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2342章 建昌板鸭

“能,他们也是说的彝语。”“我觉得这种草该叫草,干嘛叫火草呢?也不像啊。”

“这个我知道。”吉列阿紫说道:“虽然我们不用火草做衣服了,但用它做火绒的习惯还存在。”

“把叶子晒干,这种背后带着长纤维的干叶子就是最好的引火物,特别适合用打火石取火!”周至一下就明白了。

“是的,据说都不用晒干,只把背后的毛毛收集起来就能打火。”

“诶,这么一说好像是见土子日这么玩过。难怪要叫火草了,漫山遍野都是,这可比随身带引火绒方便多了!”

“这个应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吧?”黄瑞山和李一佳这段时间在帮着老赤日整理毕摩洞资料,现在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

“肯定是要算的。”周至点头:“可以给州里提提建议,凉山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宝库,还不能只把眼光落在彝族非遗上,这随便停车一打听都能遇到俩!”

进了德昌县城,汉人便变多了起来,路边上出现了不少卤味摊子。

除了卖卤味,每个摊子两侧还挂满了撑成平板一样的鸭子。

周至口水就流了下来:“嘿嘿嘿,停车,买好吃的!”

“啥好吃的?”

“建昌板鸭!明清两朝都是贡品啊!”

德昌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养鸭,至唐咸通六年蒙诏立建昌府,德昌属建昌府地后,这里的鸭子就被叫做“建昌鸭”。

“建昌板鸭”是用建昌鸭制作而成的,后经沈万三收集、整理成一整套的制作流程。明清时期建昌板鸭曾被列为贡品,其美名也流传于民间,其制作工艺由沈家代代相传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板鸭这玩意儿其实蜀中到处都在做,比如夹川就有,不过以前周至很不爱吃,因为这玩意儿又咸,又干,又柴,还有一股鸭子是怪味,对于挑剔的周至来说,这玩意儿就是造出来反人类的。

直到李玉堂在邛海宾馆邀请他吃饭,他将一道菜误以为是烤鸭吃了一块,发现风味独特脂香浓郁,一点以前自己吃的板鸭的怪味都没有,也不过咸,总之鲜美异常赛过了他曾经吃过的所有鸭子。

再一细打听,才知道这玩意儿自古就是贡品,同首都的烤鸭一样,多经过一道催肥工艺。

用来做板鸭的鸭子,先要放牧饲养三四个月,之后进行一到两周的填肥周,之后的鸭子能够长到4-5斤,光鸭肝就可以重达八连。

之后将宰杀后的鸭子河鸭肝用盐腌制,之后下腌料,包括青椒、磨菇、沙姜、椒、胡椒等腌制一到两天后,挂起来自然风干,再进行叠胚、整形等工序,即为成品板鸭了。

除了腌制工序用料比较复杂,好多和外头腌腊肉的腌料不一样,带来了不同的风味意外,做法与风鸡又颇为相似。

食用的时候经过浸泡、洗净、煮熟、斩块就可以上桌了。

也可蒸食,还可以煮熟后抹上麻水再过一遍油,邛海宾馆的做法就是后者,让周至误会成了烤鸭,一吃才知道不是。(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