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古印度诸国长久以来就有利用象兵作战的记录,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几乎完成印度次大陆统一的阿育王。
这位孔雀王朝的大帝集全印度之力,也就凑齐了九千头战象。
贵霜这个只占据印度西北部地区,且当地民乱不断的衰落帝国,也许拼尽全力是能搞出上千头战象,但要说把它们一口气都带到这北方前线,苏曜是不大信的。
“大象对气候敏感,且消耗巨大,一头大象吃喝消耗几乎是人的百倍以上。”
“就天山余脉这个位置,绝不可能有上千战象聚集!”
众人一听,也回过味来。
心知这很可能也是敌军的夸张宣传。
就像他们自己,这次只带五万骑出征,但号十万之众一样。
贵霜人的象兵应该也没那么多。
“张将军可说敌军有多少战象?”苏曜问道。
斥候摇头:“军报中只说遭遇战象突袭,数量不详,但就小人战场上观察,百十头总是有的。”
“百十头吗?”
郭嘉摇着扇子,有些不确定:
“这又太少了些,差了十倍,莫非他们没有一次性都出动?”
“不,很可能就这么多。”
苏曜断言说:
“之前孤说过,这等秘密兵器,一定是第一次用出来效果最大,如果敌将真是位有经验的宿将的话,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至于十倍的差距在咱们看来也许是有点夸张,但只要想想,对面的人是三哥,那是不是就很有可能了?”
“三哥?”贾诩困惑。
“咳咳.”
苏曜轻咳两声,说:
“我意思是印度、或者身毒人,总之,就是那边的人一向是喜欢夸大其词,动辄都是百万大军,兆亿之数。这贵霜人统治印度多年,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区区十倍之数,那还是人家谦虚了呢。”
“.”
众人顿时无语。
“但不管是上千还是上百,这战象表现出的战力都着实夸张。”
曹操拿起军报,将话锋转回正题:
“张将军信中言,战象冲锋时地动山摇,我军战马皆惊,阵型大乱。若非及时以火箭惊退象群,恐损失更为惨重。”
“火箭惊退象群?”苏曜呵呵一笑,“文远倒是用心了。”
郭嘉点头赞同:“看来战象虽力大无穷,却也有惧火之弱点。我军当可从此处着手。”
贾诩沉吟道:“战象惧火不假,但火箭射程有限,且夜间准头不佳。若敌军在白天以战象为先锋,辅以步骑掩护,我军恐难近身。”
关羽抚须道:“末将以为,可效仿田单火牛阵,以火攻之。”
鲁肃摇头:“火牛阵需提前布置,且牛群冲锋方向难控。敌军若以战象为先锋,我军火牛恐反被其制不说,一时间咱们这里也搞不来那么多火牛。”
“何须那么复杂?”
苏曜一拍桌子:
“你们可还记得,大象虽象虽力大无穷,却有三惧:惧火、惧声、惧痛。只要能针对此三处,便可轻松破之。而咱们,不是恰好就对付它的秘密法宝吗?”
“殿下是说火药?”
关羽皱眉说:
“可火药需埋设点燃,攻击城门和哨塔尚可,对付奔腾的战象恐怕就没什么办法了吧。”
“云长此言差矣。”
苏曜眼中精光一闪:
“谁说火药只能用来炸城墙了?投射才是它真正的用法!”
“投射???”
“哈哈,来吧,全军出击。”
“明天,我就要让这些贵霜人好好知道一下,象兵?这玩意已经是过时兵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