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送来位公主2
而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让人生不出半点邪念,以前觉得能准确射击200米外的步枪就是神迹了,然后又见到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野战炮。
刚以为打通了河西走廊让驼队顺利往来就是极限了,又眼睁睁看着轨道马车一截截的修到了哈密,把被游牧民族视为天堑的广袤戈壁硬生生弄成了坦途。
之前发愁过西域百姓该如何生存,若是人不能温饱,自己这个西域都司肯定要面临此起彼伏的反抗,稍不留意就可能万劫不复。
但随着关内移民和基层官员大量涌入,各地的水利工程排着队开工,极大消耗了当地的闲散劳力,也解决了不少吃喝问题。
每一个工程的竣工,都代表着一大片土地丰收的希望。田、麦田、葡萄园、果园越来越多,与之配套的加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无论是农业还是加工业都需要大量人手,来投资经营种植园和加工厂的内地商人并不介意雇佣本地人,哪怕培训起来比较费力气,还有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隔阂,也得耐心教授和克服。
因为按照朝廷律法规定,想到西域投资赚钱就必须要雇佣一定比例的当地人,数量少了会被加收重税。
长于算计的商人在来之前就把这笔账算好了,也不在乎工人是谁,只要能赚钱,天底下就没有他们克服不了的困难。
十几年坚持下来,当地人从最开始的不理解、不信任、抵触、惧怕,一点点试着接触、接受、再到融入。
最明显的就是年轻人,面对新鲜事物他们的接受速度最快,只要能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用不了几年就能快速融入新环境。
即便还有一些老年人拒绝转变,甚至有抵触情绪,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再拿不到太多权力,影响力会逐渐减弱。
而西域都司的几个卫兵马就是确保朝廷政策得到切实执行的主要动力。一边是血与火的地狱,一边是衣食温饱的人间,还无需改变太多,只要不反对即可获得,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后者。
当选择的人越来越多了,就不再需要以武力威慑为主了。人们会自然而然的追求利益,把妨碍他们前进的一切东西推倒,比如宗教、宗族和部落首领。
不知道从哪年开始的,反正自己上任时就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和移民开始了通婚。由于有了农庄、加工厂、水利设施和大规模商队,年轻男女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
接触一多难免生情,下一步面临的不是谈婚论嫁,也不是彩礼和嫁妆,而是双方家长的态度。尤其是西域本地家庭,通常不同意让自家孩子嫁娶外族。
这时候就该当地的庄园主和工厂厂长出面了,这些内地移民会使出浑身解数说服本地家长同意,真不是他们心善,而是朝廷有法规,员工里每多一户通婚家庭,这个单位就会得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