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大战
红嫂子一直都知道老陈是个骄傲自负的人。
老陈的作品在《霸王別姬》后,不知怎的,在欧洲三大获奖越来越难,甚至就连进入主竞赛单元都变得费劲。
不像老谋子那样,在获得了柏林的金熊后,无论是威尼斯还是坎城,都又先后获得了很多大奖。
包括两个金狮和三大的评审团大奖,以及无数其他奖项。
看起来老谋子是越来越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
后来还出了个奖项收割机一样的曹阳,那更是拿奖拿到手软。
但每每提及於此,老陈看起来都云淡风轻,还会坦然一笑,说:我的作品不需要被所有人理解,也不需要那些世俗化的奖项来证明,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在这一点上,拋开个人在某些对待男女之事认识上的不同这些因素外,红嫂子最初是相信老陈的。
“世俗的评判、奖项的得失,乃至一切外在束缚,对我而言,都將视为那看似一挣即破、实则沉重无比的纸枷锁”————
我毕生的事业,正是在重重的枷锁中,追寻艺术与精神的绝对自由。你们在討论得失,而我,在詮释命运。”
这些刚认识老陈时关於“纸枷锁”的话,太让红嫂子记忆犹新了,甚至可以说终生难忘。
哪怕是最近这些年,老陈经常会去欧洲三大和奥斯卡,甚至金球奖进行运作,红嫂子还是相信老陈是不在意这些世俗的奖项的。
用老陈的话说,就是我可以不在意这些,但我要为剧组负责,我去做这些世俗的事,是为了给剧组那些辛苦工作的全体工作人员一个交代————
一开始,红嫂子是相信这些话的。
可最近这些年,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老陈在红嫂子心中的光环慢慢消退,红嫂子也不再是盲目的、被“才子”冲昏头脑的小“女人”了。
尤其是这个“关於《梅兰芳》与金鸡奖的一些感怀!”出来,红嫂子心里还仅剩的那一点“光环”,也要消除了。
红嫂子真想大笑三声,奖项的得失不重要?追寻艺术与精神的绝对自由?
那这些“歌颂功德”一样的“感怀”,是怎么回事?
哈哈哈————
自嘲过后,红嫂子盯著电脑屏幕发呆了一阵,隨后深吸口气,直接写道:“《圣殤》是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的作品,最核心的价值,在於它对人性极致的、近乎残忍的拷问,並对人性进行了最深刻的挖掘。
那就是,一个没有感受过爱的人,是否具备爱的能力?人性是先天存在的,还是后天通过关係比如母子关係等构建的————”
红嫂子一边回忆著老陈对《圣殤》的解读,一边写到。
“它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构建了一个令人室息的世界,並在这个世界里,进行了一场关於人性本质的极限实验————”
红嫂子写著写著,自己都忍不住自嘲的笑了起来。
这些都是当时老陈的原话,她偏偏就要把这些发到老陈的帖子里,想想————
都很有意思。
她在最后写道:“相比之下,我认为《圣殤》无疑更具有艺术性,对人性的挖掘也更深刻,所以在金鸡的最佳故事片中击败《梅兰芳》,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又读了一遍,红嫂子有种非常新奇和激动的感觉,这种感觉,无法溢於言表,这让她的双腿不由得夹紧了些。
她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老陈看到这些话后,是什么表情了。
点击,发表。
红嫂子敢肯定,老陈现在一定在电脑前盯著这个帖子。
她內心深处有一股说不出的衝动,非常非常想现在就去老陈的书房,亲眼看看老陈看到自己回帖內容后的表情。
不过,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回帖后,却发现自己这个回帖並不是第一个,这让她强忍住衝动,先瀏览起来其他回帖。
“楼主太高估《梅兰芳》了,也太看得起诗人了,还歷史会给出答案,歷史会给你个屁!居然还拿《公民凯恩》进行类比,楼主的脸皮咋这么厚呢?
《圣殤》是获得了威尼斯金狮的电影,在最佳故事片上,《梅兰芳》输得一点都不冤,这个应该没有太多爭议,就不说了。
就算在最佳导演的竞爭上,我认为陈诗人甚至都不如《李米的猜想》的导演曹宝平。
有些影评人批评《李米的猜想》过於商业化,失去了该有的艺术表达,我却不这么认为。
这是过於商业化吗?
这是在延续曹阳导演的实验电影,在为电影的艺术化和商业化结合做探索!
一部电影可以既好看,又耐人寻味;既有商业片的吸引力,又不失作者电影的艺术品格。
《李米的猜想》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是一部在商业类型片外壳下,包裹著深刻作者表达的艺术电影,是一部具有探索性的实验电影,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部电影最显著的艺术特徵在於其独特的敘事结构,它巧妙地融合了多种类型元素。
作为爱情片,李米寻找方文四年,是整个故事的驱动力和情感核心。
作为犯罪悬疑片,裘水天和裘火贵的出现,贩毒、绑架、跳桥等情节,带来了紧张感和不確定性。
作为艺术片,它是社会写实的,影片展现了计程车司机、底层农民工、毒贩等社会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態。
曹宝平导演將这些元素打碎重组,用一个悬疑犯罪的外壳,去包装一个极致的爱情故事。
这种类型混搭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艺术手法,实验性质更强,它打破了类型的界限,让观眾在猜谜的过程中,最终被情感的洪流所淹没。
这种在类型片中挖掘人性深度和社会现实的创作方式,正是曹宝平导演电影的標誌性艺术签名。
欧洲三大电影节都更重视实验性质的电影,实验性质也就是为电影摸索探寻出更多的可能,是创新的先驱。
因此,我认为《李米的猜想》才是最遗憾的,这部实验性质的电影,才更应该获得最佳导演。”
曹宝平微笑著,再次读了一遍自己一口气写出来的回帖,犹如大夏天喝了一瓶冰镇啤酒,舒坦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这部《李米的猜想》,完全符合曹阳提出的实验电影设想,才是更应该拿到金鸡最佳导演的。
至於输给小钢炮的《集结號》,那不是电影本身质量的原因,而是评委们更偏向主旋律一些的《集结號》而已。
他觉得没拿到最佳导演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所以,当他在“曹阳吧”居然看到,有人在给老陈的《梅兰芳》“立传”和惋惜,这让他非常愕然。
《梅兰芳》只能算是一部虎头蛇尾的作品,这都能有人吹捧?
他灵机一动,便把內心的不甘,毫不犹豫洋洋洒洒的写了下来。
小钢炮凭藉《集结號》一举拿到了最佳导演,这也是他首次获得国內三大电影节之一的金鸡的认可,这让他怎能不兴奋和得意呢?
最最最重要的是。
这个最佳导演,是他击败了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圣殤》的导演田庄庄,进入了柏林主竞赛单元《梅兰芳》的导演陈凯哥,以及那位极被看好的北电文学系教授曹宝平。
田庄庄是谁?金狮奖大导演。
陈凯哥是谁?金棕櫚大导演。
曹保平呢?北电文学系教授编剧课的大教授,正统的学院派。
能在这三位的“围追堵截”下拿到最佳导演,在小钢炮看来,自己这个最佳导演的含金量,那真是突破天际了。
因此,他不仅跟徐凡非常尽兴的庆祝了一下,还跟那位主持人也深入浅出的交流了一番。
並且,自打拿到最佳导演后,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去网上刷那些吹捧自己的文章,看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人嘛,哪怕是地位再高,拥有再多的金钱,但永远替代不了情绪价值带来的那种满足感。
老祖宗都说了,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同样的道理,一场无人喝彩的胜利,其落寞,堪比锦衣夜行。
“咦?”
小钢炮在“曹阳吧”看到了一篇“关於《梅兰芳》与金鸡奖的一些感怀!”,整篇帖子通读下来,简直如鯁在喉,心中一股无名之火就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