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直接点头,大赞这份疏要好。
所以现场唯一没吭声的就是户部尚书陈循了。
大家一起看向他。
陈循紧张起来,连忙道:“我自然也是答应的,毕竟,事情若做成,那国家可以再不缺钱了。”
潘筠:“倒也不至于就不缺,钱嘛,赚来就是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不兴把赚来的钱烂在库房里,或是转给内库。”
潘筠想起来了,问道:“现在内库还往国库取钱吗?”
潘筠前不久刚知道,原来皇室有传统,每年都要从国库支取白银,再还以铜钱,通过这种方式侵吞国财。
陈循心里嘀咕,原来这事是她跟皇帝提的呀,难怪那段时间皇帝左看他不顺眼,右看他不顺眼。
陛下一定以为是他故意告诉国师,让国师去劝诫的。
天地良心啊,他就是有一次跟王侍郎抱怨,谁知潘筠就在不远处,耳尖听见了,就把账单拿过去看了。
陈循回道:“陛下以前不知此事,知道之后体恤百姓,已经严令内务府,不得再从国库支取白银,还从内库中补了一部分回来,就连这次万寿节,内库也出了一部分钱,大大缓解了国库的压力。”
潘筠点头:“那就好,话题扯回来,陈大人,你是真认同,还是嘴上认同?”
她意味深长的道:“可别现在同意了,出去之后就泄露了疏要。”
陈循脸色涨红,愤怒道:“国师,我是比诸位田地多一些,但国事重要,且我陈循也不会做这种有失情义之事吧?”
于谦也不太赞同的看着潘筠:“虽然陈尚书不如国师聪敏灵慧,能想出这么多好办法来,但他人品是很好的。”
于谦惋惜的叹道:“只是能力有限。”
陈循:……这替他辩解的话,他听着一点也不开心。
潘筠道:“我自然相信陈大人的人品,不然也不会将他请来,只是……我不太相信陈大人识人的能力。”
陈循:……更不开心了。
他闷了一下,触底反弹:“国师请我来是真信得过我的人品,还是因为工部要做这些需要钱?”
根据疏要,做这么多事,是需要很多钱的。
这么多钱,显然不可能个人出,就只能国库出了。
陈循轻哼一声,这是找他要钱来了。
潘筠却摇头道:“有国库出钱自然好,国库要是不出,我也是有办法的。”
她掰着手指头道:“我的钱,皇帝和皇后内务府的钱,由一生二,由二生三,加上天下人才皆可为陛下所用,要做成这些事并不难。”
“我请陈尚书来并不是为了要本金,而是为了经营。”
陈循惊讶:“经营?”
于谦沉吟道:“术业有专攻,胡尚书不擅经营,即便钢铁厂办起来了,他也很难使其盈利,所以请陈尚书帮忙。”
潘筠肯定的点头:“不错,除了钢铁厂,还有这里面列举的各种厂,需要户部和工部共同合作。”
她意味深长的道:“户部和工部来做这事,这些东西便是国有,工部和皇帝皇后来做这事,那就是宗室所有。”
陈循立即大声道:“我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