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56章 廷议

第1256章 廷议

宋王朱敏澄的奏折很快就通过渠道转到了内阁,内阁看见这个奏折之初还以为只是普通事,可等看完其中内容后,内阁诸人除次辅王晋武外,其余人全都是面面相觑。

“既然宋王提议由朝廷在其国设置州府,那就按宋王所请就是了。”阁老孔贞运开口如此说道,作为圣人后人,标准的文臣,孔贞运在内阁向来做事不偏不倚循规蹈矩,在他看来这件事简单的很,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虽宋国在海外,可宋国是大明亲王外封之地,自然也是大明的国土。之前朝廷没在宋国设置州府那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允许,而现在宋国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已有了些模样,移民人口也有数万,从大明本土情况来看哪怕不设府,设州和县是绝对没问题的。

再加上宋王朱敏澄主动奏请朝廷,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在孔贞运看来宋王此举极佳,如此作为更是贤王所为,朝廷不仅应该应下此事,还当对宋王表彰一番。

“孔兄,此事哪有这么容易。”范复粹摇了摇头:“如在本土,哪怕在大明周边,设置州府也不算难。可是孔兄,宋国可是远在万里之外啊!在如此蛮荒之地设置州府,先不说朝廷有没有这个必要,就算真这么做了,又有谁愿意去呢?”

“朝廷指派,何须问人?”孔贞运胡子一翘,理所当然道。

“孔兄啊孔兄!朝廷固然可以指派,但这种事真落到了自己头上,谁会心甘情愿?到时候恐怕因病告退或者找门路钻营者比比皆是。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科举过关斩将才有了这个官身,却要去万里之外冒险,或许一去生死难料,再也没有回到故土的机会呢。”

“一旦这件事做了,天下官员不知有多少人会忐忑不安,哪怕有一二人愿意前往,可这又能派得上什么用处?一个州府需要多少官员,又要设多少衙门,孔兄恐怕比我更清楚吧?如此一来,这事做起来实在不易,更不用说推行下去了。”

“这……。”孔贞运愣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孔贞运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虽是孔家子弟,但也是读书科举出身,还当过地方官的,对于官场一些事自然清楚。

仔细琢磨了下,他承认范复粹说的没错,这件事表面上看似乎很好解决,可真要去做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后果难料。可问题在于宋王已经把奏折送到京师来了,皇帝也看过了这个奏折,现在奏折转到内阁让内阁拿出意见,内阁这边总得要有一个答复吧?

想到这,孔贞运一时间没了主意,目光朝着其他几位阁老望去,似乎想问问其他人的意见。可这一瞧之下,孔贞运差一点就想骂娘,首辅洪承畴微闭双眼,也不知是睡着了呢还是在打瞌睡,似乎根本就没听到刚才他和范复粹的对答。

次辅王晋武本就是勋贵武将,在内阁地位虽高,但一般除军事方面的事外,对于普通政务基本不主动发表意见。

接下来就是排名第三的钱谦益了,钱谦益这老小子手里握着茶盏轻轻转动,目光一直盯着他这个茶盏,仿佛在研究茶盏上的纹文字一般,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

而杨嗣昌也比钱谦益好不到哪里去,眼睛盯着桌上不知在看什么,仿佛普普通通的桌面刻了一朵儿一般。

“一群老狐狸!”孔贞运气得就想骂人,明明是大家一起议事,他们倒好一个个置身事外一言不发,反而自己和小丑一般和范复粹讨论来讨论去,闹了半天这人早就看出了其中问题所在,怕惹麻烦故意不说话呢。

既然你们如此,那么自己何必当这个出头鸟呢?假如到时候传出去是因为自己执意要在新大陆设置州府,然后派驻流官的话,一旦这件事定下来,那么自己岂非成了出头的椽子了么?

自己一生勤勉,为官谨慎,好不容易进了内阁,而且从任期来看自己这个阁老也干不了多久了,到时候时间一到就会去职离开,然后告老还乡。何必在这个时候惹这个麻烦呢?万一如此,自己一世英名尽毁,何必呢?何苦呢?

想到这,孔贞运给了对面范复粹一个眼神,两人默契地也不再说话。眼观鼻鼻观心,端坐在那边,就如同一个泥塑菩萨一般。

就这样,办事房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静的连地上落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