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了二十几天后,德军终于不装了,在四月十六日这天同时朝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发起反攻。
罗马尼亚方向。
由于德军的装备和战斗力普遍强于奥匈帝国,再加上罗马尼亚失去了俄军的支持,德军第一时间就突破了喀尔巴阡山防线深入其腹地。
意大利方向。
虽然意军听了夏尔的建议购买了大批火箭炮用于炸毁德军搭起的浮桥。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固定单一的战术,时间一久都会被对方找到破绽。
德军针对火箭炮弹药消耗大的特点采用欺骗手段。
他们选择在夜间渡河,用木船伪装成“带式舟桥”渡河,而且遍地都是。
神经紧绷的意军见坑就往下跳,使用火箭炮拼命往所谓的“浮桥”轰炸。
不过一个多小时火箭弹就消耗殆尽。
这时德军才搬出真正的“带式舟桥”,并用坦克带领着步兵强渡皮韦亚河。
意军一溃千里,逃到波河组织防御。
而波河地处平原一片平坦,到处是渡河点到处是漏洞,意大利军队瞬间就陷入灭国的危机中。
……
一封封救急电报被送到夏尔桌上。
罗马尼亚王后来电:
“亲爱的中将,德军名为撤退实为进攻,他们组建一支‘阿尔卑斯军’,三日内在山区高速行军80公里,穿插到我防线后方击溃驻守隘口的驻军。”
“此时他们距离布加勒斯特只有65公里,罗马尼亚危在旦夕。”
“这是对‘国联’的挑衅,也是对您的挑衅,请您务必救救我们。”
“罗马尼亚承诺,我们将会给您更多的石油配额……”
意大利卡多尔纳发来急电:
“中将,请您派出援兵,或者给我们更多火箭弹,否则我们很可能就要崩溃了。”
“我们是‘国联’坚定的支持者,我们已交出煤钢管理权,您不会坐视我们被德军攻占的,是吗?”
……
电话铃声一直没停,一会是克雷孟梭一会儿是驻“国联”代表。
“国联”的会议室已吵翻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决定:“是时候进攻德国了,给他们一个教训。”
各大报纸紧急加刊报导德军进攻的消息,公民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所有人都认为进攻势在必行。
情绪值已拉满,人们将目光转向夏尔,看他会怎么做。
唯一没有催夏尔的人就是加利埃尼。
市政厅部长办公室里,他站在地图前看着夏尔在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的兵力部署,微微一笑:“这家伙早就做好准备了!”
加利埃尼目光紧盯萨尔布吕肯。
他知道这是夏尔的目标,因为这里距离短,有可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只是加利埃尼不知道,夏尔会怎么实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