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 > 第1350章 谁才是首都圈里的No1?!

《唐探1990》这个剧本写的还剩1/3,得尽快将其搞定。

《万里归途》和《边境杀手2》的项目书初稿在经过钟莉芳和苏国海审核后,双双被秘书送到了他办公室。

必须得经由他签字,项目才能继续往下运行……

而在同一时间,正当他忙碌之际,陈凯哥已经带着《尘埃里开(少年时代)》的成片抵达了中影。

傅若卿对他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

寒暄过后,两人一起来到放映室,开始看片。

起初时,傅若卿还没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问题。

可看着看着,他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银幕上,少年在胡同里奔跑的长镜头掠过斑驳的红砖墙,突然切入一段关于特殊年代的模糊闪回……

他下意识翻开剧本对照,却发现这段新增的隐喻段落并未标注在送审版本里。

“老陈,还这个镜头……”

傅若卿正要开口,陈凯哥却抢先说道:“特意保留了一些历史厚重感,艺术创作总需要些真实的肌理才行,要不怎么被称之为文艺片呢?”

“……”

傅若卿哑口无言,放映机的光影在他脸上明灭交替。

盯着银幕上不断闪过的画面,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其实看到这里,他大概已经能猜到陈凯哥的这部电影为什么会一直过不了审了。

里面传递出来的意思完全不符合当下。

“这片子……”

他刚准备出声说自己也无能为力,却突然想起上周集团会议上,领导给出了“打造国际影响力作品”的指示。

如果这部《尘埃里开(少年时代)》能通过内部调整后送审成功,再运作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

不用想都知道,光是提名就能让中影在年度总结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重要的是,陈凯哥欠的这个人情,未来能撬动的资源不可估量。

“要不……试试?!”

想到这里,他即将脱口而出的话突然一转,脸上也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微笑:

“这片子确实拍出了时代韵味,特别是整体架构和艺术水准,完全具备冲击国际奖项的潜力,不过审核标准你应该也知道一些,有些细节可能还需要调整。”

陈凯哥闻言猛地转过头,眼中闪过惊喜:“你的意思是……”

“中影愿意成立专项小组,从政策解读和艺术平衡两个方向协助修改。”

说着,傅若卿突然拿起遥控器暂停影片播放,画面定格在少年仰望天空的侧脸上:“我听说戛纳组委会今年特别关注亚洲人文题材,咱们如果能赶在申报截止前完成调整……”

他故意留有余地,下一秒便看到陈凯哥的眼神彻底亮了起来。

“只要能过审,后续剪辑和配乐我都可以配合,如果能赶上去戛纳,这份人情我记下了!”

“好。”傅若卿站起身,当即便安排道:“先安排艺术委员会预审,下周前给你具体修改方案。”

“多谢傅董!”陈凯哥连忙表示谢意。

傅若卿笑了笑,表示:“你的才华,不该被埋没在审核流程里。”

瞬间,陈凯哥竟有了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他并没有急着离开,径直跟着傅若卿前往了办公室,畅聊了整整一个上午。

直到中午在中影这边的食堂吃过饭,他这才依依不舍的告辞离开。

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傅若卿掏出手机,调出日程表,计算了一下时间节点。

距离3月已经很近了,不过他有信心能在戛纳报名截止之前把这部电影的送审流程搞定。

手握中影全部职权,他所掌握的权力可比外界想象中要大的多!

午后的阳光映在他的镜片上,将眼底的算计折射成了细碎的光斑。

如果这场交易能够完成,既成就了陈凯哥的艺术野心,也将成为他仕途进阶的重要筹码。

这种双赢的局面,正是他想要的!

关上办公室门,他重新坐回到了真皮座椅内,摩挲着手机边缘思忖片刻后,随即又找出了黄健新的号码。

电话刚接通,那头便传来键盘敲击的声响与混杂的交谈声,显然还在忙碌之中。

“老黄,我是若卿。”傅若卿指尖轻叩桌面,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志愿军》的剧本进度如何了?”

去年《长津湖》上映,且拿到了60多亿票房够,便有许多人将目光定在了其身上。

于东看重的是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未来,所以正在联合林朝贤做《蛟龙行动》。

但傅若卿却注意到了“抗美援朝”这个题材。

当时他便选择了去找黄健新,希望对方能写个类似题材的电影剧本出来。

于是,在经过多次研讨后,便有了《志愿军》这个项目。

“唉,别提了!”黄健新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与焦躁,“光是抗美援朝的历史细节就够磨人的,既要尊重史实,又得让故事有戏剧张力。

我最近正带着编剧团队泡在档案馆,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傅若卿当即便笑哈哈的说道:“辛苦了,等剧本写出来,我给你办庆功宴。”

“那倒是用不着。”黄健新打了个哈哈,“框架已经搭得差不多了,就差润色几场关键战役的戏份了。”

傅若卿闻言,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声音温和却暗藏催促:“辛苦你了,但时间不等人,下个月中影要开项目推进会,最好能带着完整剧本过来。

咱们得赶在暑期前敲定演员和拍摄计划,要是能搭上今年……哦不对!是明年国庆档的顺风车,这票房和口碑……”

他故意拖长尾音,试图让黄健新领会其中深意。

如果是焦洪奋,说不定就要赶工在今年国庆档把这部电影给做出来了。

但这样一来,质量肯定又无法保证。

事实已经证明,拼盘式电影拍摄完全就是错误、不可取的,绝对不能继续误入歧途。

黄建新沉吟片刻,答道:“我明白,其实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平衡宏大战争场面和个体人物的情感线,你也知道,这类题材拍不好就容易流于说教。”

“这正是需要你发挥专长的地方。”傅若卿靠向椅背,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历年票房冠军海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些你都操刀过,对主旋律商业片的拿捏再合适不过。

这次《志愿军》要是能做出新意,不光是票房,说不定还能冲击明年的金鸡奖。”

黄建新闻言不由得笑出声:“你这是给我上紧箍咒啊!行,我回去就催编剧团队,争取提前完成。”

“不过嘛。”他突然话音一转,“后续的拍摄我可不管啊,你得另找导演来拍,我是不行了,快70岁的人了,实在是扛不住高负荷工作。”

像张一谋那种越老状态越好的导演,圈内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黄健新自认为自己是绝对不行的。

“哈哈,行,我来找导演。”傅若卿爽朗大笑,心里想着的却是不久前离开的陈凯哥。

只要能够确保《尘埃里开》顺利过审,那陈凯哥这人情可就欠大了。

借此机会,邀请他来担任导演,还不是手到擒来?

挂断电话后,傅若卿脑海中开始盘算起来。

陈凯哥的《尘埃里开》、黄健新的《志愿军》,再加上几部正在筹备的各类题材项目……

他相信,这些精心布局的棋子,终将在影视市场掀起波澜!

而到那时,他也将站在棋局中央,等待着属于自己的“将军”时刻。

谁说中影离开了飞跃影视就不行了?

他偏偏要证明,中影才是首都这个圈子里的王!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