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逵按照欧罗巴人远洋的经验在船上携带了大量的淡酒,以此来解决淡水缺乏的问题。此外,在一路前进的路途中,郑鸿逵还派出几艘中小舰队登陆寻找淡水,略微补充了淡水不足的需求。
这一日,郑鸿逵和平时一样来到旗舰的甲板,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东北方向,同时心中计算着离亚泥俺峡(白令海峡)的距离。
“郑帅,我们还有多久能到新大陆?”正当他聚精会神眺望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郑鸿逵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回头一看,就见到朱敏澄和朱慈炤站在他的身后。
“两位殿下,算距离已不远了,如我没计算错的话,明日舰队就能抵达亚泥俺峡,等过了这个海峡后就是新大陆了。”
听到这个回答,朱敏澄和朱慈炤同时一喜,他们这些日子在船上实在是呆够了,刚刚出海的时候还有点新鲜,可没几天就有些受不了海上的生活。大海一望无际,实在是枯燥乏味,而且他们出海后第二日就晕船了,这晕船可不好受,不仅吃什么吐什么,更连站都站不稳,肚子里翻江倒海一般,几乎和快要死了似的。
好不容易熬过了晕船的难关,接下来近一个月的航行中更是每日煎熬。尤其是在旗舰上,虽然这艘旗舰是舰队中最大的船只,足以装载近五百人,可就算这样平日活动的空间也是有限,每天除了能在风浪小的时候上甲板透透气外,基本都是呆在船舱里,这样的日子很是难熬。
“总算快到了,这海上的日子真是难熬,再这样下去人都快疯了。”朱敏澄自嘲笑了起来,一旁的朱慈炤嘴角的弧度也不由得翘了起来,虽然两人的身份不同,一个是当今皇帝的嫡子,另一个是退位太上皇的庶子,可毕竟都是老朱家自己的人。
而且相比已经是成年人的朱敏澄,朱慈炤还是一个半大孩子,在离开京师的时候朱慎锥特意交代过朱敏澄要善待朱慈炤,作为都是外封的藩王,以后都在新大陆生活,离大明这么远到了那边要携手并进,不能陷入内斗,而且朱由检是朱由检,朱慈炤是朱慈炤,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再加上外封之事极为重要,他们可以说是外封的先驱,如果朱慈炤在新大陆过的不好,甚至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这个政策以后再想推行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朱敏澄自同朱慈炤一起出京后对他颇为照顾,再加上朱慈炤也是一个聪明人,一路上对朱敏澄马首是瞻,并表达了到了新大陆后一切听从朱敏澄吩咐的想法,就这样两个本就岁数相差不大的同宗皇室子弟成了不错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关系也越发密切起来。
“殿下说笑了,两位殿下第一次出海能有这样的表现已极是不错,我当年第一次出海还不如您呢。”郑鸿逵笑着说道,这倒不是假话,虽然两人一上船没多久就晕船,可晕了几日后就恢复了过来。而且这些日子他们只要天气好,有空的时候就会来找自己,询问航海和海战的事宜。
对此郑鸿逵也不藏着掖着,基本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对方可都是外封的藩王,尤其是朱敏澄的身份更是特殊,再加上出发前皇帝对自己的交代,郑鸿逵怎么可能拒绝呢?
三人在甲板上聊了一个多时辰,谈论了不少话题,随后见海风渐起,风浪渐大,为确保他们的安全郑鸿逵亲自把两位送回了船舱。
接着,舰队继续向前航行,郑鸿逵计算的没错,等到第二日午后的时候亚泥俺峡终于出现在了他们面前。得知马上要到新大陆,朱敏澄他们再一次来到甲板,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海峡,心中对即将踏上新大陆充满着憧憬。
亚泥俺峡并不宽,最窄的地方仅仅只有七十里的距离,冬天最冷的时候,海峡还会结冰,这时候不用船只就能从这一头直接通过冰面走到另一头去。
舰队从亚泥俺峡南部继续向东航行,了一天的时间穿过了亚泥俺峡区域,这时候整支舰队可以说已经抵达新大陆的区域了,但这里是新大陆的北方,和他们从苦兀岛向北的气候没多少区别,因为天气的缘故这里不适合居住,所以舰队沿着海岸线继续航行,一路向南,找寻南方合适登陆和生活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