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大臣浇了1盆冷水。
丘吉尔的脸1阵红1阵白的。
“总归要试试,但是我们要做两手准备,如果沟通失败的话,你们就先去布雷,我们搞1个先斩后奏。
反正法国人也不可能把我们部下的水雷再清理掉。”
……
德国方面,再拿下丹麦之后,德国马不停蹄的开启下1步计划。
1933年10月10日,德军决定在10月11日凌晨5时十5分开始发动占领丹麦和挪威的军事行动,代号“威瑟堡行动”。
按照雷德尔制订的计划。
在挪威方向,第2十1集团军司令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中将指挥海、6、空3军联合作战,实施突然袭击,从南到北在挪威的奥斯6〔oslo〕、克里斯蒂安〔kristiansand〕、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纳尔维克6个主要港口同时登6。
除了斯塔万格港是由伞兵负责占领外,其余5个港口都由海军运载6军进行两栖登6攻击。
1万名德军6军分成5组攻击5个港口。第1阶段夺取港口和机场,第2阶段向内6进攻,全部占领挪威,并准备在第2阶段对可能登6的英法联军进行抗登6和反击作战。
负责最艰巨最危险的占领纳尔维克港任务的是德军海军第1组编队。
由德海军驱逐舰队司令弗雷德里克·邦泰海军少将率领。邦泰将军于1896年十月十9日出生在德国的波茨坦,是参加过1战的老兵,这次率领十艘驱逐舰执行护送任务。
这个计划跟历史上的威瑟堡行动几乎如出1辙。
斯特拉瑟当然知道虽然德军的行动成功了,但是德国海军在这次行动中遭遇了惨重的损失。
所以他给舰队下达的命令是遇到英国舰队直接撤退。
反正战列舰的作用就是保证6军的补给。
对于6上作战的帮助并不是特别大。
而且就算硬要跟英国人硬碰硬,结果也是1样的,还白白损失这么多艘战列舰。
现在还不是德国航母出动的时候。
所以,斯拉特瑟希望用空军协助6军作战。
在第1批德军上岸的同时,德国空军将会往挪威北部发起伞降行动。
1样能达到协助作战的效果。
当然,飞机能够提供的补给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但是没有关系。
纳维克地区的德军只要坚持到德军的地面部队推进到挪威北部,英军就会不战而退。
这是斯特拉瑟根据历史情况判断的。
历史上,英军在第2次纳尔维克海战胜利之后,本来有机会围歼被孤立在岸上的德军。
但是因为他们的优柔寡断,英军居然在大好时机撤退。
白白把纳尔维克拱手让人。
所以,斯特拉瑟判断,只要伞兵部队表现的足够强硬,让英军感觉到短时间内吃不下这支部队,他们就会选择撤退。
当然,这支伞兵部队也要足够强势。
所以斯特拉瑟的干涉下,负责支援纳尔维克地区的伞兵部队换了1个我们的老熟人,那就是斯图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