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中看了夏林一眼,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他的左手,夏林把手放了上去,他把手摆在上头这么一摸,嗯了一声然后便开始提笔写字:“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大夫,我还没说病症呢。”
“不用了,你的身子告诉我了,少操劳一些,回去养些日子,求子需养一个月。”
“诶……你……”
“见得多了罢了。”老大夫摆了摆手:“下一位。”
一副药抓下来不到一两银子,能吃两个多月,只是拎着药的夏林心中百感交集,有一种要被关进集中营的错觉。
回头看一眼满街的繁华吧,也许就是最后一眼了……
不对啊,过几天还要科举考试呢!不成不成,晚上回去商量一下,等考完试等放榜的时候再折腾这个事看看行不行。
正在他茫然的时候,突然他面前闪过了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狄三儿,旁边还带着那个年纪不大的狄仁杰。
两人手中拿着一摞印发的传单似的东西在这人挤人的街上来回穿行,看到落单的读书人他们便是会凑上去与之攀谈。
夏林拎着药包缓缓的走过去,来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听了起来。
“这位朋友,看样子不像是本地人啊。”
“我是扬州人,兄台可有事情?”
狄三儿拿出自己的宣传册:“朋友看看这个吧。”
“这是?”
拿起那张纸看了起来,上头并没有什么诋毁之言,是写满了一些关于新思想的理念,这是他们自己印发的类似金陵时报的东西,上头大部分是一些故事,还有一些关于时政的辩论,其实算是相当精彩的内容了,之前夏林也是见到过的,经过几个月不间断的支援,这位狄三儿还真的组织起了一般有志之士。
用狄三的话说,他们不想单纯的用刀枪来唤醒百姓,他们要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求索未来之路。
夏林虽然感觉这些人迟早是要失败的,因为斗争中主动放下武器的那一方必然没有好结果,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自己也一直没有管他们。
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还真搞得有声有色起来。
他们给人发报纸,然后坐下与人论道,想尽一切办法试图让人去理解他的思想,倒也算是个执拗的人。
夏林稍微听了一会儿便走了,他知道这些人少年郎终究会变成一股风暴,但没关系因为这是回应时代的最强音,是能够直达天听的声音。
当然,这里头是会有牺牲的,狄三自己心中清楚,夏林也再三告诫过他们,但怎么说呢,少年郎的可贵之处就是可以罔顾生死而为理想而战。
不要说夏林的手段腌臜,他不是伟光正的主角,他在大部分人眼里只是一个反派,一个离经叛道,试图剥离他人安逸生活的反派,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好像他与安子说过的,如果说有一天需要他去牺牲时,他也一样毫不犹豫,就像安慕斯一样。
一路上夏林已经看到不少这样四处拉拢人的散修了,他们现在不成气候,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没多久他们就会变成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但却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子复仇计划的最后一环衔接上。
本来这件事要由夏林来操办的,但现在突然出现的狄三却很好的填补进了这一环之中来。
这一战,光靠冲锋是没法赢的,他还需要更多的运作。
晚上的时候夏林跟两位夫人再三求情,说让他参加完考试之后再闭关修行,幸好夫人到底是高认知女性,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夏林的要求,但是他这几日也不能乱跑,只能留在这里看书备考。
夏林当时肯定是答应了,虽然说他压根就没打算备考这一说,但既然能宽限几日那便宽限几日吧……
这几日倒是没有什么事,就是这个丰收祭非常成功,它把该祛魅的东西祛魅,把该正视的正视。
皇家的东西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在大魏的主场地里最畅销的就是标注为“皇帝的一日之食”小饭馆,这就是宫里膳房开的东西,人们发现皇帝吃的也就那样,肉汤泡饭和炸饼子泡豆浆是景泰帝最爱吃的东西,还有卤鸡和豆腐制品也位列榜上。
没有曾经他们传的那样龙肝凤髓也没有一顿饭几万两银子的猜测,甚至于第三日皇帝亲自过去吃的时候还被人发现了,坐实他日常就是那样的饮食。
而北汉也施展出了浑身解数告诉天下之人北汉并非蛮荒之地,他们也有自己的美食、自己的文化,他们不吃人也不臭,更不是多年传出来的那样饮毛茹血,他们也有自己的歌舞也有自己的快乐,可能没有汉人们的精致,但却也有自己的风韵。
当然其他展区也都是如此,尽可能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向世界证明自己并非是故事中的坏人。
简单说就是每一个人都在证明自己是个良人,不管他到底是不是,至少他们现在不能也不敢去说自己是个恶人。
此番之举,被史官记录并评为千古阳谋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