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需要讲道理。
譬如说某人走在路上,在一个拐角处,另一人急匆匆地过来,两人一下就撞上了。
这事就不需要讲道理,直接往下描述进程就好。
不需要讲道理,是因为,这其中的道理,一望可知,根本不需要去讲。
但如果不能一望可知其道理,就需要讲了。
——
涂山参加巡回队伍,进入黄泰国,被黄泰国民众误认为是海雨伯的传人。其后,黄泰国文坛俊杰与涂山进行了多日交流,最后,涂山随巡回队伍离开了黄泰国。
这其中,就没遇到行刺?
乾元太子,由于长了一双慧眼,早早的,就认出涂山是海雨伯的传人。事后证明,果然是。于是乎,乾元太子的声势,就涨了起来。
与乾元太子对立的其他皇子,自然不舒服。他们有没有可能对涂山下手呢?
这种可能性,本来是有的。
但,皇子嘛,都是高级人士。高级人士下手,通常都是先礼后兵的。
先瓦解、再拉拢,拉拢不成,最后才会除去,这已经是一般规律了。
实际上,他们的行动也是开始了的——就是酒楼难题的那次。
结果,因为涂山喷血,他们就终止了。
不为别的,实在是海雨伯在黄泰国的民望太高。谁与之为敌,谁就是万民唾弃的罪人。
涂山喷血,意味着涂山身体实在太弱,经不起折腾。万一弄出个好歹,羊肉没吃到,惹得一身骚,就不划算了。
所以,来自这个方向的刺杀,没有。
——
来自杭勇的呢?
两派三院五方联盟巡回队伍,并不是涂山弄出来的。它其实就是一种惯例,每隔两三年,就会冒出来一次。所以,巡回队伍的出现,不足以引起杭勇的注意。
涂山加入巡回队伍,由于信息不通,对于杭勇来说,就只是巡回队伍中,有一到两个杭家弟子。
巡回队伍里面有杭家弟子,那不是正常的吗?
还有,当初涂山的逃离,此处需要补充交待一下。
杭勇于达牙克库防线擒住涂山,当时就认出了涂山。其他将军过来提人,杭勇没有交出去,就是看在同为家族弟子的份上。
若要说杭勇非常看重家族情谊,那又不是。如果是,涂山当时已经混入黄泰步兵里面,已经安全,杭勇只消什么都不做,就全了家族情谊。
但杭勇事实上出手了。
之所以出手,就是为了“万一有什么用”。
“万一有什么用”的价值,是渺小的;另一边,杭勇出手所费的精力,同样渺小。
杭勇认出涂山,同时也记起了涂山的功夫。杭勇擒下涂山,完全不费力,所以就擒了。
之后的关押,更是不花功夫,不消多说。
时间一长,杭勇就把这事给忘了。
不重要的小事,忘了;什么时候有了需要,再想起,这才是正常的。
——
涂山逃跑,那个庄园里负责看押涂山的那些人呢?
看押的犯人跑了,他们自然是有罪责的。如果他们能够追回逃犯,其罪责就会减轻。
但当时,他们发现涂山逃跑的时候,就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涂山早就跑远了,就连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他们当时很紧张,紧张之余,还是按照习惯,向上面报告了。
但是不巧,上面没空。
他们上面的上面,最终是杭勇。而杭勇,那个时间,刚刚出发,赶往梁尘与龙汉的交战区域。
任务繁重,杭勇带的人就有点多。稍稍得力点的助手,都带走了。
剩下的,就是些不得力的、混日子的人了。
看守报告的对象,就是这种混日子的人。
没空、很忙、人不在。跑了两趟,都没报告成功。
后来,有个看守说,不如不报告了。什么时候上面问起,咱们就装作刚刚发现罪犯逃跑的样子。到时候,仍然是个看管不力,致使罪犯逃走的罪名。万一,上面忘记这件事,一直不问,岂不是……
众看守一拍即合,当即回了庄园。
这些事情的后果就是,杭勇至今不知道涂山逃跑的消息。
当然,杭勇本来也不关心这事。
——
梁尘国与龙汉国的交战区域,距离黄泰国国都,直接距离约两万里,实际行走距离三万里都不止。
前面说过正常行军速度,也就是可以连续十几天行军的速度,是每天一百里。三万里,就是三百天。
实际上这样的速度步兵走上十几天之后,必须休整。三百天,绝对是到不了的。
——
现在讨论,黄泰国这边,杭勇留下的个别人,根据杭勇的交待,发现异常,然后给杭勇送信的情况。
杭修竹的大名,杭勇不会放在心里,因而就不会进行特别的交待。
海雨伯,杭勇倒是知道。但他乃武堂弟子出身,海雨伯则是诗仙,因而杭勇对海雨伯并不感兴趣。
至于巡回队伍,那种小事,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这次巡回队伍进入黄泰,杭勇留下的个别人,还真没怎么在意。
后来,暴出海雨伯的传人,也在其中,“个别人”同样没有在意。
直到涂山与黄泰国文坛众人交流时,看到杭勇的画像,又说了一番话之后,“个别人”这才开始留意。
画像是那么容易被看到的吗?
放在现代,很不容易。放在古代,没有相片只有画像的年代,就比较容易了。
——
涂山到底说了些什么?
废话很多,剔除枝叶,取其主干,主要就说了两件事。
一是认出杭勇,是天江州杭家弟子,跟自己是同一期,曾经还有过往来。
二是陈述,前不久,还在安余县见过杭勇。当时杭勇行色匆匆,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分开了。
安余县,前面没有冠州郡之名,表示的是,名气很大,只要听到县名,就知道是哪个地方。
是哪个地方呢?就是龙汉京城旁边的安余县。
——
杭勇留下的“个别人”,得知涂山说的那番话之后,感觉对杭勇有点用处。
杭修竹,海雨伯的传人,在黄泰声望如日中天。杭勇若是能够跟他拉上关系,肯定是有好处的。至于前不久在安余县见过,那不更是证明两人之间是有来往、有交流、有关系的吗?
杭勇曾经擒下涂山的事,“个别人”自然不知道。
那么一件小事,杭勇没放在心上,当然不会通告所有下属。
——
涂山说出那番话之后,传扬开来,就有人,前往葛府询问。
葛元就是杭勇的事情,黄泰国高层早就知道了。
到葛府询问,杭勇不在,本来应该问不出什么。但“个别人”在,“个别人”认可了涂山的说法,表示杭勇在府里,就曾经多次提过杭修竹,两人之间,相交莫逆。
于是乎,涂山那番话,就变成了事实了。
——
是事实么,大部分是,只不过中间有夹带。
明晃晃的夹带,倒也没有立即暴露。
直到巡回队伍离开,涂山随队远去,才有人想起,杭修竹在安余县碰见杭勇的时间不对。那个时间,杭勇应该在梁尘国与龙汉国的交战区域。
杭勇是龙汉国的卧底间谍的事,杭勇自己一来就坦白过。黄泰国没有追究,是因为相信杭勇不做卧底间谍的决心。
为什么相信?跟公冶方仪猜测的一样,杭勇给龙汉国造成了重大损失。这样的人,回归龙汉国,只有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