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科内利斯还在做梦,科恩实在忍不住了,哪怕对方是顶头上司也得尽到提醒义务,否则受损的就不光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了,而是整个荷兰共和国。
以景阳皇帝的一贯行事风格,没撕破脸之前怎么讨价还价都不为过,特别有耐心,也允许让出一部分利润。
但只要战争开打,翻脸比翻书还快,那真是怎么狠怎么来,无耻无情缺德带冒烟。不把投入的费用全捞回来再加上至少几倍的利息,绝对不会轻易停手。
根据这些年在巴达维亚搜集到的情报,大明帝国的战争能力和潜力都是巨大的,即便把欧洲所有国家都动员起来,也见不到超过五成的获胜几率。
为了不到五成的胜算,就把公司和共和国以及千万人民的性命都押上,除了疯子和赌徒没人会这么干。
“科恩总督,你提供的情报很重要,公司也予以了高度重视。但不要忘了一件事,你是公司雇员,在职期间任何事都要以公司利益为重。
而我代表的是十七人评议会的态度,东印度公司不可能成为大明帝国的附庸,转而与全欧洲君主为敌,这是底线!”
科内利斯却没有把这番提醒当成善意,而是声色俱厉的重申了东印度公司高层的态度,算是明确告诫科恩总督不要违背公司职员的责任,也不要再试图更改公司的决定。
“呼……既然是这样,请允许我提出辞呈。很抱歉亲王殿下、市长先生,我既没有能力保护公司在巴达维亚和香料群岛的利益,也无法带给生活在亚洲的共和国人民任何安全感。
临走之前,做为在东印度服务了19年、在亚洲生活了19年的老职员,我还要奉送诸位一句忠告:
现在的亚洲已经与20年前不一样了,不再是几艘帆船带着几百人就能肆意纵横的冒险家乐土。大明皇帝近20年来一直都在为开战做准备,而欧洲却一直都在内战。晚安!”
听了科内利斯的警告,科恩还不死心,又把目光转向了奥兰治亲王,只要能得到哪怕一点点支持,也会继续斗争下去,决不能让这群坐在万里之外办公室看报告的家伙左右共和国的存亡。
可惜在那双灰绿色的眼眸中除了漠然什么也没看到,很明显,这次亲王向共和派妥协了。虽然奥兰治家族掌控着军权,可财权却掌握在共和派贵族和商人手里,在某些问题上不能激烈对抗。
但这次科恩没有选择沉默,而是起身抚胸点头,怀着沉痛的心情亲手葬送了这份既有荣誉又很体面,且深深热爱的事业。
而且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任何类似的公司愿意雇佣自己,至少在欧洲是。关键时刻背离公司逃跑的名声太致命了,可跟着公司一起毁灭更致命。
自己不是贵族,没有家族会在战败之后支付赎金。一想起成为大明海军俘虏,被放逐到某个矿山中服苦役到死,荣誉之类的话好像就是放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