,一个留守锦城,一个镇守并州,所以自己这个镇东将军,排到了第三位。

此时,皇宫大门已经完全打开,宫内的灯笼照如白昼,甲士列于陛道两旁,只听得谒者高呼:“群臣入宫!”

但见站在最前面的刘永,把自己的入宫凭证递上去,负责核实的谒者对照相貌过后,这才允许入内。

冯君侯看到这里,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来排队等候。

虽然大汉现在仍处于打天下的阶段,一切从简,但上朝的官员,没有两百,也有一百多人。

这么一个个对下来,天都亮了。

幸好,冯君侯站在第五位,不用在外头受这么多冷风。

进入宫中,陛道两旁站着虎步军的将士,人人持戟披甲,陛护着入宫的大臣。

再往前走百步,就变成了虎骑军,甲骑具装,旗帜列列作响,肃杀无比。

虽然这些铁甲骑军是自己亲手创建的,但冯君侯被他们这么夹在中间,关键是自己还是走路,他们骑马站着,居高临下,很让人难受。

总是担心那些一丈多长的长戟会不会突然捅下来,把自己捅成人形肉串。

来到未央宫前殿的台阶下站定,开始等候。

周围的步骑将士,带来的肃然之气,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

直到百官都核验完毕,全部入宫,只听得“当当当”三声钟响,接着殿门口有谒者高呼:

“吉时到,陛下临朝,趋!”

百官开始鱼贯拾阶小跑而上,跑过长长的台阶,来到殿门,解下腰间的佩剑,再脱下鞋子,再小跑着进入殿内。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入殿,只有六百石以上,以及天子特诏的官员,才有资格入殿。

剩下的,按官职高低,列于走廊,再次者,列于殿下。

等百官就位,只听得一阵钟乐,天子升座,群臣高呼万岁,再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跪坐下来。

虽然大汉已经开始流行椅子,但在重要场合,跪坐仍是最重要的礼仪,表明庄重之意。

这就苦了冯君侯,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都没能好好练过跪坐。

更别说这些年来,火急火燎地搞出连体裤,又搞出椅子,哪还习惯什么跪坐?

大汉现在既无丞相,又无三公,以冯君侯的地位,自然是靠前的位置,想藏在角落偷懒都不行。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