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夹子?
柴老板皱眉,仔细琢磨。
这玩意能钓鱼么?
苗有方手脚麻利,几分钟后就已经把老鼠夹子安好,放上鱼饵,把老鼠夹子甩进去。
不到10秒,砰的一声传来,一条硕大的鱼被老鼠夹子夹住,苗有方马上拉动鱼线,把大鱼给带上来。
“柴老,您看?”苗有方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试探着喊了一声。
“呦,不错啊。”柴老板有些惊讶,“这么多年了,我还不知道老鼠夹子竟然能钓鱼,而且这么麻利。”
“旁门左道。”苗有方客气道。
“不错不错。”柴老板开始自己尝试。
老鼠夹子就像是开了外挂、开了加速器,钓上来的基本都是大鱼。
几次尝试,柴老板对此相当满意。
只是他的眼和手已经跟不上了,尤其是在黑漆漆的夜里,但这种“钓鱼”的逻辑柴老板搞清楚了。
“这东西在哪买的?”柴老板问道,“你在省城准备的?”
“我下单买了一个,但担心来的迟了,把网购的当做备选方案,去附近的五金城买了零件自己组装的。”苗有方回答道。
“手很巧么,不错不错。尤其是手眼协调,想要用老鼠夹子把鱼夹上来,可是不容易。”柴老板开开心心的说道。
他把老鼠夹子放到一边,看着一桶大鱼,“还准备夜钓到天亮。”
“老板,别熬夜,您都多大岁数了。”罗浩劝到。
“小螺号,你不觉得自己的爹味儿太重了么?年轻人会讨厌你这样的。少一点说教,少一点说教,都跟你说了多少次。”柴老板起身,苗有方麻利的拎起水桶,站到罗浩身后。
“小苗啊,来过帝都么?”
“第一次来。”
“觉得帝都怎么样?”柴老板闲聊。
“我觉得这面的人都有距离感,和省城不一样。”
“哦?”
“我去五金商城的时候,等红绿灯,自言自语说帝都的天气还挺暖和。身边有个女生,一下子跳到远处,很惊讶的问我——你是谁啊,你为什么跟我说话?”苗有方绘声绘色的讲道。
罗浩哈哈一笑,帝都虽然属于广义上的北方,但和东北还是俩概念。
但小苗这人平时看着木讷,那也是因为没必要交流,估计是一种伪装色。
现如今看见柴老板,苗有方比谁都能聊。
罗浩喜欢小苗这种家伙。
“要是在东北呢?”柴老板饶有兴致的问道。
“肯定有人回一句——嗯呐,可不咋地。”
苗有方拎着一桶鱼,挠头。
“帝都还算是好的,有机会你去魔都看看。”
“老板,的确是。”罗浩这时候把话头接过来,“我去魔都的时候,想找谁吃顿饭,他们肯定说我问一问,然后问问他,说哪天有时间,这个就成了。”
“当场不会答应我,可咱帝都这面我要是想约顿饭的话,当场肯定答应,还说那人我熟,肯定给你约上。过两天后,说哎呀不巧,那面有事。”
柴老板知道罗浩在打岔,侧头看了一眼苗有方,笑笑,“这孩子不错,张院长那面我打电话说一声,你今年只准备招一个学生?”
“大师兄么,一个就够了。要是收俩,以后不好办。”罗浩心中踏实,回答道。
“的确是这样,祸起萧墙。到时候真要是走到兄弟阋墙的那一幕,也不好看。”柴老板对罗浩的“固执”安排还算是理解,背手上车。
罗浩直接坐到驾驶位,开车回家。
……
“云教授,忙着呢么?”有人给云台打电话。
“不忙,怎么了?”
“那见面说。”
云台挂断电话想了想,笑了。
罗浩这货运气是真好啊,今年考试第一名的学生竟然直接找到江北省医大一院,死活非要当他的研究生。
虽然考试第一不代表什么,毕竟那些真正的天才可都不参加考试直接面试。
咳咳,免试也不一定是天才,还可能是靠家里拿推荐信的那种。
但是呢。
能摸上门,还不是摸上协和的门而是江北省医大一院的门,这就足以证明一些事儿。
很快,一人找到云台。
“云教授,你经常去江北省,那个叫苗有方的学生怎么样?”
“张教授,你这也太晚了一点吧。”云台哈哈一笑,“别人都去招募苗有方了,你怎么到现在才问。”
张教授笑了,“我就是好奇,听消化的陈教授说他去看了一眼,那孩子相当不错。”
“这么讲吧,咱不说苗有方这人怎么样,我问你一件事啊。”
“你说。”
“医学生毕业,要找什么医院?”云台戏谑的问道。
张教授一怔,“本部留不下,肯定是去医联体啊,六院什么的。”
“害。”云台摆摆手,“我前几天听学生们说,毕业后要避雷国自然榜单上排名前二十的医院。”
张教授恍然,原来云台说的是这个意思。
“学生们还是天真了,国自然榜单上前二十的医院自然科研压力大,但后面的医院就好了?现在科教科、科教处哪管你会不会写,都逼着出论文。”
“我经常去下面的医院飞刀,有的医院甚至都快逼着卫生员出sci了。你说说,这不是特么扯淡么。咱国家的人才储备能这么富裕?”
“哈哈哈。”张教授大笑。
虽然云台的话有些夸张,但的确是这样。
以量换量,广撒网,至于能不能捕上鱼,那还要看运气。不过量大,总会有那么几个“遗珠”。
“现在医学生、研究生、博士们的重点可不是临床,而是科研。”
“在超大型附属医院,哪怕是咱协和的医联体,想要出人头地,最合理的路线就是博士期间发表几篇sci论文。”
“对啊。”张教授对云台的话深以为然。
“对个屁!”云台见张教授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笑骂道,“你知道苗有方现在有几篇论文么?”
“他?他本科学校可不怎么样,我看他的资料了,也不是医二代,报考的申请表里空空的。”
“那是从前,填表的时候当然没有,不过他不是去罗博士那面直接拜师门去了么。”
“???”张教授有些恍惚,然后呢?
“就这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已经有了两篇顶级sci论文。”
“顶级?!”张教授骇然,随后皱眉,“是柴老板那面帮着发的《柳叶刀》?”
“想屁吃呢,罗博士可不会轻易动用柴老板的关系,是罗博士手下的一个医疗组成员,专门负责写论文的帮着发的《新英格兰》。”
张教授错愕莫名,无法言喻。
《新英格兰》发表一篇论文有多难,他心知肚明,最起码他自己都没有。
而那个学生,还没等入学读研究生,就有了两篇顶级sci?
“先科研后临床,这才是现在环境下的最优解。”云台道,“罗博士已经给他的学生把路都铺好了,我问过罗博士万一这孩子不在他那读研怎么办。”
“……”
“罗博士说,就当送他的礼物。”
“这么豪爽?”
“关键是人家发表顶级sci不难,据说现在每期《新英格兰》都会给陈医生留一个版面文章。”
“我艹!”
“发表完论文后,留在大佬身边当腿毛,这才是最优解!然后申请国青,在国青基础上申请国自然面上项目。”
“我看小罗……罗博士已经把苗有方安排的妥妥当当。”
张教授沉默。
要是这么安排的话,别说是苗有方,自己都特么想当大佬的腿毛。
“罗博士真那么牛?”
“他……他就是运气好。”云台忍不住吐槽,“都什么玩意啊,毕业后回老家,在老家随便划拉了一个医生成立一医疗组,那人竟然能和《新英格兰》的总编有关系,而且看样子总编还要巴结他。”
对这件事,云台恨恨已久。
虽然陈勇已经给他发表了几篇论文,但云台就是觉得这一切都跟做梦似的,难以接受。
罗博士的运气也太好了吧,好到离谱。
“这样啊。”张教授叹了口气。
“别想了,罗浩那小子把科研这条路直接给铺平,估计明后年就要给苗有方申请国青之类的。”
“研究生?”
“山中的那位,高中就发表sci是第二作者,怎么没见你惊讶。”
“……”张教授无语。
医二代,学阀,这些事情已经渐渐出现在身边,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罗浩竟然隐隐有了学阀的架势。
一般来讲想要形成学阀至少需要3代人的努力,还要师徒齐心,不能先自己斗自己。
“人家,老爷子是山中的院长。”张教授虽然理解,但还是忍不住吐槽。
“小罗博士跟柴老板他们学的,护犊子。自己的研究生,还是大师兄这个级别的,肯定各种好处都要给。咱们看起来金贵,在小罗那看起来也只算是正常。”
说到最后,云台的心扉都轻轻晃动,对罗浩的称呼变成了小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