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还是我目前想做的一个尝试——我手里的东北情报网,就交给你了。”
尝试?
这两个字引起了钱大姐的注意,她询问道:
“什么尝试?”
张安平犹豫了下后才说道:
“我军迟早要占领各个大城市,因为东北是我军的战略重心,我猜测东北应该会是先一步出现这种情况,届时保密局和中统肯定会破坏城市的基础民生建设,以此来迟滞我军。”
“同时还会为了反攻而布下后手,就像抗战时期在沦陷区布置区站一样。”
“所以,我想看看这样另类的攻防战该怎么布置。”
钱大姐目瞪口呆,没想到张安平竟然看的如此之远。
郑耀先和明楼同样是瞠目结舌,现在的整体战场上,依然是国军进攻我军防御,没想到张安平竟然已经想到了占据城市、在城市中展开对特务的清剿……
三人的表现让张安平有些……发愁。
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但事实就是如此——现在是46年底,我军确实是在战略防御之中,可谁能想到不到两年的时间后,我军竟然会摧枯拉朽……
解放战争一共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此时就处在这个阶段之中。
接下来还有战略反攻阶段、战略决战阶段和战略追击阶段。
其实很多人以为我军在战略决战阶段中占据城市最多——其实不然,战略决战阶段中,我军是以歼灭国军有生力量为核心目的,如三大战役等等,都是以歼灭国军力量为主。
而战略追击阶段的核心,才是以夺取大中城市和全国领土为核心!
但在战略决战阶段中的三大战役中,尤其是辽沈战役,我军近乎全歼东北国军,控制了整个东北——
东北的丢失,对保密局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保密局必须要拿出一套在“沦陷区”活动的章程出来;
而对我军而言,这也是新的考验,如何在城市之中有效的遏制特务活动最终剿灭特务力量。
站在张安平的立场上,作为保密局的巨头,他要合理的提出“沦陷区”活动章程,但作为自己的同志,他肯定也要从根子上根除特务的活动。
国军在丢弃城市前,保密局和党通局作为特务力量,一则是转入潜伏状态,为所谓的反攻做准备,二则就是破坏。
破坏城市的民生、交通等等。
而张安平也是一直以来的所有努力的真正方向。
一切,都是为了配合第四阶段中的城市接收、未来的治安!
钱大姐终究是身份不同,她很快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肯定的道:
“安平的想法很有前瞻性——”
“明楼同志作为保密局在东北的最高负责人,确确实实会涉及到这些,我们也必须提早考虑该如何应对这种事,这个尝试的前瞻性很高,我同意安平同志的决定。”
“明楼同志,这件事你要跟安平同志多多沟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为我们对城市的接收作出经验积累!”
说完后,她又对张安平说:
“我回去以后会跟上级沟通一下,在东北方面我们先进行相关的尝试,为未来接收城市、反特务而做准备,哪怕这些经验在十多年以后才能用得上!”
钱大姐之所以这般的赞同张安平的意见,是因为先例在前:
抗战时期,军统、地下党在沦陷区的活动战果是可近在咫尺!
军统的锄奸队,让多少汉奸夜不能寐?
地下党的同志,又在敌占区将多少物资运向了苏区?
角色调转后,总不能让保密局的别动队,时时刻刻威胁着红色资本家和革命群众的安全吧?
见钱大姐支持自己的提案,张安平嘿笑道:“钱姐您才是高瞻远瞩,我还担心您说我瞎操心呢。”
钱大姐故意瞪了张安平一眼,这家伙,总是在关键时候要故意插诨打趣一番。
这一次四人的密会,基本上是确定了二号情报组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行事方略。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保密局就在“古井不波”中渡过了一段相当“安稳”的时间。
但这个古井不波,却不是真正的不起涟漪。
事实上,接下来的这几个月中,保密局的权力更迭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
几乎每个站都发生了权力的重构。
一些站点的领导层更是直接大换血。
之所以说是古井不波,是因为毛仁凤这个代理局长压根就没有反对过张安平提出的任何人事提案。
因为保密局高层的一致性,所以下面站点的权力重构,根本掀不起任何的风浪来。
一次次的人事变迁都贯彻了张安平的意志,导致张安平的力量充斥着保密局的权力阶层。
本来下面的人还指望郑耀先蹦跶一下,牵扯一下张安平。
可郑耀先在张安平跟毛仁凤的联手下,就连招架之力都难,更别提说是反击了,而且经过一次次的“教训”以后,蹦跶的极欢的郑耀先也被边缘化了,老实的一塌糊涂。
三个月!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保密局的整个权力构架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张系的力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核心岗位,毛系因为鼎力支持张安平,力量在削弱到极点后迎来了触底反弹。
郑系则几乎凉凉。
一系列的权力变迁让张安平这个副局长在局内拥有了堪比戴春风时期的绝对权威。
可以说此时的张安平,是保密局不是局长的局长。
而代理局长毛仁凤,则被戏称为张局长的代理人。
……
三个月的时间下来,毛仁凤更胖了些。
大概是因为心宽的缘故。
可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的毛仁凤,却在他那间密不透光的书房中,难得的亮起了台灯。
“接下来,就到你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了吧?”
灯光穿透红酒,让酒色更加的鲜红。
毛仁凤一口饮下了杯中的红酒,脸上的笑意被冰冷彻底的替代:
“那么,你会先踹开哪个碍事的人呢?”
一个个特务处时期元老的名字在毛仁凤的脑海中浮现,这一刻,他的笑意更为冰冷了起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