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没有刘荣,提前给华夏文明打预防证、打疫苗,那在大约两千年后,西方的坚船利炮,大概率还是能敲开华夏的国门,将无尽的屈辱带给华夏文明。
所以,其实可以这么说;
刘荣走这一遭,来这一趟汉室,最理想的情况,自然就是给华夏文明开外挂、抄近道,争取在一千年内,迈入现代文明。
相对没那么理想的状况,是没能加快历史进程,却给华夏文明的进步,留下了一些种子,让华夏文明少走点弯路、少走点错路。
而最糟糕的情况,或者说,是刘荣所勉强能接受的极限,就是上文中所提到的:哪怕这辈子白活,啥也没干成,刘荣也起码要让华夏文明,避免那最后一次被外族——被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从而拖文明后退的情况发生。
至于怎么做?
怎么达成这个目标?
上文提到:刘荣能控制的东西并不多。
准确的说,是刘荣只能控制要下,以及肉眼可见的未来;
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后的事,却几乎不受刘荣掌控。
为了几千年后,华夏文明不踩某一个在历史上踩过的坑,刘荣唯一能做的,就是打一个预防针。
具体到‘不能被外族入主中原’这个坑上,刘荣能为华夏文明打的预防针,其实就是民族意识。
——刘荣要在华夏文明的基因当中,印下一颗烙印!
和秦始皇一统天下,为华夏民族烙下‘大一统’的基因烙印一样;
刘荣要为华夏民族,烙下一个名为肉无论如何都要烂在锅里,无论如何都不能便宜外族的烙印。
只是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秦始皇一扫六合,为华夏烙下‘大一统’的基因,是以秦奋六世之余烈,以无数老秦人的英勇无畏,甚至是血液浇灌而出。
最重要的是:秦始皇帝能为华夏民族,烙下大一统的基因,是凭借一次真正成功的大一统。
秦始皇成功统一的华夏,才让后来,华夏每一次四分五裂时,都会有人相信自己能够再度统一。
因为有先驱者的存在,有过成功的案例,他们,才会以一种狂妄、自大的心态,以‘始皇帝能,我也能’的无畏,促成华夏在分裂之中,一次又一次的归于同一。
但若是没有这个成功案例,那未来,华夏每每分裂,都有可能在分裂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这一点,人类历史上也绝非没有先例。
在刘荣的印象中,就有一片从未真正统一的大陆,因为‘从未真正统一’,而从未有人追求,甚至是胆敢幻想统一的场景。
以至于数千年岁月流逝,却也只是让那片巴掌大的贫瘠土地,分裂成了几百上千的国家和政权。
明明同宗同源,甚至于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间间隔内,如遍封宗室为诸侯的姬周一般——大部分王室都沾亲带故,最终却也没能走上统一的道路。
这无疑将这样一个道理,直白的摆在了刘荣面前。
——没有过成功案例的事,是无法让后人去大规模、近乎本能的追求的。
秦始皇帝曾统一华夏;
所以,后人才能在分裂当中,本能的效仿,本能的追求并促成又一次统一。
而那片从未统一的大陆,不单是过去没能统一,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也同样因为‘没人成功统一过’,而失去了统一的所有可能。
所以后人才会说:秦始皇帝,是伟大的。
哪怕他是一个暴虐、残忍,将子民视作燃料的暴君,也依旧不影响他的伟大。
因为正是因为他,完成了从未有过的统一,才让华夏文明,有了‘统一’这一基因,才能让华夏文明,在之后的无数次分裂之后重归一统。
而刘荣,要想学秦始皇帝,为华夏注入‘大一统’的基因那般,再为华夏民族注入一个‘不为外族入主’的基因,最难得点就在于:先例。
而且,不同于秦始皇帝亲身示范大一统,就让后人都生出大一统之念;
刘荣想要让后世子孙,都生出‘不被外族入主’的基因,显然是无法通过亲生示范,来让后人看到外族入主中原的弊端的。
更重要的是:在后世——在经过魏晋、唐末,以及宋末的黑暗时光之后,华夏文明依旧没有因为那段暗黑岁月,而真正总结教训。
前后三次游牧民族祸乱华夏的经历,依旧没能让华夏民族明白:外族入主,就是昏天暗地,就是神州陆沉。
连最恶劣的情况真正发生,都没能让华夏文明吸取教训,刘荣实在是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在‘外族不曾入住华夏’‘华夏不曾神州陆沉’的当下,让华夏文明从无到有的,变戏法般变出这个基因。
唯一让刘荣有所安慰的,是这个时代的华夏文明,已经初步有了防备外族的意识。
现阶段,华夏文明已经有了初始形态的华夷之防,也已经有了对‘披发左衽’的野人生活的恐惧。
或许问题的关键,在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让高傲——或者说是傲慢的华夏人,不愿相信那些不曾开化,甚至还保留部分兽类生活习惯的蛮夷野人,有朝一日真的能入主华夏。
甚至哪怕有一天,他们真的做到了,华夏文明也依旧傲慢的认为:外族蛮夷沐猴而冠,即便短暂窃据神圣,也必然无法长久。
而刘荣要做的,就是让华夏文明明白:并非如此。
外族,并非没有实力入主中原,也绝非没有能力长期掌控中原。
后世那个将封建统治推向巅峰的外族王朝,让刘荣无比坚定地意识到:外族,绝对有能力长期统治华夏民族。
并且,还会为了避免彻底融入华夏民族,而拖华夏文明的后腿,最终导致华夏文明落后于世界,从而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目标很明确。
但具体怎么做,对于刘荣而言,无疑是一个贯穿整个皇帝生涯的宏伟命题。
刘荣知道这很难。
但也知道这件事,是自己比需要做的。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件事再难,你也总的试着去做,才能离成功更近一点。
哪怕成功离你万里之遥,你也总得迈出脚步,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而刘荣要走出的第一步,便在如今的朝鲜半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