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和姜尚来到了商周边境。
他们意气风发!
十年了!
他们又回来了!
眼前的土地,是十年前割让给殷商的,现在,他们要收回来!
不仅要收复失地,还要占领孟津!
占领殷商的西部中心!
小朝歌!
哼!
先拿下小朝歌,再拿下真正的朝歌!
姬发非常高兴!
他站在指挥车上,胸中满是骄傲!
他继承了父亲的志向,东出而争天下!
十年前,他的父亲姬昌攻打孟津失败。
十年后,他姬发,将完成这历史性的一步!
姬发非常自信!
自信爆棚!
因为这些年,他没有虚度光阴。
尤其是最近几年,他已经完全沉迷于学习。
他的进步看得见!
真正去学习了,他才发现,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以前,他并不认为姬考把学业做到优秀有啥了不起,他觉得只要他用劲,一样可以达到姬考那种层次。很多人都说他很聪明,别人都对他这么有信心,他怎么可能输?他若出手,必定轻松超越姬考。
然而,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他终于发现,姬考真不是一般人!
他的这个哥哥,竟能把学业做到那么优秀!
简直不可思议!
他无法想象,姬考是怎么做到的。
姬发完全改变了对学习的看法。
他不得不对学习产生了敬畏之心。
以前的自信,都源于无知,都是眼高手低。
真正去做了,才发现其中的困难。
学习,很容易,但有时候,很难!很难很难。
姬发越学习,越没有自信。
他现在,已经不再说超越姬考之类的话了。
即使心里还有这股劲,也不会再说出来了。
因为说出来,那就是一个笑话。
他或许真的可以在学业上超越姬考,但那肯定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么说还为时过早。
但是,他还是成功建立起了学习的信心。
即使还不能超越姬考,他也还能超越自己。
他的进步很快,他已经比曾经的他厉害许多!
或许还是很菜,但他真的进步了。
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姜尚这个老师。
姜尚的学识,不亚于姬昌,甚至在姬昌服刑的日子里,姜尚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姬昌!
姬发非常虚心。
他和弟弟姬旦一起向姜尚学习。
他曾经轻视过姜尚,但现在,不会了。
当年,他毫不理智地指责姜尚,最后被父亲姬昌踢跪在姜尚面前。
他是活该。
如果现在,需要跪拜姜尚,他会毫不犹豫!
他真的跪了!
在迎娶姜玉的时候,他给姜尚下跪。
这符合礼节。
给岳父下跪,没有不妥。
但是,他的身份是岐周之主,原本他是可以避过这个环节的,但他没有选择躲避。
他要摆明态度。
他是真的尊重姜尚。
姬发虽然学业不行,才能不足,但他还是有些能力的。
虽然比不过姬考,但他在大是大非面前,还能做出清醒的判断。
他明白,现在的岐周,离开他姬发,不会有任何问题,但若离开姜尚,就有倾覆之危!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目前,岐周和殷商的关系持续恶化,连孟津自贸区的好处都没有了,再加上常年的经济制裁,岐周已经陷入非常严重的困境。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然而,姬发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
他只能寄希望于姜尚,寄希望于攻占孟津。
一旦将孟津收入囊中,那么孟津自贸区就成了岐周的。
这是块肥肉。
占领孟津,将直接突破殷商的封锁,甚至连经济制裁也形同虚设。
这就是姬发的思路。
他希望通过战争,一举改变岐周所遭遇的困境。
这符合他的风格。
以前,在辅佐姬考的时候,他就充当了保镖的角色,对打架那一套非常在行。
这也算是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手段吧。
不过,最重要的是,除此以外,他也真没有什么手段。
他不是姬考。
姬考或许会有许多治国手段,改善岐周的状态。
但是,姬发没这个本事。
唉,低估了学习的重要性,就要为之付出代价!
姬发,总算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出来混,总要还的。
以前,他看不起学习,现在,他就吃了不好好学习的亏。
幸好,他身边还有姜尚可以倚重,否则,他真的不知道维持岐周的基业。不是不知道,是不知道怎样维护好。
遭遇严厉的经济制裁,岐周的作战能力也被削弱了。
十年前,姬昌是带着鼎盛时期的岐周,去打孟津,都没有打下。
如今,带着更弱的岐周,姬发是没有底气的。但是,姜尚的谋略让他有了底气。
岐周兵力不足,姜尚就提出联合西方诸侯,组成联合兵团,然后攻伐孟津。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岐周在西方世界称王,拉几个小弟,也能补充兵力上的不足。
现在,他们就进入了殷商境内,走在曾经属于岐周的土地上。
“老师,那些诸侯到了吗?”
“大王,我知会了二十五路诸侯,已经有二十路诸侯正在赶来,你看,那边的十五路诸侯已经到了!”
“太好了!不过还有五路诸侯没有到,我们再等等。”
“对,我们等更多诸侯会合,这样获得的力量就更多!我们有耐心,现在,应该害怕的,是孟津!是子仲!”
“子仲,就是那个打败了我父的男人啊!”
“大王,那个子仲并非不可战胜!他的手段并不高明,也没有太过出众的才华,我们一定能打败他!”
“好!打败他!为父亲报仇,为岐周,报仇!”
姬发握紧了拳头。他望向邙山之巅,那里就是他的对手。
当年的仁义坡,子仲放了他一马。
这份恩情,恐怕是没法还了。
他是岐周之主,一定要去打孟津!
这是他们岐周姬家祖祖辈辈的梦想!
东出孟津,横扫天下!
天下,是殷商的,但未必,不能是他们岐周的!
子仲,原谅我的忘恩负义。
如果我占领了孟津,我一定会放你一条生路!
我一定会做到的!
你放了我一次,我绝不会杀你。
姬发这样想到。
然而,他却不知道,子仲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子仲,不会让他打下孟津。
退一步讲,如果姬发打下了孟津,那么子仲就死了。
子仲,早在十年前,就有与孟津共存亡的觉悟!
他有人在城在的信念!
孟津如果沦陷,那么一定是他死了。
他拼尽全力,倘若不死,孟津不丢。
他的死,一定是在孟津沦陷之前。
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姬发的诺言都不可能实现。
他注定要欠子仲一辈子人情!
姬发还在等,等最后的五路诸侯会合。
他的老师知会了二十五诸侯,却只有二十路响应。
不过,即便如此,也非常不错了。
他们一定能打下孟津!一定能!
孟津。
恶来的十万骑兵,到了。
他们迅速被子仲安排,使用储存在孟津的战车,组成了两万战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