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2348章 小瀛洲

屋顶就是普通瓦顶,但木雕和漆艺却极尽精美,这就是受到了制度压迫在建筑形制上没法逾越,又要彰显自己是有钱的大爷,只得将重点都放在了这些地方。但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也给小小一个金镜阁带来了极大的美感,而且属于古建筑当中相当少见的那一类,让看惯了首都和蜀都建筑的一行人觉得颇为新奇。

待到进入金镜阁,周至还发现了意外的惊喜,这里存放了三十多块石碑,其中不少书法非常精妙。

细细研读下来,最厉害的一块是大家在北楼城关上聊过的杨慎杨升庵题写的诗文。

看来这倒霉的状元在流放滇中的日子里,没少途径此地溜回蜀中“度假”。

除此以外,还有光绪帝师翁同龢手书楹联碑、近现代黄炎培与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的题词碑。

周至对翁同龢手书楹联碑进行了认真拍摄,然后对麦小苗说道:“这个可以给翁老发过去,他的研究资料里,好像没有这一幅。”

除此以外,这里还集中了近现代名人黄炎培、郭沫若及几位革命家的墨宝,也都是当年革命途中途径过会理的大人物。

如此一来,整个碑林的时间跨度就长达五百年,古城虽然偏远,但也发生过不少历史事件,这些诗文便成了历史的标签,让周至兴趣盎然。

不过许安心和李老三对这些没啥兴趣,一个劲催周至出门寻晚饭。

出得小瀛洲来,边上就有一条题写着“西成”巷名的小巷子。

“西成”二字是题写在一道木牌坊上的,说是牌坊其实有点过于抬举,因为巷子并不宽,小车都没法往里进,所以就是两根木头夹着一道木匾,上面在盖了个简单瓦顶而已,但是这玩意儿一看就是原汁原味,属于清代坊弄的标准样式,相当于后世现在的“门牌”的作用。

巷子里有一家门店似乎挺热闹,楼上楼下灯火通明,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区别,走过去一看,却是“杏村”三字行书,周至一看书法就喜欢上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村,这里边指定是饭店!”

进到院里,这里果然是一家饭店,生意还挺不错,围着天井一圈房屋都被改造成了雅间,布置也还挺典雅。

见到有客人进来也没人过来招呼,这也是现在很多小地方饭店的标准接待模式,小地方基本上都是熟脸儿,老板或者老板娘在柜台里笑着打个招呼就行,真要笼络关系那得等客人开席以后,自己过去敬两杯,这和大城市里的饭馆迎进门时热闹的方式截然不同。

至于新客人,那得自己过去柜台那里,跟老板说自己要吃饭才行。

走到前台找老板娘要菜单,老板娘竟然取出来厚厚一本图册来:“客人你们看要点些什么菜。”

周至想不到小县城里一家饭店居然能有这么精致的菜单,心理有些吃惊,待到将图册打开,讶异道:“五压桌三叠水,十三碟子十大件,贵店这是宫府菜的传承?”(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