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忘情仙丹
“啊,老师,老祖,你做什么?我怎么不受控制地魔念丛生啊~~~”
梦境维度中,段玉等“羽门新晋弟子”,一个个捂着心口,发出凄厉又痛苦的惨嚎。
羽老师淡笑道:“你们不是让为师传授你们获得罗睺权柄的盖世魔功吗?为师在让你们得偿所愿啊!
成为为师的一部分,不就获得了盖世魔功?哈哈哈~~”
“羽老魔,你不讲信用,你自己亲口说的,你在邪道、正道有口皆碑,名声响当当。”段玉怒叫。
羽老师嘿嘿笑道:“是呀,我只在邪道、正道有口皆碑,在魔道却是唯我独尊!”
“老魔,你好狠,连门人弟子都吞噬~~”
“你不会有好下场的,玄门大仙一定会除魔卫道,为我们复仇~~”
惨嚎迅速虚弱,他们的身体、元神也迅速虚幻,最终只剩下一道茫然的亡魂,被小羽以“魔眼地狱”沟通六道,直接扔进了畜生道。
这群修士不是纯粹的魔修。
他们与南疆魔门没啥关系,反而与玄门沾亲带故。
所以能混入极玄大元天的仙人中,与玄门修士说说笑笑。
比如段玉,说是被净明派的冬道人开革,其实双方并没彻底斩断羁绊。
有点佐助与卡卡西、三井寿与安西教练的味道。
三井寿跪下来哭喊一声“教练,我想打篮球”,安西教练立即接纳;佐助哭嚎“我想回木叶”,卡卡西开心地笑了。
真将他们送到酆都地府,保不齐被他们的亲朋故旧跑门路,重新弄出来。
“小强,你出来,我送你一个好东西。”
一道黄光闪过,金光闪闪的威武大黄狗,吐着舌头,绕着小羽跑。
“主人,啥好东西?”
小羽右手摊开,一坨浅蓝色灵光在掌心上明灭不定。
“这是段道人的仙骨.只有半截,无法换给你,只能‘埋’进狗宝黑山山根。
狗宝本来是你的天赋神通,或许能汲取灵机,朝着仙骨蜕变?”
小强兴奋得绕着小羽小腿转圈,嘴上汪汪叫。
叫了一会儿,它又突然停下,疑惑道:“怎么只有半截?”
小羽叹道:“我以‘业相洞明’观察段玉身上的因果,发现他前三世都是行善积德的大善人,才能在这一世长出仙骨。
这一世入了歧途,也不能完全抹杀他前几世的善果。
故而只取了半截,余下半截以六道秘法封印在他灵魂中,让他下辈子还有机会再入仙道。”
如果直接打杀段玉,仙骨将如同之前破碎的九转易骨丹,灵机回归天地。
小羽取了半截仙骨,是用来当成为他保留半截仙骨这一“大恩”的报酬。
小强迟疑道:“主人,您不是仙骨未成,差了半颗九转易骨丹吗?还是您来吞服灵机吧。”
小羽摇头道:“它对我没用。”
对有志于大罗道的炼气士而言,抢夺别人的仙骨有害无益。
大罗道追求至纯至净,移植别人的仙骨,只会污染自己的精气神。
小羽虽然走的不是大罗道,可她也不能把自己身体当成垃圾桶,什么都往里面塞。
小强又不一样了。
它其实是一条死狗子,修炼太阴炼形时,本来就会吸收地煞阴气等“杂气”。
小羽将芍药姐的尸体葬在天门镇风水宝穴中,不就是为了汲取地力?
片刻后,距离会稽山三千多里的阴陵城。
城西,蔡家庄内。
随手拆解了庄园内的仙阵,又清理了藏在“丹房”地下的魔仆,小羽使了个穿墙术,进入忘情仙翁的丹房内。
说是丹房,其实是一间宽敞的后堂屋,被封堵了大门。
在原本大门的位置,砌了一堵厚厚的砖墙。连个窗户也没有,彻底与外界隔开。
既然名为“蔡家庄”,原本的主人当然姓“蔡”。
忘情仙翁不仅鸠占鹊巢,还把蔡员外当成一味超级大药,放在八卦丹炉内炼呢!
绕着八卦丹炉走了几圈,小羽越看越惊奇,“这是正宗的玄门水炼之法啊!
狗攮的,忘情仙翁还真在碧游宫学到了玄门真法。
可惜,可恨,忘情老魔有正道不走,偏把好好一门玄功改成了天下至邪的魔功。”
此时,丹炉内的清水依旧潺潺流动。
悬浮在清水中的蔡员外却开始表情狰狞、身子激烈颤抖。
小羽盯着他,心中犹豫不决。
不确定是立即唤醒蔡员外,还是完成忘情仙翁未尽之事业,将忘情仙丹炼成。
根据忘情仙翁元神中的残缺记忆,服用一枚忘情仙丹,可以直接堪破“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蒙昧真心本性的凡人情绪,达到“半步·斩三尸”的境界。
正常的玄门斩三尸之法,是斩了善尸、恶尸、自我尸。
它们分别代表善念、恶念与执念。
但这里的善恶,并非修士本性中的善恶。
不是没了善念、恶念,成了个无情无欲的木头人。
斩掉的三尸,皆为世界(外界)对修士真心进行“二次编写”。
比如,天朝人觉得恶意杀人犯该判死刑,这是对受害者的善;西方人觉得杀人就是不对,受害者已死,执行死刑,也只是多死一个人。
天朝人与西方人都认可“人应该善良”,也觉得自己在践行善良。
将西方人与东方人换个生长环境:东方人从小生活在西方,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在西方社会生活,西方人反过来。
最终他们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
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东方人,又觉得不该有死刑了。
这种由世界编织出来的善恶观,便是佛教所说的“根尘妄念”,是玄门中要被斩去的善尸与恶尸。
斩了善尸恶尸,才能露出真心中的“本源善念”。
若将一个斩了三尸的人,比如婴儿董谒,放在西方或东方。
哪怕从小教育,董谒的观念依旧不会随时间、事件、社会环境而改变,他能始终认清并坚守本心。
能认清自己,才能认清世界,认清大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