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37章 未雨绸缪,先把人马拉起来!

特种兵训练,能不累吗?虽然有人嘲笑他,但王财迷也只是笑笑,并不回话。

许海军原本从部队里回来,自忖眼界什么的肯定都会比村里人强不少,哪怕是提前退伍回来,也一定能大展拳脚,好好干一番事业。

原来没感觉,这一回回来就感觉到住的地方不够,他就趁着播种完了,拓一些土块,打算在在自家正房边上盖个小房自己住。

就连他们看不上的陶大强家里也买了拖拉机,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听李向前的这个意思,今年编抬把子的活,真有可能有三千个,那么十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当初一开始还有点看不上,后来看着有点变化的李龙,竟然成了搅动这番风云的核心人物。眼下人家不仅买的拖拉机,还在开着吉普车。

“你也知道,我心气比较高,想着在部队里项项拿第一,只是训练的太猛了,结果把自己给练伤了,呆不下去了,就只能回来了。”

从队里去部队的时候,他是踌躇满志,想要在部队里建功立业的。

“我听说你以前不是找的都是谢运东嘛?”许海军也是打听过一些消息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李龙让许海军先联络人,然后准备东西。要是不知道准备什么东西,就去问问谢运东。

他们每个组都有人管,我就光管收抬把子就行了,管理的事情我不掺和,咋样?”

这一点李龙相信。

“海军,”李龙在院子外面打着招呼。

李龙觉得这个话题不适合再聊下去了,便说起了自己的来意:“我最近还要收抬把子。你有没有兴趣找几个人一起进山?”

“去……倒是能去。”梁东楼知道这是李龙给儿子创造赚钱机会呢,当然不止是赚钱。既然梁文玉当了村团支书,那么锻炼人也是一方面,管理能力不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吗?

就算李龙不来找,他也打算去找李家人。盖房子是需要木头的,他想进山弄一趟木头,眼下队里有好几家有拖拉机,但能进山弄到木头的,好像就李龙一个。

这两年给队里人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大多数人也对李龙的“义举”挺感激,但一些人却总以为李龙干活离了他们不行。

后来四小队的地从三千到四千到五千亩,队里的拖拉机又多了一台破旧的802。

“知道知道。”梁文玉知道李龙这是打保险,立刻表示明白。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队长许成军是最好的人选,不过许成军是不可能去的。

没想到回来后发现,就连自己看不上的陶大强都已经买了拖拉机了。

“所以我就想着,队里弄上两拨,最多二十个,剩下的让文玉从他们队找五个人,我再从清水河那边找几个,这样弄够三十个人进山就好了。

“我才不管哩,我要去的话,编就行了,带人的事情我才不干……你不如让海军去带。”

李建国把耙子放下,想了想说道:

梁文玉一算,吓了一跳。

索性也就不干了,蹲在地头,掐一片韭菜叶子,一边揪着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想又苦笑了一下,想那么多干嘛?自己连买拖拉机的能力都没有,更别提吉普车了。

这时候的部队还没特种兵一说,或者说这时候的侦察兵就是特种兵的前身,毕竟一直到世纪末,还有不少人代表国内部队去参加世界侦察兵大赛的。

“那一个抬把子多少钱?”许海军又问到了个关键问题。

“今年任务多,运东哥要带一队,我想着你也带一队。当然,要找你觉得合适的,你能管得了的人,还有就是在山里至少要呆一个月,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呆下去。”

“嗯,管。”李建国想了想,点点头,说道,“那队里你除了让运东,还让谁带?”

“你可别踩,那里种的是一行荆芥,种子是老爹从老家带过来了,去年都给忘掉了,今年翻行李的时候才想起来。”

该干活照干活,该修车照修车,别人说了,熟悉的人他就笑笑,不熟悉的人他理都不理。

不然也不会存在种子公司反倒让李龙帮着留打瓜种子的事情了。

毕竟这吉普车在单位,只有团一级领导才能坐。

叹口气,没办法。

“我呆的是侦察连,真要说起来,训练是真的累。”许海军抱怨一句,随即感叹着,“不过说实话,那里也真的锻炼人,出来人都是……高手。”

他已经受够了这台可能比他年龄还要大的老东方红七十五。

这就让许多人觉得他这个人太抠了,赚了那么多钱也不知道改善一下生活。

“要说队里能编抬把子的人,归总一块儿,弄个三五十人不成问题。不过你说的也对,真要聚拢这么多人,他们肯定是不能都听运东的,有些人他就是不听话,你这个还没办法。”

“不行,大强压不住,大成也压不住。”李建国摇了摇头。

许海军扭头看到李龙,先是一喜,随后露出一丝苦笑来。

在大马力拖拉机出来之前,王财迷的拖拉机一直是队里犁地的主力,那台802的毛病比东方红七十五好像还多一些。

王财迷一家虽然赚了钱,但生活还是那样,穿的衣服虽然不至于打补丁,但并不是新的。连辆自行车都没买,孩子上学还是走路,家里院子也没好好再修整一下。

“一个人一个月能编个一百多?那我带五个人……”

但回来后才发现,队里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甚至有点让他觉得落伍了。

眼下马车驴车是四小队各家运输的主力,但大家都很羡慕拖拉机,也想拥有这个。

他对村里哪些人能干哪些人不能干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得找大哥商量一下。

其实在李向前说了抬把子的数量可以他定之后,李龙激动过后,便想着是不是可以把编抬把子的人扩大到村外。

“那咱们就说可能的事。”李龙看着小狗跑过来在自己的脚下蹭着,便蹲下来摸了摸,继续说道:“文玉找合适的人,自己能管住的人,然后监督他们编就行了。去年一个抬把子是四块,今年文玉要去的话,我给他五块一个,你给他们四块,中间抽一块,算算一个月下来,也不少挣。”

现在山里的条子已经长出来,李龙猜测这活应该很快就下来了。

“那自然是没问题。我们训练的时候,十天半个月在野外是常事。”许海军摆摆手:“我也会编抬把子,不过手艺不咋样。”

把事情给梁文玉说了一回后,梁文玉很是意动,不过他没答应,扭头看向在菜地里一块劳动的梁东楼。

“去年一个四块。”李龙说道,“今年还不确定,不过不会少于这个钱。”

这可不是小数字。

“不知道啥情况,反正回来了,在家里呆着哩,你去找找他。他虽然两年不在队里,不过那些年轻人还是听他的。”李建国给了李龙这么个建议。

倒也不是不让本村人赚钱。对于编抬把子的人,李龙的打算是宁缺勿滥。

两个人闲聊一会儿,李龙讲了自己赚钱的过程,许海军讲了自己在部队里的生涯。

即使是在他的发展计划里也是在两三年后才有可能买台拖拉机。

地里活干完,接下来就是院子里的。反正在农村,只要你想干,就没有能干完的活。

不过感叹完后,他还得为自己的小日子而努力。

李龙过来的时候他正在搬土块,然后准备叫人和泥巴。

当中介抽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再过十来二十年,那些从内地组织人到北疆拾的,还有抽钱的。

院子里,李建国正在修理菜地。家里的口粮田、承包地都已经种完,最后播种完的是打瓜。

梁文玉表示明白了。

孟海那边李龙没提前去说,毕竟眼下没有确切的数目。

他找外人的事情都没打算让队里其他人知道。

不然队里肯定会有人骂的,虽然他不在乎,但如果能避免的话,那还是避免了比较好。

他还想着打算把人分在三个沟,互不相见,这样最好。(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