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柳河、滦河等战事中,他的这种脾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你要放手使用他们。信任,充分信任他们,不要被那些风言风语干扰到。就地筹粮,前提是优先保证我们官兵的粮食。
游七嘴巴甜,最会哄得老太太开心,认了做干儿子,视为己出。也正是有了老太太的宠爱,游七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张居正下了马车,走进府门,觉得身心疲惫。
“坐。”朱翊钧指了指亭子的木护栏,先坐在上面。
朱翊钧继续说道:“到了西域,军纪一定要保持。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我们都不能起个坏头,让大明王师变色。
戚继光反倒不好接话,干脆静静地听朱翊钧往下说。
其它各部,能诱使他们西进河中地区的就诱使。不听劝的就强行赶他们走,不肯走的,就.”
万一游七有个三长两短,传到老太太耳朵里.”
朱翊钧看着戚继光,观察着他脸上的神情。
“皇上请说。”
戚继光静静地听着,牢牢记在心里。
“老爷,是江陵出了事。”
“出了什么事?”张居正不悦地问道。
他一脸忧色,欲言又止。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张居正脸色一变,又停住了脚步。
“此事属实?”
这事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不,此时密报说不定已经进了西苑里。
但是金山瓦剌各部骑兵,不输给土默特和察哈尔两部,正统年间,就是他们打到了宣府,造成了土木堡之变。
戚继光神情一凛,恭声道:“臣遵旨!”
“请皇上垂训。”
朱翊钧最后对戚继光说道:“戚卿,你此去,一定要记住了,行霹雳手段,为大明永固西北疆域。
刚走到前院,闻讯赶来的管事张桐迎了上来。
张居正心头一颤,整个人立在原地,声音发颤地问道:“难道老太太?”
“皇上这么一说,臣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皇上所言的情况,臣真的可能会发生。”
张居正闭着眼睛,两个鼻孔呼呼地出气,就像滦州工厂的蒸汽机一样。
翼卫军对付瓦剌部骑兵,有优势。当年俺答汗带着他们,曾经多次击败过瓦剌部,对战经验丰富,对那边的情况也非常熟悉。
对敌人残忍,就是对自己将士们最大的仁慈。
张桐继续劝道:“老爷,老太太特别疼爱游七。刚收到江陵的急信,万神医妙手回春,老太太见好了。
皇上这么一说,他猛地察觉,自己还真有可能顾虑这些风言风语,进而担心翼卫军和索伦、肃慎营伤亡过大,不敢大胆使用这些尖兵。
反正现在西域和金山的叶尔羌汗国、亦力把里以及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瓦剌部落,跟我们大明都没交情,打谁不打谁,没有定理。
戚继光心里一惊。
不过戚继光等近臣早就听习惯了。
专心致志地把衣烈河、天山南北以及金山等地的漠西蒙古诸部,整编为蒙古前翼各部,然后汇集后、左、右三翼兵马,以衣烈河、金山为起点,沿着钦察汗国的疆域,南北并进。”
根据这段时间湖南湖北布政司上报的公文来看,动手就在这段时间。游七偏偏在湖北闹出事来,他虽然只是白身,却连着自己,连着江陵张府。
朱翊钧继续说道:“朕跟你说这件事,就是担心你顾忌这些谣言,不敢放手使用翼卫军和索伦、肃慎两营,生怕伤亡过大,舆论不好。”
听懂了吗?戚继光!”
戚继光喉结忍不住上下抖动,皇上果真宏图伟略。
“北边比南边更加广袤无边,当年铁木真的子孙沿着那边跑得挺欢实的,我们大明完全可以继承他们的遗志,再重新跑一遍。
对于这些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宿将来说,这才是明君之姿。
马车快,但一路颠簸。轿子慢,但走得平稳。
还有索伦和肃慎营,在白山黑水以渔猎为生,作战骁勇,意志坚韧,在对付图们汗、扫荡漠北、朝鲜平乱等战事中,他们都是先登陷阵,铁锤尖刀。
“不,老爷,老太太安康得很。”张桐连忙解释道,“是游七。”
戚继光马上站起来,身子笔直,恭敬答道:“回禀皇上,末将知道了。”
“这次西征,朝野有议论,说朝廷动员翼卫军十二个骑兵团,三万五千名骑兵,以及索伦营一个突击步兵团,肃慎营两个突击步兵团,合计九千人,主要目的,就是让金山的瓦剌部以及西域的亦力把里,把朝廷这些隐患消耗掉。”
“朕为何在此时跟戚卿说起这些谣言呢?就是因为这些话,诛心啊。”
未战先谋不败。
但有时候过于稳重又不好。
朕给他俩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保全自己;二是抓到机会,谁好打就打谁。
张桐连忙凑上前,在张居正耳边轻语了两句。
“朕的规划中,大明西域疆域,到葱岭、火战河(锡尓河)、大盐海(咸海)为止,西边的那些地区让给他们。
“这就是了。”朱翊钧欣然说道:“虽然我们的步军实现了车骑化,但毕竟还是步兵。围城、正面对战,再硬的核桃,朕也相信这些将士能把它砸碎。
戚卿,朕给你交个底。”
要是那些老夫子们听到,肯定会捶胸顿足。自家的天子为何如此薄恩寡义,不修仁德啊!
“这次西征,戚卿至少要离京两年,孤悬万里之外,肩负十五万马步军安危,要为大明打通西通之路,责任重大。
游七必须救,可是怎么救?救了后还要全王一鹗的脸面,能让皇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难度啊,除非自己亲自去一趟湖北。
自己是内阁总理,轻易怎么敢丢下国事擅自离京?张居正像驴拉磨一样转了一刻多钟,突然想到一人。
对啊,此事起源有一半责任在你头上,你有责任帮老子把这事给圆过去!“张桐,快给老爷磨墨。”张居正转身走向书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