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852章 兵危惊天阙

伯爵府,迎春院。

天色阴郁,空气清寒,呼吸之间,透着沁人的冰凉。

蔡姑娘跟着麝月,入内院大门,沿抄手游廊走来,处处可见木扶疏,掩映亭台楼阁。

间或有院落水榭,以曲廊石桥相连,曲径通幽之处,又常可见新奇天地。

她虽长在官宦之门,家中也是莱州大族,小时也过富裕日子,曾见过许多世面。

平时往来闺阁之交,都是黄宏沧之女这类官宦女眷,见多是文官清雅宅邸。

文官历来与勋贵隔阂,官场上彼此相交,是不太多见之事。

像贾琮这样身为国公子弟,却与六部文官渊源深厚,算是官场上的异数。

究其原因,贾琮在科举文事,太过光采耀眼,名动士林,文官群体才会忽略其贵勋出身。

所以像蔡姑娘这等学士之女,寻常情形之下,不可能与勋贵女眷来往交好。

这是她首次入勋贵公侯府邸,只觉步步宏丽华美,数代沉淀,清贵富雅,妙趣横生,不同凡响。

与她日常所见文官宅邸,实在大有不同,一路观看景致,也算颇为有趣。

等走到一处清流水榭之地,临水之畔有座白墙翠瓦院落。

秀雅的门檐挑角,棕红色双排院门,院内一座三层绣楼,雕梁画栋,精美华丽,很是引人注目。

那门前站了位年轻姑娘,身边还站了个丫鬟。

蔡姑娘见她比自己年长,穿淡蓝菊纹缎面圆领褙子,白色交领袄子,系银白撒缎子马面裙。

生得秀美端庄,腮凝新荔,鼻腻鹅脂,身姿苗条,婀娜生辉,当真极出色人物。

她猜到这就是贾琮的二姐姐,都中闺阁近年常被提起,那位威远伯府长小姐迎春。

蔡姑娘想起贾琮如此出色,他的长姐与他血脉相连,人物不俗也在常理。

……

方才迎春得了丫鬟传信,说蔡学士家三小姐到访,要请入内院奉茶。

迎春刚听了心中诧异,内阁大学士蔡襄的名头,她也是早有听过。

只是自己和蔡家闺阁,素不相识,不知她为何到访。

迎春又多问丫鬟几句,才知是兄弟同窗年节走动,带了自己姐姐到访,虽觉礼数有些唐突。

但她知内阁大学士蔡襄盛名,蔡家幼子又是兄弟至交,他家女公子身份不俗,自然是要好好接待。

她做姐姐的招待官宦女眷,为兄弟笼络好官场人脉,也是份所应当之事。

等看到麝月身后的男装少年,迎春不禁吓了一跳。

但想到兄弟和麝月,都是一等精细人,绝不会有所差错。

再细瞧这风度翩翩的少年,不管容颜相貌,还是身姿体态,是个易钗改装的女儿家,心中不禁莞尔。

等到麝月将人带到跟前,迎春微笑道:“这位便是蔡学士家女公子,初次见面,迎春有礼了。”

蔡姑娘听到女公子三字,似有深意,神情有几分羞涩腼腆,对着迎春微微一福。

说道:“今日跟小弟冒昧到访,衣履不规,有失礼数,多有见笑,还请迎春姐姐海涵。”

迎春笑道:“你的小弟和我的琮弟,他们是同窗同年,知己至交,你我便是同伦姊妹,无须拘泥礼数。”

她仔细打量蔡姑娘,见她虽一身男装,但姿容风度却很出色,不愧官宦高门千金,心中也觉喜欢。

上前挽着她入内奉茶,又让绣橘去请黛玉和探春,一起过来吃茶聊天。

……

大周宫城,乾阳宫。

如今正在年头,神京的酷寒已至巅峰,室外风雪如刀,冰寒彻骨。

后殿暖阁之中,两壁火墙烧得温热,三星福寿熏炉燃了极品红萝炭。

掐丝镶蓝焚炉中清烟渺渺,点了西海沿子进贡的龙涎香饵,馨香沁人。

自上午早朝退朝之后,嘉昭帝便入暖阁离政,以到午时之前,赐宴张天师父女二人。

用过赐宴之后,继续返回乾阳殿暖阁,继续批阅堆积的奏章。

一直到郭琳送上五日例行的中车司秘劄,嘉昭帝才停下忙碌,拿起秘劄仔细翻阅。

中车司秘劄虽记录详尽,但大多事项用于秘侦备忘,或是例行入档,短时间内并无实用。

所以嘉昭帝浏览速度很快,大多都是一扫而过,遇到关注之事,才会对郭琳询问一二。

比如秘劄上就有记录:贾家二房嫡子宝玉,延居荣国正府已久,两房多有不和传言。

正月初三,内宅生不洁之言,事由涉及二房宝玉,具体事由根底不详。

正月初五,宝玉迁出荣国正府,入居独门东偏院,荣国两房正偏已分……

这种事便是例行记录,如不是涉及威远伯贾琮,根本不会出现在御前秘劄上。

皇帝也是随意浏览,看过就算,对这种豪门内宅纠葛,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

等到看到下一项,目光立刻一凝。

秘劄上写到:“正月初三后,赵王广发寿贴,盛邀都中勋贵高官,初八过府赴宴饮庆。

皇后赏赐四尺正红珊瑚树一座,至正月初五止,各家受邀宾客,陆续有寿礼敬上。

正文之后另附录宾客名单,详细登录有无送礼,具体礼品为何等等。

嘉昭帝细看宾客名单,皇室贵戚、老牌勋贵、六部文官、军卫将领等皆有涉及。

赵王身为成年皇子,本来就威望不俗,又是军中名将,立过不俗战功,在朝野交游广泛,其实并不算奇怪。

这份宴请名单面面俱到,难分轻重,挑不出犯忌讳毛病,但嘉昭帝看在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

皇后那株四尺正红珊瑚树,即便在大内宝库之中,也找不出第二株,是难得的稀世奇珍。

原本是凤藻宫有名宝物,年节勋贵女眷入宫朝拜,不少人都见识过此物,各自都惊叹称赞。

嘉昭帝也常见这株珊瑚宝树,知道是皇后最心爱之物,没想竟赐给赵王做生辰之礼。

单这件珊瑚宝树,可是将赵王初八寿宴,拉高一个档次体面。

那些勋贵高官听到风声,不说会就此趋之若鹜,但多少也要看皇后脸面。

嘉昭帝心中暗叹,因金陵卫军大案,近半年时间,对这个儿子施压冷落,让他有所警示收敛。

倒是让他有些心慌了,沉寂了一段时间,终究是个不甘寂寞的。

嘉昭帝心中泛起一丝阴霾,皇后对这个亲生儿子,也是不吝扶持,殷切期望至深……

……

皇帝继续浏览宴请名单,看到贾琮的名字,脸色微微一沉。

虽然他心中清楚,贾琮承袭荣国爵后,在四王八公后辈子弟,已成不可忽视的一员。

赵王寿辰请贾琮赴宴,并不算突兀奇怪之事。

但是赵王借此亲近贾琮,还是让嘉昭帝心生思虑,贾琮不比寻常勋贵子弟,他掌握的东西太过要紧……

皇帝目光下移,看到秘劄上登录贾琮礼单:“二十年份辽东野参二株,上等狐裘四张。”

嘉昭帝紧绷的神情松弛下来,露出玩味的笑容,说道:“贾家两府虽爵产有限,日常开支费不小。

但他的鑫春号可没少赚银子,他应该不缺钱,这送给皇子的寿礼,实在吝啬了一些。”

郭琳偷瞧皇帝神色表情,虽口中笑话贾琮吝啬,内里却没半分不愉,透着的是笑谈之意。

他在皇帝身边多年,自然最懂皇帝心意,笑道:“奴婢日常多有听说,威远伯不喜交际。

每日下衙之后,大多都居府不出,同僚故旧聚会作乐,也是十分稀少,或许不知世故行情,也不算太奇怪。”

嘉昭帝微微一笑:“堂堂春闱榜眼,奇思妙想,才高八斗,见识广博,朕可不信他不懂世故行情。

他只是太过精明罢了,事事自扫门前雪,关起门来过日子,一言一行谨慎的很。

去岁有人操控屏选之事,欲推凤藻宫女史邀宠,贾琮和贾元春特意书信往来,可见一斑。

如今他还年轻,朕希望他以后也不世故,都能持正本心,只重务实,不重务势。”

……

嘉昭帝看完秘劄,因赵王寿宴衍生的疑虑,因贾琮的寿礼,瞬间淡去不少,正要重新批阅奏章。

突然乾阳殿六品值守太监袁竞,手持信报卷轴,急匆匆进入暖阁。

跪地奏报:“启禀圣上,辽东镇发来八百里急报,经司礼监用印入档,急奏御前,请圣上御览。”

嘉昭帝听说八百里军镇急报,不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而是直送御前,事情必定十分紧急,神情不由一变。

郭琳从袁竞手中接过卷轴,忙送到皇帝御座之前,嘉昭帝展开军报浏览。

瞬间脸色泛起苍白,继而又泛起通红,气急攻心,发出激烈咳嗽。

怒道:“蒙古人除夕之夜,竟抢占东堽镇军囤粮仓,大批蒙军连夜偷关。

九边各镇粮仓供给,陷入困顿之地,蛮夷之辈,张狂如此!

传朕口谕,宣兵部尚书顾延魁、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陈翼,右军都督姚汝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