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这京城没法呆了
文华殿中。
太子长叹一声,把劝说的话咽了回去,有些萧索的问道:“考题出的怎么样?”
“出完了。”朱桢从袖子里掏出一个上了锁的木匣子,呈给太子道:“大哥要看看吗?”
“不看了。你直接呈给父皇吧。”太子摆摆手,不想再节外生枝。
但这样做很是惹人非议,不光言官们,一些尚书侍郎之类的***,也纷纷上书劝谏,指责朱老板过于偏袒大学生,对各地考生有失公平。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
双方整整僵持了两个月。
结果这次秋闱完全由文官主导,选出来的举子依然全都是孔夫子的形状……
最后虽然不出意外的,以朱老板父子胜出告终,但他们也不是没有妥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三年后,恢复停办多年的科举。
这时朱桢回京了,朱老板便迫不及待把烂摊子丢给老六,还振振有词的说:‘人老了,就图个清静……"
至少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就对此深信不疑。也跟着***,说要是老六包揽出题和阅卷,他们就集体弃考了,而且再也不参加大明任何考试。
好在朱老板早知如此,没有让自己的天子门生趟这浑水,不然弄不好就是个全军覆没……这几乎是一定的。
为了防止泄密,他还不能让别人帮忙,甚至不能接触任何人,每一道题都得亲力亲为,真是要了个血命。
朱老板见老六是真招架不住了,只好退一步,让文官们负责录取,老六只负责出题。但前提是他们不能再揪着老六不放了,不然朱老板可要关门放老八了……
这纯纯属于把老六往火坑里推。
把考题交给朱老板的那一刻,他长长吐出口浊气,总算是完事了。再也不想管京里这些鸟事了……
朱老板规定国子大学的毕业生,等同于举人,可以直接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这样就把自己的天子门生们保送到了春闱。
而朱桢和他教授‘旁门左道"的国子大学,就是许多儒教徒眼中,妄图亡我圣教的‘歪门邪道"了。怎么可能让国子大学出来的大学生们考中举人?
文官们这才偃旗息鼓。
本来按照朱老板的想法,科举什么的,不过是给自家选官的。老六自己出题,自己录取就完事儿了。那帮文官最多继续苍蝇嗡嗡,反正老六早都习惯了,应该也不受什么影响。
<divcss="ntentadv">
他却大大低估了文官们的战斗力,那帮文官是只敢跟他嗡嗡嗡,但对上老六这个已经就藩,且手里没了锦衣卫的藩王,他们可是真敢上——于是群蝇战术变成了群蚊战术,不止嗡嗡嗡,还咬你满头包!
自打朱老板宣布让老六全权负责春闱后,文官们便着了魔一般,疯狂的集体上本,列出种种理由,劝谏皇帝不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