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1805 > 第580章 武装力量的部署与安置

现在这两千三百万军队,大部分都要解甲归田了。

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实际的功劳,也没有经历什么实际的风险。

第一级是拥有大明国民身份的人,他们是仆从军中地位最高的。

包括殷洲、暹罗、缅甸、爪哇、吕宋以及南洋诸岛等地土著仆从军。

但是整场战争大部分时候都是一边倒。

各国朝廷和民间陆续向殷洲迁徙了大量移民。

这些已经成了外藩的国家的君主和朝廷仍然存在,不需要大明过多的操心。

最后是大战之后的新移民。

就算是仆从军战斗力不如主力军,敌人也已经被大明主力军和神罚武器吓怕了,发挥不出完全的战斗力。

最终大明方面总共损失的兵力还不到一百万,算上受伤的人员也总共不到三百万。

继续防卫与德意志、露西亚、意大利三国殖民地的边界线,实际上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总数量可能也已经超过五千万了。

这些部队大部分是次级部队,大部分是在准备期间征召的预备役。

因为他们在大明其他地方如果只是普通工人的话,到了泰西的封地至少是个有两百亩土地的小农场主了。

再加上自行移民过去的大明商人和官员的话,那数量是肯定会超过一亿的。

还有大明国族与殷人的混血后裔和已经完全归化的少数殷人。

如果以家庭为单位核算人口,囊括了大量泰西女性的大明家庭总人口,可能就会超过土著泰西家庭了。

这样的趋势再保持一代人的时间,纯血泰西人就可能会变成变成少数族群了。

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会去,有的还会带着姻亲家庭过去。

首先安排两百万大明主力军团,继续作为都督府管辖的正规军,负责镇压和掌控整个泰西大陆的局势。

他们在泰西大陆上都算是统治阶层,都掌控着足够宽裕的社会财富,本身也都没有竞争压力和太大的生活压力。

后续会把仆从军逐步裁掉,仅保留大明人主力军。

后续会将殷人仆从军逐步裁撤,仅保留一百万大明主力军。

如果算上由泰西各级藩国管理和供养的三百万武装力量,总共就是一千五百万了。

除了外族藩国自己的武装力量之外,朝廷直辖的各种仆从军都将全部裁撤。

大明本土和其他剩余地区,暂时保留两百万大明主力军,两百万各族仆从军。

包括南洋人、殷洲人、泰西人、天竺人、波斯人、埃及人、哈萨克人、鲜卑蒙古人等等。

按照泰西、鲜卑、罗马三个域的管理机构的统计和估算,平均一个退役落户的士兵能够带过去十个以上的移民。

还有以及殷洲的东夷国国的泰西人土著。

保守估计,按照每个大明女性只生育五个孩子计算,二十年后泰西大陆上的大明人数量就有机会增加到一亿。

其中来自法国、西班牙、奥斯曼、奥地利等国的人口,会被理所当然的送到对应君主的领地上。

朱靖垣和相关人员讨论过几次,最终决定不在泰西大陆上驻扎外来仆从军。

再加上战争总共打了一年半,并没有出现反复拉锯的情况。

现在他们的统一身份证件,就是朱靖垣推行的通识考试合格证,很快就将正式改为大明身份证了。

泰西人本来就在持续往墨洲迁徙,大量的泰西妇女又加入了大明家庭,当地的泰西人数量会持续降低。

成为各个藩属国的直属卫队和锦衣卫以及基层官员。

与此同时,无论是大明主力军,还是藩国武装力量,都会随着局势区域稳定,而逐步缩减规模。

第二级是拥有大明本土居留权,或者拥有大明藩属国公民身份,或者与享受藩属国公民待遇的人。

在泰西落户的大明军人,大部分都会在分到土地财富之后,直接召唤家乡的家庭成员一起过去。

到了吴雄鹰这种男爵,如果原有的家族不够大,可能会留下几个人管理原有的产业,整个家族都迁徙过去。

原本大明的普通工人家庭,生活上其实也不算差,但是从大明到了泰西,那直接就变成统治阶层了。

现在大明目前将总共保留七百万主力军,五百万各族仆从军。

这不只是为了让天竺人能够继续繁衍更多的人口,也可以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统治者们提供娱乐工具。

现在在册的总的武装部队数量是两千三百万。

大明本土已经完全废奴,所以只有极少数藩属国的奴仆军队,跟着他们的主人上战场。

会在战后被逐步流放到墨洲大陆上来。

在整场战争中,大明总共动员和掌控了两千四百万军队。

除了泰西大陆之外,情况最为复杂的地方是西墨洲。

以及鲜卑、哈萨克、希瓦、波斯、埃及等外藩胡人仆从兵。

未来会把大明主力军规模逐步缩减到五百万。

殷洲地区现在有大明主力军一百万,还有殷洲仆从军一百万人。

二十年后,整个泰西大陆的泰西人数量,应该会降低到三亿以内。

经过持续一年多的运输,墨洲大陆上的泰西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亿人了。

重点是具体安排多少人退役,继续保留多少军队,主要安排在什么地方。

都是在战斗中有立功表现的军人,他们也将得到不同级别的封赏。

还有英国从天竺迁徙而来的天竺人,以及他们在英国殖民地繁衍的后代。

以及同样罕见的大明国族与其他土著混血后裔中还没有取得通识考试合格证的人。

大明庞大的海军船队和商船队伍,在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之后,就开始向墨洲输送这部分人员了。

这里生活着至少一亿五千万以上的墨人,包括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土著,以及去过殷洲又被送回来的同族。

最终只保留一百万主力军,各族仆从军全部裁撤。

另外安排三百万大明主力军在泰西大陆退役,分散到泰西大陆上各个大小藩国的封地之内落户。

而且,军队是朝廷能够直接掌握的最大规模的集中起来的人事组织。

所以都督府在这里保留了两百万大明人组成的主力军团,以及总数两百万的外地族群组成的仆从军。

相当于到军队接受训练,然后干了两三年比较辛苦的工作,最后拿到足额的饷银和退伍补贴。

按照前世的经验,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军队是可以迅速投入救援的最大规模力量。

各地衙门和锦衣卫系统都太过分散了,根本组织不了太大规模的救援行动。

所以正规军队仍然要保留,而且每个大洲都要有。

朱靖垣准备以后把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工作,还有航天探索相关的事务,都逐步交给军队去管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