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早安大明 > 第1117章 你可愿与老夫并肩一战

他没说的是,人人也都在夸赞道爷,夸赞蒋庆之。

这是从未有过的局面。

“吕嵩说了,儒家儒学若是再不变,必然会被淘汰。如今朝中百官转变立场的不在少数。爹,我们不妙。”严世蕃面色严峻,“百官一旦对陛下低头,咱们就成了废物!”

“鸟尽弓藏罢了。”赵文华沮丧的道。

气氛有些绝望。

严嵩干咳着,喝了口茶水后,说:“朱希忠这阵子得意洋洋,对了,新安巷那边车水马龙,哪怕蒋庆之不在,拜访送礼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蒋庆之一旦回归……大概就是咱们黯然下台之日。”

严党这堵墙,随着局势的变化失去了价值。

“怎么办?”严嵩看着众人。

众人默然。

良久,有人说:“这是大势,大势不可挡。”

严世蕃眼中有阴郁之色,“能挡!”

“可有手段?”赵文华问。

“自然是有的。”严世蕃抬眸,眼中有厉色。

……

今年冬季京师没下雪,大多是晴天,老人说这是吉兆。

但有相师在京师摆摊为人看相时说,这天象吉凶难料。

新安巷中,伯府闭门谢客,富城对外放话:在伯爷回来之前,有事儿的请去西苑,没事儿的,娘子忙着教孩子,没空接待。

“一!”

“呀!”

“一啊!”

“呀!”

大鹏坐在圈椅中,小短腿悬空摆动着,手中拿着拨浪鼓,跟着母亲念诵。

“这便是你说的教子?”

来看外孙儿的常氏没好气的道。

李恬身边是点心盒子,一边教子,一边吃。

她理直气壮的道:“夫君说了,要寓教于乐。”

“爹!”大鹏突然嚷道。

“你爹还没回来。”常氏没好气的道:“去什么麻六甲哦!那就是个蛮荒之地,也不知去作甚。”

“夫君说是去做买卖。”李恬笑道。

“你那夫君哪是做买卖的人。”常氏叹道:“他在倭国弄了个十余万人的京观,如今京师都说他乃是武安君再世。”

“不是呢!”黄烟儿说:“那些人说,武安君都没有伯爷嗜杀。娘子,武安君是谁?”

“一个……名将。”

“那还好,伯爷是名帅。”

李恬看着外面,轻声道:“你何时回来?”

锦衣卫。

沈炼进了值房,陆炳正在看文书。

“指挥使,有消息。”

陆炳抬头,不过一年,如今他的眼角多了不少细纹,看着有些憔悴。

随着东厂的不断崛起,锦衣卫的权限也随之不断萎缩,两边明争暗斗不断。芮景贤这个阴人手段了得,他果断放弃了地方,集中人手布局京师,每日获取的消息比锦衣卫更胜一筹。

“下面的兄弟打探到消息,九边有将领酒后抱怨,说陛下不公,还说什么……若是能学了黄巢多好。”

黄巢是谁?

前唐和世家门阀的掘墓人。

陆炳淡淡的道:“酒后牢骚罢了,莫要大惊小怪坏。”

“指挥使,此等事不容小觑,当严查!”沈炼觉得这事儿不对。

“当下要紧的是如何反击东厂!”陆炳摆摆手,沈炼悻悻而退。

下衙后,沈炼走出皇城,去了相熟的一家熟肉铺买卤肉。

他提着卤肉上马,突然发现人群中有个背影眼熟,可转瞬就没了。

“怎地像是唐顺之?”

沈炼摇摇头,“定然是我眼了。”

据说唐顺之已经深入了西南一代,准备探寻巫蛊之谜。

兴许,这一去就再也没法回来了。

就在沈炼怅然时,严家来了个客人。

父子二人齐聚书房待客,外面把门的乃是跟随严嵩多年的管事。

“确定蒋庆之去了麻六甲?”严嵩问。

来人说:“如今南方善贾云集,就等着蒋庆之带着他们出海贸易。佛朗机人掌控着麻六甲,一旦他们封锁了那道海峡,出海贸易就成了笑话。”

“老夫也是此次出海才明白了麻六甲乃是我大明海路的咽喉要道。”来人说:“商机不等人,蒋庆之必须在起风之前攻破麻六甲,否则……那些商人和货物就只能在东南白白等一年。这个代价谁经担得起?他蒋庆之也不成!”

“好!”严世蕃独眼中有兴奋之色,“爹,如何?”

严嵩在沉吟。

来人说:“工部的人在倭国发现了好几座银山,蒋庆之麾下抓了十余万俘虏,大多是倭国上层和所谓的武士,尽数送去挖矿。工部的人说了,这么多人一起动手,每年出产三百万两白银不在话下。”

“三百万两!”严世蕃一怔。“有了这笔钱,新政就有了货币的底气。对了,蒋庆之上次建言以白银为基础发行纸钞。若是此事成了,大明……”

“若此事成了,整个大明都将会脱胎换骨!”

货币改革一旦成功,辅以海贸大兴,大明必然会迎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盛世。

“爹,时不我待!”严世蕃急切的说。

来人说:“元辅,多年来你我暗斗不休,如今你我都面临着危机,何去何从,元辅该下决断了。”

严嵩说:“你为何不肯依附蒋庆之?”

来人冷冷的道:“我乃儒家子弟,岂会从贼?不过是虚以委蛇罢了。”

严世蕃冷笑,“是那些人许以厚利吧?让我猜一猜,那些人可是愿意重新接纳你为士林领袖,百官领袖?”

来人默然。

严嵩叹息,“徐阁老,你可愿与老夫并肩一战?”

来人说:“好!”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