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于谦和陈循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忙碌时,潘筠正沉溺于数据书海中。
时机已到,她正从灵境中调出各种机器图和材料冶炼方法,拿笔一一抄录下来。
比如,建了铁路就需要火车,是用最基础的蒸汽系统,还是更进一步的内燃机?
电力……
潘筠暂时不想了。
她写着计划表的手一顿,若有所思起来,其实,直接用电力也不是不可以,以法阵和符箓,可以替换掉一些必要的技术和材料,将石油转换为电力。
内燃机气缸体用的灰铸铁,以现在的技术可以炼出来,曲轴、连杆也没问题,可活塞要用到锻造铝合金,活塞环需要特种合金铸铁,以现在的技术暂时还做不出来。
若是将分解出来的柴油以另一种方法转化为动力……
潘筠丢下写到一半的计划书,抽出一张白纸画起阵法图来。
画到半夜,只是有了一点思绪,想要将阵连起来代替内燃机还不可能。
妙真端了一碗面进来,随手拿起丢在一旁的阵法图看,问道:“小师叔,即便你能画出转换能量的阵法图,这世上能将此阵刻录下来的符箓师有几个?”
潘筠一醒:“你说的对,另一套技术也不能丢。”
她默默地翻出图纸下压的计划表,继续写。
妙真将面碗放在另一侧:“小师叔,还是先吃点东西吧,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
潘筠这个修为,三五天不吃东西问题也不大,但她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潘筠丢下笔坐过去,接过筷子:“妙和和岩柏呢?”
妙真:“礼部的胡尚书来找小师叔,正巧碰上周王带世子来辞别,三师兄和小师妹也在,五人碰面后意外的契合,在外面说话呢,都三个时辰,饭都要吃第二顿了。”
潘筠歪着脑袋想了想,他们五人能聊什么?
潘筠挑眉:“聊医学?”
“是,我去厨房给您下面条的时候,他们已经说到要一起出一本医集,最好做成和《救荒本草》一样。”
潘筠一听,加快了吃面的速度,做成《救荒本草》一样怎么够?
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得比《救荒本草》还要好,到时候就跟《大诰》一样最好每个村落都有一本才好。
要是可以,她希望能做成一本像《赤脚医生教材》一样的书,然后保证每保都有一本,如此,文字和医学的普及率都会增加。
这就是公共卫生课题了,除了礼部,太医院也应该参与进来。
提及太医院,潘筠眉头便一皱。
大明初期的太医院下属有惠民药局和生药库,还掌握着医学教育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