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魏王李泰的绝境
太极殿內。
李世民话音未落,袍袖已卷过沙盘边缘,案几上的鎏金烛台被震得轻晃,烛火在他眼中映出灼灼锋芒。
长孙无忌急步上前挡在御座之前:“陛下万万不可!玄武门箭雨如蝗,火油泼天,岂是人主涉险之地?昔年陛下亲征竇建德,亦曾被围虎牢关,如今身为天子,安危繫於天下,岂能轻蹈险地?”
房玄龄赶忙作揖:“臣附议长孙司徒所言!昔周文王不亲戎事,汉光武非万不得已不临战阵,
皆因君父之身重於泰山。太子既有诡后手,此刻城门前必是杀机四伏,陛下若有闪失,朝堂动摇、军心溃散,岂非正中太子下怀?”
殿內空气骤然凝固,唯有沉香燃尽的轻烟裊裊升腾。
李世民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殿外渐沉的暮色,玄甲军旧袍下的伤疤似在隱隱作痛。
他忽然低笑一声,指节叩响案头的兵符:“房卿可还记得,武德三年討刘武周,朕率三千玄甲夜渡黄河时,你也曾在柏壁城楼上劝我坐镇中军?”
房玄龄身躯一震,当年风雪中李世民横塑立马的身影浮现眼前。
却听陛下继续道:“那时朕说,『贼眾远来,利在速战,朕若不亲见虚实,何以定奇计破之?』今日亦然!”
“承乾的火炮能精准摧毁床弩,其必藏於诡之处;他敢以两万残兵硬撼五万禁军,必有未展之杀招。朕若龟缩宫中,岂能见其破绽?”
“可陛下!”长孙无忌急得鬍鬚乱颤:“太子有火炮,可射数里,亦可跃过玄武门,直捣城后,更有未知后手....“
李世民微微摇头:“正因不知其后手,朕才更要去。”
“好了,不必再说了,朕意已决。”
李世民猛地拔剑出鞘,寒光映得殿內朝臣面色发白,剑鞘重重拍在沙盘上,代表玄武门的小旗被震得歪斜。
房玄龄抬头望见陛下眼中不容置疑的决绝,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雨夜,正是这双眼晴在玄武门之变前,於帐中掷杯决断:“先发制人,后发必为所制!”
他喉头滚动,终是將“陛下三思”咽了回去,改为叩首:“臣领旨。请陛下允臣亲率千骑为前驱,扫清御道障碍。”
长孙无忌看著李世民已转身取过玄甲,铁甲鳞片在烛光下泛著冷光,忽然想起太子幼时曾拽著皇帝衣角问:“阿耶为何总穿铁甲?”
那时李世民笑著揉他头髮:“因为阿耶要为你守住这万里江山。”
如今江山未改,父子却已兵戎相向。
终是长嘆一声:“臣请陛下答应臣一事,若见太子后手端倪,即刻退回皇城,万不可恋战。”
李世民繫紧护心镜的动作顿了顿,回首时目光复杂难辨:“无忌,你可知朕为何一定要去?”
他指向沙盘上玄武门那团密集的兵旗:“承乾若真有顛覆乾坤之术,此刻必在城门之后。朕若能亲见其术,或可话未说完便戛然而止,只將佩剑猛地插入剑鞘,“备马!”
魏王府。
鎏金兽首香炉里最后一星龙脑香灰坠落,砸在青瓷炉底的声响竟让步的李泰惊得一颤。
他刚要开口斥骂,突然从皇城方向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
那声响不似寻常雷暴,倒像有万千斤巨石同时砸在大地深处,连魏王府的朱漆门槛都微微发颤“什么声音?”李泰猛地停步,锦袍下摆扫过案几上的沙盘,几座代表皇城城门的小木塔轰然倒塌。窗外的雀鸟惊得扑稜稜乱飞,檐角铜铃在骤起的风中发出凌乱的叮噹声。
柴令武却猛地凑近窗根,推开半扇雕窗格。西北方向的天幕被一团诡异的橙红光晕染亮,浓烟裹著火星冲天而起,即便隔著数里坊墙,也能看得清楚。
“是玄武门,是玄武门方向。”
“这不是火炮,是霹雳火,大量的霹雳火!”
柴令武一眼就有了猜测,篤定的说道。
他立即意识到,太子调用了大量的霹雳火,直接炸了玄武门。
这么大的声响,玄武门那边必定有大动作。
李泰跟跎著扑到窗边,肥胖的身躯撞得窗扇“眶当”作响。他盯著那团遮天蔽日的黑烟,喉头滚动著说不出话来。
方才还在沙盘上推演的攻城图景,此刻竟化作真实的烈焰与轰鸣,直刺得他双眼发疼。
“快!探马呢?”李泰猛地转身,撞翻了身后的漆木架,青瓷瓶罐摔得粉碎,“去打听玄武门战况!看看太子那边动向!”
紧张的等待中,很快就有了消息迴转。
一开始的时候,柴令武就安排了人去探查玄武门的情况。
是以消息来得快。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亲卫队长浑身汗湿地撞开房门。
“玄武门炸了,太子大军正在攻城。”
“城门楼被炸毁半边,辽东兵正往门洞里冲!皇城五门方才一阵大乱,现在正调集骑兵往玄武门方向去!”
柴令武有些兴奋,事情正在按照他预想中的进行。
“果然,玄武门大战,皇城的兵力必然会有所掉调动。”
“魏王,这是我们的机会,现在正是出兵的时候。”
李泰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肥胖的脸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好,那就出兵。”
“打哪座门?”
柴令武回道:“安福门,就打安福门。”
顿了顿,接著分析道:“安福门为皇城西门,此刻侯君集定然不会离开,只会调动兵力,仍是守在朱雀门。”
“当我们攻打安福门时,侯君集要调兵,须过含光门,顺义门,这可以给我们爭取到更多的时间。”
“况且把控了安福门,若是陛下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也可走承天门过安福门,且能直接去开远门。”
“听说,李现在就在开远门,变数再大,只要陛下还在,太子就不是贏。”
“等李靖带著大军入城,太子必输无疑,哪怕是太子逃走,其位必废,有这份情谊在,陛下肯定知晓魏王才是最为孝顺之人。”
“这太子位,非魏王莫属。”
柴令武这番话,说到李泰心里去了。
李泰目前有两层担心。
其一是父皇的信任。
他要想办法重新得到父皇宠爱,让父皇知晓,他才是继李承乾之后,最佳的太子人选,而不是李治那狗贼。
其二就是父皇跟太子的战爭了,如果父皇输了,被囚禁,那这太子位也是废了。
柴令武的办法,刚好是两个问题都能解决。
既能保障父皇安危,还能得到父皇信任。
多好啊。
“走,召集人手,现在就是打安福门。”
李泰颇有些急不可待。
安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