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这个第一,是断档式的第一,跟排第二的“邪医”岳欺诚、以及排第三的“妙手仙子”扈宁儿有着很大差距的那种。
然而,众所周知,从大约十年前开始,卿非云就一直是踪迹不明的状态,就连江湖上那些情报组织也无法查到他的确切行踪,最多只能找到一些真假难辨的、关于他行医济世的坊间传闻。
看到这儿估计有不少看官也发现了,这位的情况好像跟那林东有点相似啊?
没错,就是相似,所以诸位应该也不难猜到,这卿非云……也是真侠堂的人。
当然,卿非云加入真侠堂的时间显然比林东要早得多,要不然他也不会有现在的这身武功。
什么?您问真侠堂难道还教武功的吗?
这事儿吧……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因为真侠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成员在加入时就已经是绝顶高手了,最次也没有低于超一流的,再加上他们的年纪也都老大不小了,过去在江湖上又多有师承关系,所以他们的成员之间,基本都是亦师亦友、互相交流、互相请教的关系……不太会出现两个人之间正式拜为师徒、非得论“谁教谁”这种事。
说白了,到了他们那个级别、那个环境,武功这东西就跟学术资料一样,比起藏着掖着,不如拿出来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尝试着共同探索更高的境界。
不过卿非云呢,确实是个例外——他进真侠堂的时候,武功撑死就是二流末的水准。
但我想也并不会有人觉得真侠堂为他破例有什么奇怪的,毕竟“医术”在这个时代算是最接近于仙术的一项技能了。
撇开真正的仙术不谈,哪怕在这个宇宙存在“内功”这种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的能力,医术仍有其不可代替性。
说得再功利些,在这大朙天下,武功绝顶的武者或许是万中无一,但医术绝顶的大夫可是旷世难逢啊。
而靠着医术进入真侠堂的卿非云,不管他自己有没有那个兴趣,其他人自是求也要求着他再精进一下武功的……
于是卿先生便在“一众绝顶导师任君挑选”的前提下,选了“轻功”和“金钟罩”这两门儿来练。
他的思路也很清晰:身为一个后排辅助,我没必要去学正面交锋相关的东西,那些事交给擅长打正面的人去做就好了,我只要能闪、能跑……实在跑不了了也能扛个几下,最后留下一口气能自己救活自己,就算成功。
然,他还是把武学这事儿想简单了。
人类的身体是有极限的,就好比为了健美比赛而锻炼出的大块肌肉如果用于游泳的话反而会导致身体在水里往下沉一样……当你为了更好的闪避能力而修炼软功时,硬功自然就会有所下降;想要突破这种生物层面上被锁死的“六维总上限”,就只有往“不做人”的路子上走,比如顾其影那种……
卿先生肯定是不会这么干的,所以最后他干脆也就放弃了防御,只学闪避和逃跑相关的武学了。
也正因如此,方才他才能以一种连狄胡二人都难以察觉的状态来到这屋门前。
“什么?你……”狄不倦本来脱口而出的就想去质疑对方身份,但他转念一想,又觉着这好像是白问——是真是假,他开门后自见分晓。
“呃……先生稍等。”于是,他顿了顿,改接了这么一句。
嘴上礼貌,身体可是半分都没放松戒备,道完这句后,狄不倦立即就跟胡闻知交换了一下眼色,待后者会意,站到了狄不倦用眼神示意的位置后,狄不倦才侧身上前,从一个相对安全的、可以应对门外发动的各种攻击的角度,轻巧地拉开了房门。
此处也能看出,狄帮主虽然在部分场合也是很喜欢搞“场面人”那一套的,但在遇到真正的险境时,他却是个实在人。
就说眼下这局面吧,按道理讲,无论如何都该是胡闻知这个当部下的去开这个门,而狄不倦则应该站在更靠后、更安全的地方等着打后手……但,实际狄帮主却是基于自己的武功更高这点,主动做出了更合理的分配。
另外如若各位还记得,此前在悟剑山庄和争雄杯的会场时,好几次面对遭遇战,狄不倦也都是身先士卒的。
所以论迹不论心的话,林东跟狄帮主说等他武功练好点有机会进真侠堂这事儿,也不能说是纯画饼……
“哦!真是先生,晚辈见过先生!”
门打开后,看到门外那名六旬上下的老者,狄不倦只是怔了怔,便连忙抱拳施礼。
很显然,狄不倦是认识卿非云的,他怔上这一怔,也无非是因为他上次见先生时,对方还是中年人,而现在已是老年人了,所以他的脑海中要把对方的长相校准一下。
至于他们认识的契机……其实很平常,就是当年卿非云还没有那么“神出鬼没”的时候,曾给十几岁的狄不倦瞧过病。
当然了,这里说的“平常”,是对狄不倦这个“武二代”来说平常,毕竟卿先生就算不玩失踪,也不是那么好请的。
“先生有礼。”胡闻知见状,反应也是很快,他立即也跟进打起了招呼,并顺势上前两步,把房门敞到最开,请先生进屋。
卿非云也不跟这俩晚辈客气,只见他快步走进来,大喇喇地坐下,在接过狄不倦亲自倒上的一杯茶水并喝上了一口后,他便要入正题了。
而他今天来的原因,无疑与“江守正和‘紫’落入真侠堂之手后所产生的影响”有关,简单说就是……计划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