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 第631章 到达百济,谋划百济

数日后,百济传来消息,国王同意接见贾长生一行,但只允许少数人登岸进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贾长生带领众人开始在百济安顿下来。他们与百济百姓友好相处,传授各种技艺,同时也在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为未来的宏图伟业继续谋划着,而这片海外之地,也将成为他们崛起的新起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书写出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贾长生挑选了赵峰、李肃、陈影等人随他一同登岸。众人整理好衣冠,携带了一些从大汉带来的珍贵礼物,如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瓷器等,踏上了百济的土地。

陈影道:“影定不辱使命。”

贾长生微微点头:“如此说来,其军事力量并非坚不可摧。李肃,你对百济朝政与民间舆情有何见解?”

从王宫出来后,贾长生等人回到岸边,将消息告知船队众人。众人欢呼雀跃,纷纷开始准备登岸事宜。

“这百济虽不及大汉繁华,但也别有一番生机。”贾长生轻声对身旁的人说道。

不多时,一艘小船从大船队中缓缓驶出,朝着百济的海岸边划去。贾长生站在船头,望着那艘小船渐行渐远,心中默默思索着接下来可能面临的种种情况。

赵峰领命:“末将遵命,定当谨慎行事。”

贾长生眼神深邃:“既有所短,亦有所长。陈影,你负责的情报网,可探得百济有无外援或潜在盟友?”

“主公,若百济不肯接纳我等,我们该如何是好?”孙瑜有些担忧地问道。

贾长生思索片刻,道:“李肃此计甚好。陈影,你挑选几个机灵且善言辞的手下,随使者一同前往。务必打探清楚百济国内的情况,包括其兵力部署、掌权者的性情以及民间的态度。”

“其二,李肃你率一干谋士,广交百济有识之士与不满贵族,挑拨其内部矛盾,分化他们的力量。扶持亲我之势力,让百济朝堂陷入混乱,无暇顾及我等动作。”

“好吧,朕可暂时收留你们。但你们需遵守百济的律法,不得肆意妄为。且要将你们所说的农耕技术与手工技艺传授给我百济子民。”国王最终说道。

谋士李肃上前一步,说道:“主公所言极是。百济虽为海外小国,但亦有其自身的势力与规矩。我等贸然登岸,恐引其警觉与抵触。不妨先派出一艘小船,载着使者前去通禀,表明我等前来并无恶意,只是寻求一处安身之所,愿与百济和平共处,互通有无。”

李肃轻抚胡须:“主公,百济朝政看似稳定,实则贵族势力相互倾轧。国王虽有权威,但对偏远地区掌控力渐弱。民间百姓对我等到来,多有好奇与敬畏,若我等施以仁政,不难获取民心。然百济有部分保守贵族,对我等外来者心存疑虑,恐会暗中作梗。”

百济守军的首领上前一步,喝道:“你们是何人?从何而来?为何突然出现在我百济海岸?”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队在海上的生存愈发艰难,但他们依然顽强地坚持着。每一个清晨,贾长生都会站在船头,迎着朝阳,期待着那一抹陆地的出现。而他的心腹们也始终围绕在他身边,不离不弃,他们相信,只要有贾长生在,就还有希望,哪怕这希望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显得那么渺小脆弱,但只要不熄灭,就总有抵达彼岸的一天。

使者恭敬地回答:“我等来自大汉,因国内战乱,被迫远渡重洋,寻求新的家园。我们听闻百济乃礼仪之邦,特来请求贵国收留,愿与贵国结为友邦,共同发展。”

陈影抱拳领命:“主公放心,影定当不辱使命。”

“外邦之人,你们来我百济,究竟所为何事?”国王问道。

刚一登岸,便有百济的官员前来迎接,引领他们前往王宫。一路上,贾长生仔细观察着百济的风土人情。只见百济的百姓大多穿着朴素的服饰,房屋建筑风格与大汉略有不同,田间有农夫在辛勤劳作,集市上也颇为热闹。

李肃应道:“主公此策甚妙,肃必全力以赴。”

使者点头道:“多谢将军,我等自当在此静候佳音。”

贾长生心中大喜,连忙拜谢:“多谢陛下大恩,我等定当遵守陛下旨意,为百济的发展尽心尽力。”

贾长生望着这片即将成为他们新家园的土地,缓缓说道:“没错,这是新的开始。我们要在此地生根发芽,积蓄力量。虽然远离大汉,但我们的目标从未改变。总有一日,我们会重返大汉,掌控那片属于我们的江山。”

贾长生眼神坚定:“若他们不肯接纳,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但首先还是要以礼相待,展示我们的诚意。倘若真的遭遇敌意,我们也有这船队作为依仗,可先退至海上,再另寻他法。只是,我希望能避免动武,毕竟我等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能和平共处自是最好。”

贾长生转身,看着这些忠诚的心腹和疲惫不堪的士兵、水手们,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诸位,是我贾长生连累了大家。但我向你们保证,若能找到陆地,我定带领大家建立起一个繁荣昌盛的家园,让大家不再受苦。”

“你们虽来自大汉,但我百济亦有自己的规矩与难处。若收留你们,你们将如何自处?又能为我百济带来什么?”国王继续问道。

贾长生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诸位,此计需步步为营,切不可操之过急。我等在百济根基未稳,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务必小心谨慎,团结一心。待百济国内乱作一团,军事上又被我等掌控,便是我等取而代之之时。那时,百济将成为我等在海外的坚实根基,凭借此地人力物力,我便可谋划重返大汉,成就霸业。”

众人齐声高呼:“愿为主公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此后数月,众人依计行事。赵峰的手下在百济军队中逐渐崭露头角,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者;李肃的谋士们周旋于百济朝堂与贵族之间,朝堂上的争斗愈发激烈;孙瑜在民间的推广也取得成效,百姓对贾长生等人越发敬重与依赖;陈影的情报网如蛛丝般密布,任何细微的动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而贾长生则居中调度,密切关注各方进展。他时常与心腹们深夜密谈,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策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