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964章 民变骤生

第964章 民变骤生

对于日本的战略谋划,赵孝骞早在登基以前就有了构思。

后来张嵘率五千燕云边军登陆日本,仅靠这五千兵马却杀得日本诸侯溃不成军,那时更验证了赵孝骞对日本的猜测。

目前来说,灭国是对大宋最有利的选择。

不需要扶持傀儡政权,更不需要挑起日本的内战,搞得那么麻烦还不如直接率王师灭了他们,将日本纳入大宋的版图。

热兵器时代从大宋开始,趁着日本还没反应过来,来不及学习仿造大宋的火器,大宋有足够的实力碾压日本,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灭日本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前世的那点愤青思想,站在大宋皇帝的立场看日本的地理位置,对大宋来说,日本这个岛国是有必要将其收纳下来的。

未来大宋一统天下后,前进的脚步仍不能停止,那时大宋的战略目标,就应该是开启大航海时代了。

而日本位于太平洋,东部海岸距离美洲大陆更近,南部的九州岛距离澳洲也更近,如今这些大陆上只有一些土著居住,偏偏上面物产丰富,物种多样,矿产资源更是数不胜数。

未来日本的定位,是探索新大陆的前沿哨站,是大宋水师舰队的出生地,桥头堡。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赵孝骞是不可能让它掌控在外人手里的,哪怕是大宋扶持起来的傀儡政权也不行,因为傀儡说不定哪天就反水了,背叛了,还不如让大宋历代帝王亲自握在手里。

听到赵孝骞对两大家族的安排,俩姐妹顿时感激涕零。

她们现在知道了,官人并没有嫌弃她们的意思,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终究给自己的女人保留了几分温情,保她们的家人荣华富贵。

“多谢官人,我们姐妹给官人添麻烦了,让官人感到困扰,是我们姐妹的罪过。”

姐妹俩跪在赵孝骞面前,土下座式道歉,姿势和态度都非常虔诚。

不得不说,日本人在礼节方面,还是做得十分到位的。

所谓的“知小节而无大义”,意思就是说,平日与人来往时的礼仪细节他们特别注意,论礼仪细节的程度,比中原王朝礼仪之邦重视多了。

可惜,日本人学习华夏文化,终究只学到了皮毛,纯粹只看了华夏文化表面上的东西,所谓的“礼”,就是表面的东西,而华夏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十二字,他们是完全没学到。

当然,说的是整个日本民族,不是眼前这俩楚楚可怜的日本姐妹,她们已经是赵孝骞的女人,如今的她们,根本不会在乎外面的任何事,赵孝骞就是她们的全世界。

“日本的事儿就这么定了,朕会给张嵘下旨,让他善待你们的族人,前提是必须交出地盘和权力,并辅佐张嵘控制日本的局势。”

“明年开春后,朕会派遣大宋文官接管日本,设立官署,你们那个什么天皇若想活命,最好主动下退位诏书,宣布日本永归大宋,皇室所有人离开本土,来我汴京定居,朕会给那个天皇封爵,子孙永袭。”

姐妹俩有些懵懂地点头,她们不懂朝政军国大事,只是默默把赵孝骞说的每句话都记在心里,回头写在信上,送去族人那里。

赵孝骞当然也不怕平氏和源氏两大家族不归顺。

在无敌的火器碾压下,事实上两大家族归不归顺都不重要,张嵘照样会率军碾过去,两大家族若能识时务,才是他们唯一的活命办法。

天皇也是。

当赵孝骞下定决心将日本纳入版图后,日本人的抵抗就显得并不重要了,无论他们付出多少牺牲,多么慷慨激昂地反抗外敌侵略,最终都无法改变事实。

就算想青史留名,这些反抗的日本人恐怕也做不到。

因为大宋收纳日本后,会彻底清洗本土。

“清洗”的意思不仅是净化人种,同时也会将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信仰,语言等等一切东西都洗得干干净净,从此日本人只能写汉字,说汉话,任何方面都只允许与大宋保持一致。

“青史留名”?

青史都不存在了,上哪儿留名去?

…………

朝堂依旧吵吵嚷嚷,朝臣们的重心已经从新政转移到战争上了。

灭西夏之战,对大宋来说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战争,它代表着大宋从屈辱软弱走向了扬眉吐气。

那些史书上看着遥不可及的强汉盛唐的光影,如今仿佛已快触碰到了。

而灭西夏之战,便是大宋走向强盛的标志性事件。

当朝臣们赫然惊觉自己正在亲眼见证一段伟大的历史,并且他们都是这段伟大历史的制定者,参与者,心情又怎能不激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