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859章 许国亦许卿

神京,宏德门。

午后的街面上,阳光融合,行人往来,如梭如织,意态散淡,多有悠闲。

突如其来的马蹄声,骑士急躁的呵斥,扎眼的边军号服,冰冷的制式钢刀,都让行人惊慌躲避。

飞驰战马如同破冰坚船,强硬犁开往来人流,沿着空出的通道,向北疾驰而去。

贾琮极目眺望,神情有些凝重,上一份急送中宫的军报,便是辽东镇边军送抵,带来残蒙侵占军囤的捅天消息。

他不知道方才快骑三人,到底来自何处军镇,又是同样的八百里急报。

马匹正是向城北方向行进,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衙门,都座落在城北,再往北去便是大周宫城。

总之,这个时候边军急送军报,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

贾琮前几日在大理寺官衙,曾和杨宏斌推演北地军情,以为安达汗侵占军囤之后,必定会再有异动。

北上可截断宣府、蓟州两镇退路,相机攻占夺取。

南下可借粮道便利,快马精骑,日夜兼程,直取神京。”

他当时所言,绝不是信口而来,安达汗敢做突袭军囤之事,便已准备孤注一掷。

贾琮所推演之事,是安达汗将兵攻略常理。

如今边军再次入京急报,如是残蒙最新军情急报,事态多半更难以收拾。

贾琮想到此处,心情异常沉重,本趁日落之前,想回一趟城外工坊,督造梳理营造之事。

如今却改变主意,先行返回府中,因为呆在城中,能更快收到战情消息。

他让江流调转方向,先返回伯爵府,只是车行半路,突然再次听到马蹄声急促。

这次过路依旧是三匹快马,马上骑士虽是军中号服,却不是边军服色,而是五军都督府快马斥候。

骑士依旧背插三色小旗,身背着信报皮囊,依旧是百里急报架势,马蹄声急促如雷,又引起街面一阵骚动。

三人马队驰骋方向,依旧往城北而去,想来这次马队所经之地,必与前面一波边军马队同路。

贾琮看到街上行人,不时流出惊悚神情,许多人已在议论纷纷。

前几北地军囤被残蒙侵占,消息在早朝公布之后,早已在市井传开,神京百姓人尽皆知。

此时,前后两番军报快马入京,已在市井街坊引起骚动,只怕风波会很快扩散……

贾琮心中更增忧虑,一日之间数波军报入京,他几乎已经断定,北地军情必是再出大事。

等到车马进入伯爵府东角门,便让江流叫来管家,吩咐多派外院精明小厮,到街面上打听消息。

城中如再有军骑往来,或各处兵务衙门消息传出,立刻回府通报。

……

他返回内院之后,往自己院子而去,一路见树木茏葱,楼阁宏丽,一带清流,从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美景幽幽,意趣宛然,如此胜景,贾琮却无心观赏。

路过一弯石桥之畔,正见黛玉带着紫鹃,正从那桥上走过。

穿淡蓝折枝绣梅对襟褙子,白色交领里衣,浅黄色百褶裙,身上披大红羽纱面白狐里鹤氅。

玉颜娇容,云鬓墨染,髻上插蓝宝步摇凤钗,风姿绰约,袅娜如仙。

她远远看到贾琮,神情乍然惊喜,远远向他挥手,只叫了句三哥哥,便快步过桥,向贾琮迎面而来。

等到走到近前,贾琮问道:“妹妹这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黛玉笑道:“午饭后在房里读曲谱子,看的有些乏了,正要去二姐姐屋里说话。

三哥哥怎这么早回府,昨儿说去玄天宫拜谒,虽算着不用一日时间。

但这几日你常说朝中大事,衙门事务繁忙,我以为你下山必先回官衙,怎么不等日落就回府?”

贾琮见黛玉方才走的急些,鬓发被风吹得紊乱,下意识伸手撵起乱发,轻轻捋到她耳后。

两人靠得近了些,闻到黛玉清甜醉人体香,脸肤雪白,隐含红晕,秀发如云,乌黑柔亮,透着异样动人。

手指碰到她莹润丝滑耳垂,泛起难以言喻的美好,翡翠纍丝嵌珠耳坠,碰得微微晃动,在阳光中闪动光芒。

紫鹃见贾琮有些忘形,举动未免太过亲昵,俏脸微微发红,下意识侧过身子。

黛玉妙目盈盈,对贾琮微一笑,倒是没有羞涩,只是左右看了一眼。

自己将鬓发稍加整理,嗔怪说道:“三哥哥也太越性,怎么还动起手来,小心被人看去,当成什么大事。”

贾琮见黛玉嫣然生姿,自有一番俏丽可爱,心中的忧虑压抑,不知觉散去大半。

笑道:“被人看去便看去,哪个当做大事,便让他去说便是,省的有人瞎惦记,我可是不怕的。”

黛玉方才被他亲昵,没觉得多少羞涩,如今听了他这几句,俏脸一片绯红。

还听懂他话中意思,透出的不满和霸道,竟让她还颇为受用。

微哼了一声,说道:“好端端还无赖起来,我才不和你闹呢。”

……

黛玉虽语气嗔怪,却对贾琮调侃,并不太放心上,转而问道:“三哥哥还没说,为何这么早回府?”

贾琮叹道:“原本是要回工坊,刚进宏德门,遇到几波快马军报,情形十分不对,必定北地军情又出事故。”

黛玉听了秀眉微蹙,说道:“不是说蒙古人劫了军囤,得了许多粮草过冬,怎么还不知足,大过年还闹事?”

贾琮说道:“他们可不单为了粮草,这回是有大动作,要是我猜的没错,必定要兴兵南下,朝廷要打大战了。”

黛玉本是千金闺阁,原哪会管军武之事,只是被贾琮耳濡目染,日常才会多有留意。

听到要打大战之言,看到贾琮神情忧虑,一颗芳心上下起伏,立时像是没了着落。

秀眉微蹙,幽幽说道:“三哥哥曾在九边领兵,这会子蒙古鞑子来犯,真被云妹妹说中,三哥哥也会出征?”

贾琮见她神情担忧,伸手牵她的小手,柔滑如丝,恍若无骨,却透着沁人冰凉,显得很是无助

他微微心疼,领她到背风游廊坐下。说道:“圣上看重火器之威,蒙故人如悍然南下,我多半要随军出征。

圣上待我颇为宽厚,这些年不吝官爵,所谓养兵千日,国有征战,身负武勋,义不容辞,乃是正理。

妹妹也不用担心,我也不是大头兵,轮不到冲锋陷阵,如今朝廷火器大盛,不像以往事事刀兵相接……

大周四海平靖,唯独关外残蒙为首患,迟早难免一战,如战之可胜,斩削其根本,以后便多太平日子。

姑父不是来信提起,等你过了及笄之年,让你回南省亲,等到战事平息,我可陪你回南,咱们好好逛逛。”

黛玉被他逗得一笑,说道:“你最会哄人,我不轻易信你,你既说了两次,以后不许耍赖,不然我可不依。”

贾琮微微一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必定会说话算话。

他说着有些不由自主,伸手搂在姑娘纤腰上,黛玉俏脸粉红,在他掌心拧了一把,又打了一下。

左右一看,紫鹃竟不见人影,不知去哪里逛了。

嗔道:“三哥哥,你手放哪里,定是平儿她们惯着你,愈发不老实起来……”

……

神京,兵部衙门。

尚书顾延魁官廨,这几日事务繁忙,部中官员进出频繁,五军都督府和户部,也常有官员来对接公务。

自从那日辽东军报急送神京,嘉昭帝支持各项应对之策,已紧锣密鼓逐条履行下达。

五军都督府早军权旁落,如今只担着军粮押运等事,应对残蒙战事要务,几乎全由兵部主事。

这几日时间之内,兵部奉嘉昭帝圣旨,先期调兵都已就绪,周边四州调集卫军四万,五军营征调二万。

六万精锐在神京城北郊集结,已陆续分调神京北向德州、通州两地,加强北向防御。

国都京畿防守也被加强,神京九门加强戒备,分派四万五军营精锐,严密镇守,以防不测。

大军调动耗费粮草糜巨,户部衙门彻夜烛火通明,各地粮道运输,络绎不绝。

不仅要应付神京周边聚兵,还要向九边重镇输送粮草,尽快缓解军囤被夺,对各镇造成的粮草亏空压力。

顾延魁已是年纪六十的老臣,入兵部衙门已有多年,从没像眼下这等忙碌。

他已通宵达旦数日,每日吃睡都在官廨,已经多日未曾回府。

这几日嘉昭帝每日传召入宫,合同各部主官商议大事,其中最要紧之事,便是对蒙战事主帅定夺。

当日军囤被夺在早朝公布,文武群臣义愤填膺,许多朝中宿将纷纷请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