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寸步不让
沃洛吉斯五世重重一拍王座扶手,鎏金狮首装饰在撞击下发出嗡鸣:“就这么定了!阿尔沙克,你亲自挑选最精明的商队作为使者团,前往东方一探究竟。”
相较于安息的主动试探,罗马对此却是丝毫没有动静。
罗马帝国如今的国王塞维鲁乃是军人出身,习惯独断专行,眼中只有军队和战争。
方才取得了东征的胜利,此刻的他心中只有扩军之事,给尽一切手段笼络军队,给军队发高饷,奖赏军队毫不吝啬。
元老院中的智者倒是对于七王的崛起存在一定的认识。
可惜塞维鲁习惯了独断专行,根本不把元老院放在眼里。
而且曾经的元老早已被塞维鲁一个个的撤下重要职位,取而代之的都是没有文化的骑士。
如今的罗马帝国虽然还不算混乱,但无疑已经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
表面上看起来欣欣向荣,然而在对外战略上却已走上了歧路,而且经济已经无法支撑的起庞大的军事支出。
而在贵霜,如今的七王正在紧锣密鼓的划分着地盘。
正如安息所想,贵霜旧都富楼沙的议事厅内,七王的争吵声震得穹顶的水晶吊灯簌簌作响。
北方四王各自为营,围绕着己方的地盘分配在不断的争取着。
南方三王相对和谐,但也死守着底线不肯退步半分。
张辽作为田泽授权的居中裁决者,看着这一幕,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就知道,这事不会那么简单。
北方四王没有一个是愿意吃亏的主。
之前分食北匈奴的时候,眼前的场景已经出现过一次了。
不过那时候由于战事七王出力都相对平均,而且北匈奴的地盘相对狭小贫瘠,所以才没吵得太厉害。
当时的张辽作主,给付出最多的曹操从西域单独腾挪出了一部分地盘,并由其对北匈奴的地盘进行平均分配,自己最后一个选择。
这种方法,无疑是相对公平的。
作为最后一个挑选的,曹操自然清楚那三位都是什么德行,个个精明无比而且毫无谦让之心。
所以他必然会尽力的平均分配,以免自己最后得到的“最吃亏的地盘”能够尽可能不吃亏。
但如今贵霜的地盘情况更加复杂,这一套并不方便施用。
一方面,北方四王觉得南方三王便宜占的太多,只是占据贵霜南部,其实也并不公平,应该再让出一些。
另一方面,四王之间相互都说己方出力最大。
袁绍觉得自己主导了各方战场,而且一直作为中流砥柱。
曹操觉得自己独当一面,冒了最大的风险,至关重要。
吕布觉得是自己抗住了关键一战的压力,覆灭了北境的主力。
公孙瓒觉得是自己的奇袭和速度才轻易拿下了北境,并剪除了东境的支援兵马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本掰扯不清。
司马懿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洞若观火。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大了。
北匈奴的地盘,小是一方面,关键是日后的归属毋庸置疑,早已被他们大齐视为囊中之物。
只是几年的粮产收获而已,并无多少争取的必要。
南方的身毒虽然富裕,但同样是大齐疆土,而且这块蛋糕太大,足够三王吃撑,北方四王又没有机会插手,所以彼此间也无多少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