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昆仑之隧
这时候正是暮烟四起,瞑色苍茫,从那海边挂出了一盘明月,清光四射,鉴人眉发。
李阳站在月下,俯瞰着这座海上仙山,心中思绪起伏。
就刚从从玉简中整合的资料来看,姜桓还有方丈山岛主口中的‘法脉源流’之说,并不是夸大其词,
这座方丈山连同瀛洲蓬莱,尽是上古修士为了保护这个世界所遗留的后手,据玉简记载,三岛的根源来自于远古颛顼时期。
颛顼,姬姓,高阳氏,黄帝之孙,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玉简上称呼其为北帝。
那时正是炎黄争霸人族气运鼎盛时期,古代九州华夏大修层出不穷,有风伯雨师,应龙旱魃等大修,许多大修在后世留下传说,一度被神化成神明,供后代万世朝拜。
在这种情况下,颛顼北帝作为当世的人皇,带领修行界一举挫败了当时的极真界大军入侵,
这是李阳第一次知道那个时期的故事,距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岁月,不是这些枯黄的玉简,那些故事已然被掩埋在历史长河中,
这也是真实记载的蓝星方面击溃极真界的入侵!
然而就算北帝时期高手济济,麾下神魔无数,赢下这一战同样损失惨重。
但因为当时赢下与极真界的战争后,蓝星方面战意高昂,甚至有人建议颛顼直接反攻杀入极真界,彻底结束这千年一周期的浩劫。
然而颛顼敏锐的察觉到两界仍有战力差距,加上此方损失惨重,驳回请命。
“帝昔者鸿蒙初判,神人淆序,王纲将隳!”
“顓頊承黄帝之绪,忧邪神以乱民,恐妄民履昆仑陟巇攀,故重挥玄戈,与应龙断建木之梯,绝昆仑之隧;摧登葆之山,湮聚灵之津!”
“自此山鬼泣于蒿莱;魍魉遁归穷溟,人皇独秉玉圭。自此天道幽远,惟圣王能膺天命;尘寰杳隔,唯德馨可感玄微。”
玉简上描述的很隐晦,李阳诵读无数玉简,终于理出当时发生了什么。
所谓的‘建木之梯’,‘昆仑之隧’,‘登葆之山’,‘聚灵之津’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蓝星和极真界的通道,不是一处。
颛顼破坏或者封印了这四大通道,让两界修士不能随意通行,自此蓝星彻底进入了漫长的休养生息。
但现在看来,四处通道就是颛顼也无法完全破坏,只能进行封印,比如所谓的‘登葆之山’很有可能就是如今的蓬莱,也就是在海上飘荡的界门。
为了拱卫海上界门,也是为了抵抗日后极真界再次进犯,颛顼因此用大法力创造了‘方丈’‘瀛洲’两座仙山,类似于四年前华国定下的火种计划,将一批当时的修行种子还有无数奇葩仙草,仙禽走兽迁移到岛上。
两座仙山极其特殊,被颛顼以大神通藏于芥子空间,有阵法可以吸收隔绝灵气,类似于一个充电宝,能够保障即使在外界灵气寂灭之时,岛上也能有足够的灵气供以千年修行,直到挨到下一次灵气潮汐。
如此,便是海上三山的由来!
再然后,颛顼归天,灵气开始低迷寂灭,玉简记载的历史便是从颛顼建立方丈岛之后千年间岛上的发展。
渡过了一次灵气潮汐,接下来便是漫漫两千年后的商周时期,又一次灵气复苏,也就是道教传说中的封神之战。
李阳看到玉简上刻录内容时脑中一震,简直是天雷滚滚。
他对那段历史也有所研究,在张道陵的消息作证下,也曾拼凑出来一些东西。
道门传说中商周封神浩劫主要是商人皇一方的截教与周天子一方的阐教斗法厮杀,其中周天子一方背后的阐教很有可能就是当时入侵蓝星的极真界,两方斗法,蓝星本土势力落败,人皇被降为天子。
当时的李阳就很疑惑,按照推算,商末时期灵气复苏不足百年,怎么会出现如此多修为恐怖的高手,可以与极真界进行旷日持久的斗法缠斗,虽然最终失败,但也说明两方的战力并没有出现碾压的差距。
如今,李阳在玉简上得到答案!
方丈山还有瀛洲岛两座仙山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截教通天教主的道场——碧游宫还有金鳌岛的原型!
当时方丈山还有瀛洲岛有一批高手蛰伏,渡过了千年的灵气潮汐,于商周之时出世,代表商人皇和极真界势力扶持的周天子斗法。
关于那一战的结果,玉简上描写的很是晦涩,但是李阳从只言片语中还是能够还原出来,当时的两山败的很惨,被事后清算。
当时的瀛洲岛很有可能被极真界高手寻到坐标,已经沉毁,方丈山久没有瀛洲岛消息,为了自保只能闭山,这一闭又是一千年。
让李阳感到惋惜的是,在这千年的时间中,方丈山上参与商周之战的高手尽数重伤,在岛上陆续坐化而死,最后只剩下了如今的岛主。
岛上因此元气大伤,但是千年后祖龙六国统一时浩劫又至,李阳推断这也是为什么有所预感的秦始皇外出寻访海上三山不得的原因,
一个是方丈山势力洗牌,不再是纯粹的当初颛顼人皇遗留下来的火种,再一个就是岛上当时已经没有什么高手,都在商周之战折损了。
随后玉简上的信息就戛然而止,再没有人记录之后的历史,作为记录岛上文明浮沉的明塔也就此被熔铸,几千年来成为了岛上禁地,直到如今李阳的到来。
“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可惜,数千年前作为法脉源流,神魔道统的海上仙山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留存下来的不过是寄居此躯壳的方丈山,不过些许蝇蝇苟苟,胆小怯懦之辈。”
李阳沉声,为这座海上仙山的过往心驰神往,又对其如今表现出来的做派感到惋惜悲伤。
这位岛主似乎以方丈山正统自居,对过往历史感到骄傲,所以并不曾掩盖涂抹,大方的让李阳览尽明塔中的玉简。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李阳抬头望着岛上明月山峰,再度感慨。
守在塔外的封云疑惑,却并不理解李阳话语中的情绪,上下打量了李阳全身上下,没有见到烛阴剑,又失望的别过了头,一言不发。
“带我去见见你们岛主吧。”
李阳负手而立,站在明月清辉之下,淡淡开口。
封云没有说话,站在塔外,静默的像是一具雕塑。
“你们岛主会见我的,如果他不想我长久的赖在岛上。”
李阳出声,但是封云仍旧不说话,眼观鼻,鼻观心。
“带我去见你们岛主,我可以考虑把烛阴剑还给你。”
封云死寂空洞的眼神中终于出现一丝波动,转过身来眼神质询,得到李阳肯定的答复之后,缓缓点头,
“跟我来。”
很简短的两个字,封云冲天而起,双手手臂被斩断处已经愈合,只有一道浅浅的红线。
李阳跟在后面,俯瞰着方丈岛的全景。
“你今年多少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