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勋贵系掌控话语权的时代,大不了涉事将领罚俸几个月,给外界一个交代。
真正的罪名,还是李牧之前上奏的暹罗入侵内容不实,存在欺君嫌疑。
不过这个罪名,主要看皇帝是否采纳。
永宁帝认为是暹罗军队先发起进攻的,那么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结合当前的朝中局势,皇帝就算想敲打勋贵系,也不能拿李牧这种实力派开刀。
皇帝若是装糊涂,他这位越权挑起事端的钦差大臣,可就倒了血霉。
“大人,汉水侯碰不得,我们就查黔国公府。
这次缅甸战争,爆发的非常离奇,种种迹象都表明有人在幕后策划。
正好上面的目标,也是黔国公府,这总不会惹麻烦吧!”
和宏想了想说道。
硬骨头啃不动,那就捏软柿子。
进入云南这些日子,他也查到了黔国公府的许多不法之事。
只不过这些破事,各地士绅们都在干,不能用来定罪。
“这正是人家黔国公府想要的。
同云南巡抚暴毙案相比,其他的罪名,完全不值得一提。
当代黔国公尚未掌权,他们完全可以推说是下面人干的,丢出几个替罪羊事情就结束了。
搞不好死去的云南巡抚,就是他们准备的替罪羊。
死人不会说话,什么屎盆子都可以往身上扣。
到时候是你替刘巡抚洗刷冤屈,还是我去替刘巡抚洗刷污名?”
曹星文没好气的说道。
钦差大臣不好当,现在的云南,到处都是坑。
随便迈错一步,都有可能令他万劫不复。
仅靠他们这么百八十人,要撼动一家在当地经营了几百年的国公府,无疑是痴人说梦。
看隔壁的锦衣卫就知道,人家一到地方就选择躺平。
每天不是勾栏听曲,就是出去赴各种宴会。
查案什么的,早就被丢到一边。
黔国公提供什么证据,他们就查出什么结果,主打的就是随波逐流。
如果不是受限于派系阵营,曹星文也想跟着摆烂。
本质上,朝廷派钦差过来调查,最主要目的就是试探国公府的忠心。
只要他们忠于朝廷,前面的事情,都可以揭过。
当然,云南巡抚不能白死,黔国公府需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别的不说,年年亏损的那些矿山,怎么也该盈利了。
作为大虞最重要的货币供应地,必须增加货币供应量。
这些操作,都是从黔国公府身上割肉。
除非找到能拿捏他们的证据,不然很难让他们做出让步。
……
黔国公府。
“曹星文那老贼,最近很是活跃,看样子是打定主意要抓我们的把柄。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推官和宏,查案能力非比寻常。
传讯过去问话的,全是关键性人物。
虽然这些人不知内情,可让他这么追查下去,我们把人送去安南都护府的消息,早晚都会暴露出来。”
孟修远神色凝重的说道。
不怕钦差大臣搞事情,就怕钦差守规矩。
哪怕直接把矛头对准他们,也好过这种一板一眼的调查。
“暴露就暴露好了,钦差大臣的职权范围在云南,手伸不到安南都护府去。
汉水侯府那边,我们安排人打点过了。
就算曹星文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向安南都护府行文,汉水侯那边也不会配合。
仵作验尸结果,只会是正常暴毙死亡。
找不到当事人,钦差能够查出的,都是我们故意放出去的迷雾。
仅凭这些讯息,案子翻不过来。”
孟修仁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选择把人送到安南都护府,就是为了把汉水侯拉上船。
安南地区采矿业才刚起步,一些矿产物资,需要从云南采购。
云南深处内陆,同样有许多物资,需要从邻省采购。
在共同利益驱使下,两家具备了合作的基础。
利益给到了位,帮忙打一下掩护,完全不是问题。
钦差大臣再怎么位高权重,没有地方衙门的配合,那就什么也不是。
“三叔,要不然再尝试收买一下。
这世上确实有刚正不阿的清官,但曹星文明显不是。
暹罗王国的国书到了他手中,他选择了装糊涂,就足以说明此人也是欺软怕硬之辈。”
孟厉轩随即提议道。
暹罗王国的国书和缅甸王国的国书,能够到钦差大臣手中,自然是他们刻意放水的结果。
没有国公府的默许,不然两国的使团,可没法活着抵达昆明。
放出这么大的漏子,就是想带偏钦差的视线。
如果曹星文没忍住诱惑,贪图稳定南疆的大功,势必和汉水侯站在对立面。
多一家强力盟友下场,他们的处境,将大幅度改变。
“嗯!”
“国公言之有理,确实可以再尝试一下。
如果能把他们收买过来,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清流党人能给的,我们勋贵系,同样可以给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