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悬疑小说 > 祂来之后 > 29 入海(2)

不再经常靠岸,船队的实际平均速度就提高了一大截。不过,每隔几天船队还是会靠岸休整一下——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补充柴火、饮用水等各种物资。

在海上,食物相对来说倒是容易解决,从海里弄点鱼虾、贝壳或者海带什么的,难度不算大。

在海上长途旅行却不吃海产品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为了保持航速,肖帅戈便没让渔民撒网,而是自己跳到海里去捕鱼。

在陆地上,肖帅戈的最高速度与猎豹相差仿佛。在海里,虽然身体结构并不适宜海洋生活,体型也并非流线型,但肖帅戈由于爆发力强,力量大,所以瞬间爆发速度反倒比海豚还要高——这里面有个很有趣的缘故。

物体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温度和压力会影响流体的形态。

温度的影响很简单,比如烧开水,部分水会由液态变成气态;压力的影响也比较常见,比如做饭用的液化气,医疗上用到的液氧、液氮,装在耐高压的密封的罐子里的时候都是液态的,一旦释放出来压力降低,就会变为气态。因此,液体的气化现象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或者降低压力两种方式发生。

许多大型的哺乳动物或鱼类,游动速度超过15m/s时,尾鳍处便可能会产生空泡。海豚游动的速度限制主要来自于空化,因为空泡溃灭会让它们觉得很痛。

当然,一旦出现空泡现象,肖帅戈同样会觉得很痛。尽管第五能够帮他屏蔽痛觉,但物理损伤却不可避免。

而且,想要爆发出超过海豚百分之十的速度,肖帅戈就需要耗费超过海豚十倍的体力。所以,不到生死存亡之际,肖帅戈也不会游那么快。

好在,肖帅戈以正常的速度也很容易捉到鱼。海里的鱼可能从来没见过人类,所以哪怕肖帅戈游的很近了,它们也傻傻的不会逃走。

因为觉得海里弄食物似乎比陆地上还容易,所以肖帅戈忍不住感慨了一番。

于是第五给他解惑。

末世给世界带来的变化非常之大。

就渔业来说,末世之前全球四分之一的鱼都是被日本人吃掉的,总的消耗量比排名第二到第十名的国家加起来都要多。

但,日本因竭泽而渔导致其近海渔场的渔业资源早已枯竭,捕捞上来的海鲜品种越来越少,个头也越来越小。

后来哪怕每年的休渔期由三个月增加到四个月,近海渔场仍然无法恢复元气。真正好吃而且个头大的海鲜,除了养殖的,几乎都是从别国海域或者公海捕捞来的。

2014年,日本的远洋渔船达到2460艘。与之相对应的欧盟数量是335艘,美国是225艘。

日本远洋渔业扩张的同时,冲突和矛盾也随之而来。频繁出现冲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认为日本渔船存在非法捕捞行为。

日本渔船经常偷偷进入对方专属经济区甚至领海内从事非法捕捞,还将许多捕捞陋习带出国门。

日本渔民使用网眼极小的“断子绝孙网”和大功率渔灯等争议性捕捞设备。如果对方执法力量出动,便借助渔船所配备的大马力发动机逃之夭夭。倘无法摆脱,有时还会暴力抗拒执法。

虽说海上讨生活的人普遍更具有冒险精神,但仍然有一些船主会尽量避免与当地政府发生冲突。所以,有些船主会选择南美和非洲那些海军和渔政执法力量普遍薄弱、装备简陋的经济专属区进行“海盗式捕捞”。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