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刘盈绝嗣,第一顺位:父传子不成立;
——第二顺位:兄传弟,候选人分别为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
最终,陈平、周勃为首的诛吕功臣集团,以‘更年长’‘更稳重’为由,选定了和吕太后没那么亲近的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太宗孝文皇帝。
至于彼时,一度以为自己已经稳坐皇位,最终却与大位失之交臂,以至于抑郁而终的齐王刘襄?
按照这个顺位排序,齐王刘襄,作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和孝惠刘盈之间的关系,属于第一顺位父传子、第二顺位兄传弟、第三顺位侄传叔伯以后的,第四顺位:手足兄弟的儿子。
也就是说,当年,哪怕陈平、周勃等人并未因齐王刘襄兵强马壮,立之恐不好拿捏而将其排除出候选人名单,哪怕是按规矩排次序,齐王刘襄的传承顺位,也是非常的靠后。
——第一顺位的孝惠诸子,固然是被陈平、周勃人工排除;
——第二顺位的孝惠手足,还有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两个人选;
第三顺位,也就是孝惠刘盈的叔伯辈,当时也有尚在世的楚王刘交。
第四顺位,即刘盈叔伯的儿子们、兄弟的儿子们,刘襄也依旧不是唯一人选。
叔伯辈的儿子,有大伯武哀王刘仲家的儿子:羹颉侯刘信;
有二伯代顷王家的两个儿子:吴王刘濞、德侯刘广;
有四叔刘交家的儿子们,如刘富、刘礼等。
真要这么排下来,哪怕是在第四顺位,齐王刘襄的排序也不是稳居榜首的。
也就难怪最终,对陈平、周勃选定太宗孝文皇帝的举动,齐王刘襄再怎么不甘,也只能逆来顺受了。
——人家确实名正言顺啊!
——人家和嫡脉的关系,确实比你近啊!
人家小皇帝死了,皇位不给亲四叔,难道给你这个大伯家的堂兄?
这特么眼瞧着都要出三服了……
所以说,诸吕之乱平定后,齐王刘襄错失王位,虽然核心原因是其兵强马壮,陈平、周勃担心不好控制,但从程序上来讲,齐王刘襄也同样不是最高顺位继承人。
选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才更符合程序。
反倒是齐王刘襄——如果陈平、周勃真决定扶立刘襄,反而还要再费一番功夫,想办法把刘襄的顺位往上抬。
比如,把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也搞死,让孝惠刘盈在‘绝嗣’后,进一步失去所有的手足兄弟……
总而言之,排在皇位传承第四顺位的齐王刘襄,哪怕是兵强马壮,也是无法反抗陈平、周勃‘迎立代王’的决定的。
自然,同样处于第四顺位的吴王刘濞,对刚入继大统的太宗孝文皇帝,也几无威胁可言。
因为齐王刘襄,仅仅只是第四顺位中‘未必独占鳌头’;
而吴王刘濞、德侯刘广二人,却注定是在这个第四顺位中,稳居倒数的存在。
没办法;
谁让他们的老爹:代顷王刘喜,有匈奴人兵临城下时,直接弃国而套的‘光荣历史’呢?
老爹如此不中用,连带着,儿子们自然也就抬不起头了。
也正是因为吴王刘濞,有代顷王刘喜这么个丢人的老爹,反而更能让当年的太宗孝文皇帝,全无顾忌的亲近刘濞,将其视为自己在老刘家内部的坚实盟友。
因为没人愿意接受一个非高皇帝血脉、与老刘家嫡脉差点出了三服,而且祖上还有黑历史的远方宗亲诸侯,坐上汉家的皇帝宝座。
在这一点上,刘濞的优势得天独厚,也确实为刘濞在太宗孝文皇帝面前,赢得了许多其他诸侯想象不到的好处。
矿山开采权、货币铸造权,自然都不用说了。
就说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点。
——世人皆知,吴王太子刘贤,是被先孝景皇帝刘启尚还是储君太子时,一棋盘砸死在长安街头的。
却鲜少有人注意到:吴王太子,不在吴国好好呆着,在长安干什么?
若说是做质子,那不应该老老实实呆在王府、驿站读书吗?
跑上街头不说,还找储君太子下棋?
下棋也就罢了,居然还出言不逊,把太子逼急眼了,不惜当街抡起棋盘砸死人?
其实,稍微一想就不难得出结论:彼时的吴太子刘贤,其实是太宗孝文皇帝为了亲近吴王刘濞,而专门招来长安,和自己的太子刘启作伴的。
王太子给皇太子作伴,对于宗亲诸侯而言,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荣光,以及更直白的恩宠了。
当然,也未必就没有质子的意味在其中,但肯定是顺手为之,而非专门质子。
只可惜,太子启玩儿砸了。
所以,在孝景皇帝刘启看来,老刘家的未来,其实是和当年那场吴楚七国之乱息息相关的。
打不打的起来?
打多大?
打多久?
结果如何?
影响恶不恶劣、深不深远?
每一个变量,都会影响孝景皇帝,对汉家未来的判断。
最终,吴楚之乱虽波及大半个关东,却也是堪称光速的三月而平。
叛乱彻底平定后,孝景皇帝或许就有把握,让汉家再传个七八百年了。
没错;
和太宗皇帝一样,仍旧是以宗周八百年社稷为展望,甚至是‘保守估计’的最低限度。
而到了刘荣,一切却都不一样了。
——刘荣很清楚,八百年的封建王朝,华夏只出了一个宗周。
历史上没出第二个,有刘荣乱入的这个时间线,也依旧不会再出第二个。
三百年王朝周期律,仍旧会对华夏文明历史进程,发挥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甚至于,在刘荣有意无意间,为华夏文明‘提速’的前提下,为后人所熟知的三百年王朝周期律,很有可能会被缩短为两百年,甚至一百五十年。
还是那句话。
物极必反,月满则亏。
又有言道: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长久稳定的封建王朝,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并最终伴随着矛盾爆发而灭亡。
而征伐不休的乱世,也必定会在某个临界点,走向不得不统一、不得不和平的道路。
统一的基因,始皇帝已经为华夏文明注入。
刘荣要做的,则是为华夏文明,注入另外一个重要基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