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872章 摸的是你儿子的鱼

萧敬赶紧上前见礼:“见过张阁老。”

“唉,乍听此称呼还挺别扭的……”张峦笑着说道,“萧公公不是还肩负黄河河工事么?你这是……不用回去了?”

萧敬道:“收尾工程,自有地方官府完成。在下的差事算是已暂告一段落。”

张峦微微苦笑:“说来让人唏嘘不已,这黄河河工事,刚开始闹出的阵仗多大?怎么还没完成,一个跑去北方打仗,一个就这么……回来了?莫非朝廷现在已经不重视黄河改道工程了么?”

萧敬心说,当初文官们在意,是因为打心底不愿意朝廷投入巨额资金,更不愿意李孜省因此而翻身,才刻意反对。

各种挑刺!

眼见现在那浩大的工程即将完成,且还是提前两年完成,属于超额完成任务,朝堂上下瞬间就对其失去关注,甚至连朝中议事时也不再提及。

能让你张来瞻和李孜省那神棍立大功之事,别人岂会时时挂在嘴边?

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萧敬道:“在下并非不尽心竭力,实在是……现在黄河河工项目推进非常顺利,再加上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

“明白了。”

张峦颔首道,“在哪儿做事不是做呢?说起来,我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到李尚书了,你们两个,算得上是精诚合作,完成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必将名垂青史。”

萧敬赶紧道:“多亏张国丈您在幕后运筹帷幄……”

“运筹的可不是我,乃吾儿延龄。”

张峦笑着纠正,“延龄他正在西北带兵打仗,等他奏凯回朝后,就将正式出仕……有些功劳我不能窃据,该还给他了。”

萧敬心想,早就看出来了。

你们父子俩……

看起来一个老成持重,一个少年英杰,但其实……你这个老的就是个浑水摸鱼的家伙,且摸的还是你儿子的鱼。

……

……

草原上。

接连三日行军,王守仁和朱晖统领兵马,紧紧地跟在覃云所部后面。

因为两边加起来总兵力已超过两千,所过之处,再也没有遭遇鞑靼人主力。

王守仁派出的斥候,接连不断传回周边近百里的情况。

“王兄弟,你的意思是说,鞑子大队人马始终与我们保持六七十里距离,且在我们周围布置了很多哨探?”

朱晖这天入夜后,在营帐内跟王守仁面谈,对获取的情报倍感意外。

王守仁点头道:“是的,鞑靼主力一直都存在,但从未杀到我们近前来,且其斥候一直在严密监视我方的行动。”

朱晖琢磨了一下,分析道:“记得那位覃千户是怎么说的吗?他说鞑子各路人马正在集结,会不会是想来场大的?说来也奇怪,鞑子明知道己方实力不行,难道不该像之前在阴山北与我们作战时一样,一直避而不战就行了吗?”

王守仁道:“或许这次跟那次的情况不同。”

“有何不同?”

朱晖有些茫然,随即拱手道,“王兄弟,还请您多多赐教。”

王守仁一脸认真地说:“那次好歹是声名赫赫的王中丞领兵,且我大明兵马数量两万余,尤其当时大明兵锋正盛,背后还倚靠河套之地,延绥等地随时都会有援军杀来。”

“这次……人少了点?”

朱晖试探地问询,“再或者是,我们后路完全被鞑子所断?所以鞑子不甘心?但问题是他们五六千人打三四百都打不过,还要勉强?他们是不知我大明火器的威力?”

王守仁道:“眼下或是关系鞑靼人生死存亡一战。如果这一战他们集合全草原的力量都不能取胜,那将来,他们将再无翻身的可能。”

朱晖道:“哦,你的意思是说,那位张国舅,逼着他们不得不战?”

就在这时,营帐外呼喝声四起。

王守仁连忙起来出了帐门,抬头看着远处冲天而起的火光,诧异地问道:“咦,前面打起来了吗?”

“不像。”

紧跟在王守仁身后的朱晖,拿起望远镜仔细端详了一下,摇头道,“好像是有人在纵火……也可能是覃千户带人遇到鞑子营地,一锅端了……咱们要前去凑凑热闹吗?”

“不必。”

王守仁摇头道,“除非是大战,否则根本用不上咱。”

说完后,他竟然折返回营帐内,安之若素地坐下,继续往面前火堆里添加柴火。

王守仁道:“天气寒冷,沿途让官兵多搜集些干柴,干的荆棘也行,捆在马背上,这样扎营时军中才有热水供应,还能烤烤火,消除旅途疲劳。这草原上作战,怕的不是武器装备和士气不行,就怕御寒物资不够。”

朱晖道:“你说的这些早就在做了,不仅是柴禾,连干燥的牛粪都没放过。”

王守仁默默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不知能否打探到,张国舅所在的中军在何处?那位覃千户是否能作为突破口?”

朱晖撇撇嘴,摇头道:“莫说那覃千户不知道,就算知情,也不会跟咱讲。眼下咱跟那张国舅一样,都在鞑子眼皮底下活动,鞑靼和周边部族……对咱们的态度恐怕没啥两样。再者说了,那张国舅领兵何处,与咱有关系吗?”

“我在想。”

王守仁委婉地道,“张国舅如此用兵,着实太过冒险,一路人马不过数百人,一旦有一两路出现偏差,最后在决战之地无法顺利集结,不是给鞑子翻盘的机会吗?”

朱晖咧嘴笑道:“那正好,咱的人马可以补上。我看过了,他们的人,手上不但有两杆新火器,还有大量制式子弹,全都是看不到火药的那种,直接用一个个看起来好似铜管般的东西,往枪膛里塞,等装填完毕后直接一扣扳机,就能发射。

“等子弹射出去后,里面的铜管直接就退出来。本来我还以为密闭性不强,发射距离不远,谁知道那东西打得贼远,贼准。他们手上还有一批配套的组件,我看能组装出来不少火器,到时候……”

他正说得眉飞色舞,看到朱晖瞪过来的眼神不太对劲,才缄口不言。

王守仁道:“我是怕其余几路人马出问题,才表达如此担心,而不是真期待出事,更不想鹊巢鸠占。”

朱晖道:“咱的心思都在打仗上,应该没啥吧?”

王守仁起身:“等下你还是随我去见见那位覃将军,商谈一下具体战略。朱将军,你要明白,咱们之前取得的军功已足够,如果能帮上那位张国舅,固然是好,但如果人家不需要咱,咱还硬要往前凑,很可能会帮倒忙,你也不希望咱们成为大明的罪人吧?”

朱晖讪笑道:“多几个人,就多几分力,我就不信那张国舅还能嫌弃有人帮他不成?”

王守仁摇头道:“如果他真觉得战场上的胜利是靠兵员数量堆砌而成,也不会只带这么点儿人手出塞了。

“以后对鞑靼人作战,恐怕要一改之前的保守策略,只能是出击,不断地出击,且还得轻兵简出。这也算是为将来大明平定四海……做一个示范吧。”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