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941章 三面合围

益州,建宁郡,滇池县。

滇池旁,临时搭建的祭台之上。

“……今日,本将以大魏领军将军、闻喜公之位与建宁郡诸君盟誓。各邑长弃蜀归魏,依旧各为邑长统领本部,世世盟好,无需租赋,大魏永不征讨!郡中大姓每姓表关内侯一人,各选子弟入太学进学,日后可在大魏为官!”

随着毌丘俭的话音落下,随行的译者也将此话用本地土语告知本地各蛮夷獠人首领,而后祭天焚表,盟约已成。

这等条件对南中汉人大姓是个确定利好,政治上的地位得到确认,子弟在朝廷的上升通道也开始打开,洛阳二百年汉都,是公认的天下腹心之地了,能去洛阳再好不过了。相比之下,成都又算得上什么?对本地各首领也是利好,起码不用再向成都缴纳金银漆料及各类军资,即使交的并不算太多。

实话说,毌丘俭也只是暂时许诺以安众人之心。至于来日的事情,待平定蜀地之后再说吧。

从毌丘俭的视角来看,此时南中各郡的发展状况是比交州交趾郡更加落后的,甚至可以说远远不及。

南中之地夙来复杂,而建宁郡的滇池县恰好是位于南中各郡的中心之地。昔日诸葛亮征讨南中之时,兵力最终止于滇池,而后北归成都。当时诸葛亮三路齐进,总兵力也不过二万之数。

毫无疑问,三万级别的兵力打到滇池之旁,在这片土地上还是第一次发生。

此前数月,随着毌丘俭进兵的推进,蜀国也相应做出了反应,聚拢兵力准备抵御。

诸葛亮曾经征讨南中,大胜而还,但南中只能称得上‘粗安’二字,多年叛乱频仍。成都朝廷对此也无力阻止,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安稳,对南中各郡的本地蛮、夷、羌、獠予以官职,建立了一个广泛但不深入的行政系统,归于庲降都督进行管理。

庲降都督马忠从驻地味县出发,领本部四千步卒南下滇池、俞元一带,征集本地各蛮、獠助战,同时又向牂牁郡的孙登求援,孙登也遣将军留赞率七千人一并南下助阵。

毌丘俭远道而来,其部战力虽不甚强,但好在人多势众,故而能凭借兵力优势逐渐攻略险要之地,战力最强的部分还是昔日从合浦郡渡海南下交趾郡带的四千交州郡兵。

马忠所部也是类似,以其部四千人为核心,诸蛮、獠亦不堪用,好在孙登所部能稍稍弥补一二。

但局势相持了一段时间之后,随着魏军前锋抵达江州,位于广汉的刘禅在得到消息后迅速做出反应,当日便令使者急速往味县传旨,令马忠带着本部兵力北返驰援,而且还以盟友、兄长的名义征召孙登率军来援。

马忠接旨之后,第二日便收兵北上,只是交代本地大姓和各邑长解散各自回返。孙登几乎同时接到了刘禅的文书,也决意带着包括留赞部在内的一万人北上。

无论是马忠和孙登都很清楚。和蜀地的安危比起来,南中又算得了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孙登懂得,汉国对他宽仁甚厚,无论如何他都是要援救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