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841章 家国多荣辱

迎春在西府吃过午宴,带著探春返回东府,东府下午访客增多,但有几个姊妹帮衬,更加显得游刃有余。

等到申时將近,刚好得了些空閒,贾琮便叫芷芍一起,带了事先准备的年礼,来赵嬤嬤家中走动拜年。

堂屋里火盆烧著竹炭,闪著红亮光华,將屋子烘烤得暖洋洋的。

桌上摆著茶盘陶杯,沏了滚热的香茶,贾琮端著茶杯正浅斟慢饮。

桌旁放著许多锦缎布匹、精美点心、滋补药材等礼物,另有不少新鲜瓜果鱼肉,都已搬去厨房。

厨房里传出芷芍和赵嬤嬤的说笑声,还飘出诱人的佳肴味道,那是竹蓀燉山鸡的香味。

当年他蜗居东路院廩库房,是荣国府最遭人鄙视的庶子,只有芷芍和赵嬤嬤守护身边,帮他共度艰难。

甚至在他奄奄一息时,也是被她们从鬼门关拉回,其中渊源深厚,情义非比寻常……

自从郭志贵长年在辽东从军,贾琮日常閒暇,或到节庆之时,常会带芷芍看望赵嬤嬤。

对於他而言,赵嬤嬤的小院,比起富丽华美的荣庆堂,更能让他感受到亲情的和暖……

等到天色微微黯淡,芷芍和赵嬤嬤端了滚热菜餚,陆续摆了满满一座。

其中那道竹蓀燉山鸡,是赵嬤嬤的拿手好菜,是小时贾琮和芷芍最爱的美味。

等到天边泛出绚烂霞光,堂屋中三人落座用饭,院子里泛著温煦亲和的烟火气息……

……

嘉昭十六年,大年初二,大周北地边境,宣府镇以东五里。

衰草苍茫的荒原上,天地寂寥,一望无垠,透著压抑的萧瑟之气。

三匹快马顷刻冲入视野,飞速狂奔,沉鬱轰鸣的马蹄声,急促而密集,犹如敲击大地的擂鼓。

头前的那名骑士,身材健硕,腰背挺直,身上背一把制式加钢雁翎刀,目视远方,神情严峻。

手中的马鞭不停挥舞,胯下骏马似乎意识主人急迫心情,四蹄奋发,喘息急促,拼尽全力向前衝刺。

三人急速策马许久,夕阳映照的地平线上,出现一座边镇轮廓,高耸的城墙,高大的城门,映入眼帘……

……

郭志贵轻轻挽住马韁,將骏马缓缓勒慢马速,隨行的两名火枪兵,都跟著驻停马匹。

三人都有些气喘吁吁,长时间策马奔驰,不仅对马力消耗巨大,对骑士体力也是考验。

郭志贵驻马向远处的宣府镇眺望,著实有些感慨,想起一路上遭遇,心情愈发沉重。

自从除夕那晚,他在东堽镇东向山坳,將二百蒙古追兵歼灭,便连夜赶去宣府镇通报军情。

只是一路走来,东堽镇北向道路,整夜都有蒙古骑队活动,郭志贵只好绕道而行,耽搁了不少时间。

因为各边镇通报关外军情,安达汗大军驻扎宣大一线五十里外。

郭志贵准备连夜出关,借关外道路宽敞,便於饶过沿途残蒙骑队,以便儘快到达宣府镇。

他根据隨身舆图,找到最近出关通道,便是北向六十里外的鷂子口。

大同、宣府、蓟州三镇相连的漫长边境上,有多处人跡罕至的偏僻峡口。

这些峡口大都地势崎嶇,地方狭窄,无法修筑关卡,平日都由各镇斥候巡逻,防止残蒙小股精骑骚扰。

鷂子口便是这种偏僻峡口,且这里比其他峡口更安全,从没受到残蒙游骑骚扰抢掠。

因峡口通往关內五十里范围,都是杳无人烟之地,沿途没有一处村镇,没有可抢掠的价值。

时间长久,鷂子口愈发荒凉,除边镇斥候骑队日常巡逻,几乎没有其他人烟。

郭志贵避开沿途残蒙骑队,带著两名隨从整夜奔袭,天亮前夕便赶到到鷂子口附近。

他们按照军中惯例,並没有马上出关,而是隱藏附近查看动静。

竟发现大队残蒙骑队,人数可观,络绎不绝,趁著浓重夜色,从鷂子口潜入关內。

他们甚至在附近地方,发现十余个边军斥候尸体,都被人用弓箭远距离射杀。

郭志贵可以断定,接近东堽镇的大队残蒙骑队,就是从鷂子口连夜偷关。

他们能准確射杀巡弋斥候,需十分熟悉斥候巡弋规律,关內如无提前埋下暗桩,有人暗中策应,绝无法办到。

……

郭志贵在边军打滚数年,军中见闻阅歷都有不少,早几日边镇还在传言,残蒙与大周正在议和中。

如今蒙古人违背常理,突出奇兵,连夜进犯关內,九边各镇毫无防备,必定要酿成大祸。

距离东堽镇最近的边镇,便是二百里外宣府镇,这让他送出紧急军情,避免事態恶化的心情,愈发急迫起来。

因鷂子口被蒙古骑队所占,郭志贵只能绕道出关,其中费了不少时间。

他们出关之后,更是步步谨慎,沿途常遇蒙古骑队活动,每次都绕道躲避,好在都是有惊无险。

只是这般道路周折,十分耗费时间,三人直到初二日落之前,这才赶到宣府镇附近,前后了二日时间。

郭志贵向宣府镇方向眺望,这一路上的遭遇,已让他心生警惕,对於事態激变越发担忧。

身旁一名火枪兵说道:“把总,我们这一路了两天时间,蒙古人除夕夜就占了东堽镇。

这两天时间,不知东堽镇那边怎么样,蒙古人如果大军进犯,事情就糟糕了。”

这名火枪兵名叫侯良,出身北地武术世家,一身武艺出眾,为人果敢勇武。

侯良两年前入五军营,半年前轮调辽东火枪营,正好排在郭志贵麾下,两人私交不错。

郭志贵知道此行凶险,特地选了侯良同行,有了他这等身手扶助,途中生变也好应对。

郭志贵说道:“我们派出的快马,按照时间估算,今日会將消息送至辽阳城。

大帅只要得的消息,必定会八百里快马,將消息急报神京。

少则四日,多则五日,朝廷初六或者初七,必能得到紧急战报,咱们该做的都做了。

大帅也会派出各路快马,向九边各种预警战情,只是沿途有蒙古骑队阻挠,他们赶不到我们前面。

好在宣府镇眼下一切太平,蒙古人还没有所举动,我们儘快入城通报战情,让他们早做准备。”

郭志贵说罢重新策马,另外两人紧紧跟上,三人三骑向宣府镇飞驰而去,身后捲起一股烟尘。

……

隨著残蒙对宣大一线的侵扰加剧,朝廷为对安达汗进行遏制,不仅关闭茶马互事,並且禁绝关內外边贸。

宣府镇不再像往年那样,每日定时开放城门,便於商队出入关內外。

加之前几日兵部发下昭告,大周虽与残蒙议和成功,但安达汗狡诈多变,命宣大一线加强戒备。

郭志贵等人策马到达城下,宣府镇城门紧闭,城头上有不少兵丁来回巡弋,气势肃穆,戒备严谨。

从城门出向北眺望,辽阔荒原一望无际,衰草枯荣,时有相间,天地尽显苍茫。

郭志贵向城头大声通报身份,没过多久城头出现一名校尉,又和郭志贵对话片刻,进一步核实身份。

因郭志贵无朝廷公派文书,乃是危急时刻,自行通报军情,那校尉行事谨慎,又从城头悬下吊篮。

郭志贵又將三人军中腰牌,盖有辽东关防大印运粮文书,全都放入吊篮,以便印证身份真偽。

稍许,宣府镇城门打开,那名城头校尉策马,將郭志贵三人引入城中。

神情严肃问道:“东堽镇粮仓果真被蒙古人抢占?”

郭志贵回道:“我等亲眼所见,千真万確!”

那校尉脸色郑重,说道:“东堽镇离宣府镇不足百里,蒙古人抢夺粮仓,如挥军北上,就会封死宣府镇后路。

没了东堽镇粮仓,军镇粮草后续不继,此事事关重大,请隨我去总兵府通报军情!”

几人正要策马去总兵府,突然听到城头一阵喧譁,许多兵丁发出惊呼,紧接著城头战鼓轰鸣,催人心魄。

城下街市顿时一片骚动,人人抬头望向城头,郭志贵和那名校尉,都是脸色大变。

他们不约而同跳下战马,各自向城头飞奔而去,登上城垛向北眺望。

只见极北的地平线上,已漫出一条黑线,那黑线飞快变粗,瞬间蔓延成铺天盖地的兵马狂潮。

轰雷般马蹄声,在风中鼓盪,似要撕破天地……(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