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科涅夫的脑子还是有点东西的。
作为在体制里干活的政工人员,他对于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非常熟练。
不就是尽可能多的占地么,这还不简单,只要把部队想办法投送到那里不就可以了。
科涅夫的想法主要是在他找上级仔细了解了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
苏德签订的有关解放波兰的条约中,详细规定了如何划分双方负责解放波兰的范围。
条约中的规则是,德国插旗的城市归属德国,苏联插旗的城市归属苏联。
然后按双方的实际接触线进行土地划分。
重点就在这个实际接触线上了,只要苏德会师就算实际接触线。
苏联的进攻速度当然没有德国快,哪怕是德国率先发动进攻,吸引了波兰的大量兵力,但是苏联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做的并没有德国好,他们大部分主力师都还是步兵。
因此,按照双方的推进速度,苏联可能还没赶到布列斯特,德国就已经拿下华沙了。
这对苏联来说可不能接受。
本来朱可夫还为了南线的部队在边境受阻发愁,但是科涅夫提供了1个解题思路。
那就是派出空军把小批部队扔到波兰防线的后方,特别是敌人防备空虚的地方。
先派空降部队占领那些无人把守的城市,然后大部队在正面战场进行猛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暇后顾。
这样1来,推进速度就能大大加快了。
奥古斯图夫就是这样被科涅夫打下来的。
他说服了第2步兵师的师长集中了本团所有的飞机,甚至他还向方面军申请了运输力量才把1个团的空降兵送到了波兰防线的后方。
说是空降兵,其实也没有多高大上,就是坐飞机的步兵。
苏联这个时候的可没有什么空降兵的概念,他们对这次行动的理解就是用飞机把步兵扔到敌人后方,只是运输工具换了1种而已。
不过效果是好的,这个步兵团非常顺利的占领了300公里外的奥古斯图夫。
原因无他,这个时候,波兰东部的部队要么忙着南逃往匈牙利,要么急着往西去支援首都,没有人想到,远离前线的奥古斯图夫会被敌人攻克。
唯1有可能威胁这里的边境的德军也没有进攻这里的打算,他们只是象征性的在东普鲁士靠近奥古斯图夫的地方放了1个营驻守。
因为这里靠近立陶宛,所以德军并不想在奥古斯图夫动武,况且这里也不是德军的主攻方向。
不过,当第2天防守边境的德军营长起来的时候,他顿时傻眼了。
他用望远镜看到5公里外的奥古斯图夫居然换成了苏联国旗。
本来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结果叫了营里的其他人1起看,发现自己没有眼花。
他在望远镜里,甚至还看到了对面的苏联士兵在朝自己打招呼。
30分钟后,1只苏联军官组成的小队拜访了德军的营地。
这1下,就连德国人也知道了苏联红军居然已经打到了靠近东普鲁士的奥古斯图夫。
这可吓坏了东普鲁士方向上的b集团军。
本来这几天他们看a集团军大杀特杀已经被装甲作战的速度给震撼到了。
古德里安和隆美尔1天推进100公里,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快若闪电。
结果3天前还在平斯克的苏军1下子打到奥古斯图夫,这跨越的距离可不止300公里。
于是这个消息被迅速上报传播速度之快,在基洛夫接到这份消息之前,德国的6军统帅部已经知道了,由此可见,德军是真的被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