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归义非唐 > 第481章 葛郎多谋(万字大章)

第481章 葛郎多谋(万字大章)

“咯吱…咯吱……”

“直娘贼的,早不下雪晚不下雪,偏偏这个时候下雪!”

冬月三十日黄昏,在经历大旱数月后,老天终于是降了些与水有关的东西。

兴许是觉得积欠的太多,故此飞雪出现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变越来越大,西北方向吹来的狂风,更是将人冻得脸颊生痛。

只是一夜过去,关内、关中、东畿及河东、河北等处就降雪尺许,黄河中下游更是一夜降雪三尺,将道路都封得看不见。

河流结冰,就是呼吸都能在头发结出冰霜,眼睛的睫毛更是被冰霜沾满。

许多积雪压塌屋舍,河北诸镇只能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义昌和棣州的战事却只能分心探查了。

在这其中,又以魏博遭遇积雪最厚。

魏博本就因为蝗灾而境内流民不断,如今又遇大雪,境内民多冻死,百姓争相逃离魏博。

一时间,河南境内涌入了数万饥民基本都逃入了天平、义成等镇内。

流民涌入,给地广人多的河南道带来了人口,可也带来了数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原本陈靖崇留了足够多的粮食来赈济三镇的饥民,如今又涌入数万人,粮食便不够了。

更大的问题是,由于积雪太厚,本该从洛阳转般前往中原三镇的常平粮,如今只能停罢洛阳,无法运抵前线。

“噼里啪啦……”

棣州厌次城内,看着面前燃烧的篝火,坐在主位的王式眉头紧皱,接着用手揉了揉眉头,随即抬头看向陈靖崇、王建二人。

“眼下趁朱全忠撤往渤海,虽说收复了滳河、阳信二县,但我军兵力依旧在二万,安都督与斛斯都督依旧率军二万在围攻义昌剩余三县。”

“卢简方死不投降,我军唯有先击败卢简方,随后集结兵力讨击兖海,才能按照殿下心意,完成南北藩镇分离。”

“然天降大雪,老夫昨夜翻遍史书,所查大雪均不下于十数日。”

“大雪限制我军马军,于我军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但行军打仗,不仅仅要比战士骁勇和将领才干,还有钱粮辎重。”

“齐鲁大雪,许多小麦因此次积雪而冻死绝收,来年兖海夏收必然无粮可食,而朝廷虽然也受到了波及,但除天平、义昌外诸镇道里,反而会因为大雪化冻而缓解大旱带来的饥乏。”

“此战聚兵甚众,必须稳重用兵,以奇兵出其不意突击,方能死伤最少。”

王式所说,已然涉及到了国力比拼,而比拼国力自然是朝廷见长。

王式最担心的,还是他们讨击朱全忠时,魏博与成德在背后作乱。

正因如此,他才想着减少死伤,以便后续与成德、魏博作战。

只是面对他的这番言论,陈靖崇却皱眉说道:“后方钱粮再多,却也无法运抵此处。”

“我军火药以油纸保存,现在仍旧干燥,且义昌剩余三城必然不稳,不若现在就动兵与兖海开战?”

陈靖崇确实有些着急,他知道汉军破城的手段是火药包,如果因为大雪而导致火药包受潮,那汉军攻坚就只能用人命填了。

魏博和成德,他虽然也考虑上了,但他觉得汉军只要迅速击败朱温,便能调转枪头对付魏博和成德。

二人各有想法,但王式毕竟节制三军,便是陈靖崇都需要听他的,所以最后只能按照王式的想法来用兵。

四天很快过去,棣州积雪深四尺有余,老天没有继续下雪了,但数尺积雪还是阻碍了汉军行动。

眼看着年关将近,陈靖崇渐渐按耐不住,而这时北边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卢简方为其麾下牙将所杀,义昌三县投降,我军大捷!!”

清晨,随着快马不断呼喊大捷南下,厌次城内的将领们,纷纷聚集到了县衙之中。

随着快马走入衙门内,王式从他手中接过捷报翻阅,随后颔首:“可以奏表殿下,我军将对朱全忠动兵了。”

“好!!”听到王式的话,众人纷纷缓了一口气。

王式看向他们,随即说道:“此役讨平义昌,我军阵殁一千二百六十二人,负伤一千二十五人。”

“伤兵就地安置休整,再留步卒八千驻守,主要防备魏博与成德,余下兵马尽数南调。”

义昌虽然只有两个州,但这两个州都是河北名列前茅的人口土地大州,足有十九个县。

驻兵八千看似很多,但每个县也不过只有四五百人罢了。

若是将兵力调往与成德、魏博沿边八个县,其余十一个县也不过就一二百人罢了。

不过汉军精锐,且魏博、成德出境作战后意志不高,挡住他们几日不成问题。

届时大不了从义成、义武、河东等处方向进攻魏博、成德,逼其退兵就足够。

“调五千步卒与一万民夫铲雪护送两万石粮草先行,至渤海县西侧十里外扎营。”

“按照殿下此前敕令,先吞下葛从周、张归霸,再对付朱全忠。”

“是!”

王式不紧不慢下令,陈靖崇也连忙应下,随后以王建为粮料使,率兵马及民夫粮草先行。

王建恭敬作揖,随后便调遣兵马民夫,铲雪出城而去。

从厌次到渤海县足有六十里,王建需要走铲雪西进五十里,起码需要两三日才能完成。

与此同时,王式派出的快马也带着义昌的捷报前往了洛阳。

虽说积雪很深,但供快马加急的雪径却在各个驿站的通力合作下挖出。

腊月初十,快马将奏表送抵洛阳,刘继隆查阅后看向高进达:

“关内、山南东道等处兵马,是否已经开拔?”

高进达闻言作揖:“山南东道李阳春已经领兵开拔,并进入蔡州境内,五日内便能赶赴宋州。”

“关内道应该刚刚得到消息不久,且曹都督率军刚刚返回胜州,想要抽调两万兵马后前往云、蔚二州,恐怕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刘继隆听后点头,曹茂和云蔚二州的三万五千兵马,是他用来防备张允伸去世,卢龙内乱后干涉卢龙所用。

至于攻打兖海后,魏博与成德、昭义是否会有所行动,这点刘继隆也得做足准备。

李阳春的一万五千兵马,以及义成在滑、郑二州的一万步卒,都是他的后手。

两万五千兵马对付魏博,义昌、义武一万八千兵马抵御成德,昭义则是交给河东的崔恕。

崔恕虽然行军打仗不行,但刘继隆需要的只是他坚守。

只要东边的王式讨灭了朱温,调转兵锋而来,魏博与成德、昭义便会在夹击之中覆灭。

四面八方,刘继隆准备了十二万五千兵马在河北、河南、河东之地来对付朱温弄出来的这个所谓联盟。

唯一让刘继隆放心不下的,是河东镇五万兵马中有两万五千是操训不足半年的新卒,但他在东畿还有两万兵马,若是河东与义成挡不住魏博,他自然会派兵北上驰援。

思绪间,刘继隆对高进达开口道:“敕令河东、义昌、义成、义武、河阳等镇,若是昭义、成德、魏博有不对劲之处,不必出城反击,死守即可。”

“是……”

在刘继隆吩咐间,安破胡与斛斯光也率军一万南下,与王式会师后,三万兵马与六万民夫押运五万石粮食与一万石豆料,沿着王建开辟出来的雪道前进。

腊月十四日,王式与王建会师,十万军民将渤海县包围的水泄不通。

驻扎渤海县的张归厚得知消息,登上城墙后,只见渤海县被乌泱泱的包围起来,脸色不免难看。

“城中仅有五千甲士,观官军数量,至少不下十万,不算民夫都不少于三四万。”

“兵马使,不知我军需要坚守多少日?”

跟在张归厚身后的庞师古忍不住询问起来,而张归厚则是沉吟道:

“此前官军出现城西十里外,阿兄与葛郎便说过,我军需要坚守十五日。”

“十五日后,阿兄率军接应我军,我军突围而去。”

张归厚的话,令庞师古等人纷纷松了口气。

在他们松了口气的同时,城外的王式却与陈靖崇、安破胡、斛斯光等人来到营盘外,隔着二里距离远眺起了渤海县。

“这渤海县原本虽是大城,可也不过城高二丈,厚三丈罢了。”

“以塘骑回禀,这城墙被守将张归厚加筑丈许,想来城厚也被加厚。”

“城内百姓尽数被迁往青州,仅有兵五千,不必担心伤害到百姓。”

王式话音落下,陈靖崇便沉着道:“我军火药包、万人敌皆十分充足,可以投石机投掷万人敌,趁机以盾车和火器兵强攻城墙,以火药包炸开城墙。”

“即便此城再厚,但最多炸个四五次,便能将城墙直接炸开。”

“届时短兵相接,攻下此城不过时间问题……”

陈靖崇所说办法,赢得了安破胡与斛斯光的不断颔首,毕竟汉军攻城素来如此。

万人敌炸开后,激射出的铁丸即便能射穿盾车的木板,却也无法射穿汉军将士身上的甲胄。

相比较之下,没有盾车木板的阻挡,万人敌激射的铁丸,可比箭雨压制要好用多了。

“此次恐怕不一样。”

王式出声浇灭了众人火热的情绪,几人看向他,却见王式道:

“渤海不缺水,若是用火药包炸开城墙,而渤海向豁口浇水,那以如今的情况,不消片刻便会结冰。”

王式这话倒是让陈靖崇等人错愕起来,虽说陇右也十分寒冷,但他们还真没遇到过给城墙浇水的这种守城方式。

“哪怕结冰,也肯定能炸开!”

斛斯光不服气说着,王式听后颔首:“只能试试。”

“明日辰时三军出营,今日让民夫将营前空地清理出来,将投石机推进至城西一里外。”

“是!”几人应下,随后王式调转马头返回了营内。

在他走后,王建等人也纷纷跟随离去,安破胡与斛斯光、陈靖崇留了下来。

陈靖崇看向安破胡,没说什么,但对斛斯光他却提醒道:“此次讨平兖海,王使君为讨击使,莫要不遵军令。”

“某还不至于如此。”斛斯光也无奈,他不会因为看不起王式而耽误用兵。

毕竟战死的兄弟,可都是众人辛辛苦苦招募操训的兵卒,他不会拿弟兄们的性命开玩笑。

抖动马缰,三人往营盘内走去,而汉军包围渤海的消息,也很快被隔着黄河的蒲台塘兵所见。

驻守蒲台的张归霸虽说心里担心张归厚,但还是沉着向长山的葛从周派出了快马,将汉军动向告诉了葛从周。

葛从周得知消息后,连夜派出快马前往兖州,准备让朱温进攻郓州。

汉军先动兵包围渤海,他们再进攻郓州,理由便更充分了。

快马送信往兖州而去,但三百余里路程加上积雪阻碍,所需时间亦不少两日。

故此在朱温还没有反应过来前,洛阳发出的《讨朱全忠制》便发往了诸道。

“天地之化,由肃杀而成岁功;帝王之道,以威武而辅文德。朕祗荷鸿业,抚临庶邦……”

“朱全忠逆绝人理,反易天常,擅领军事;荧惑一方之人,迫胁三军之众。”

“宜令宣武、忠武、义成、义昌、义武、天平等兵马合势,山南东道及魏博、感化、淮南等兵马计会……”

“宣示中外,咸令知悉!”

腊月十六日,看着自己手中的《讨朱全忠制》朱温直接将它丢到了火盆之中。

“直娘贼,若说奸佞,天下还有谁比你刘继隆敢称奸佞。”

“无非兵强马壮才能挟持朝廷,某若兵强,刘继隆亦是叛贼。”

朱温朝火盆啐了一口,而此时站在他身后的谢瞳则是开口道:

“刘继隆既然已经发出讨制,那说明王式已经动兵攻打棣州了。”

“葛郎君他们必须坚守三个月以上,如此才能让诸镇浮动。”

“眼下是我军发布讨贼奏表,号召诸镇共同讨击刘继隆的时候了!”

“好!”朱温闻言不由的磨拳擦脚:“他刘继隆说某是奸佞叛臣,某便说他才是误国佞臣,试图谋朝篡位!”

谢瞳闻言颔首:“明公放心,某定会写好檄文,教天下人知晓,刘继隆狼子面目。”

朱温见状颔首,随即说道:“刘继隆数万大军都在郓州以东,眼下兖州不过甲兵六千,轻卒六千。”

“某需率五千甲兵,五千轻卒往郓州攻去,切断其粮道,使诸镇侧目响应!”

“兖海政务,便托付先生了。”

朱温言辞诚恳,谢瞳闻言更为感动,连忙作揖:“某定不辱命。”

眼见谢瞳如此,朱温这才放下心来,随即将兖州交给谢瞳,自己亲率一万兵马与半月粮草,直奔郓州而去。

在朱温率军直奔郓州之时,谢瞳也挥笔写下了《请诛刘继隆以正国本表》,并撰写多份,发往魏博、成德、感化、昭义、淮南、江东、两浙及江西等镇。

只是奏表扩散还需要时间,而王式攻打渤海却已经箭在弦上。

“咚…咚…咚……”

在朱温领兵往郓州而去同时,白茫一片的渤海城外,二十台投石机推进至渤海县西三百步外,旁边放置由木框锁住的木质圆球。

这是汉军用于守城和攻城的万人敌,重四十斤。

万人敌分两种,守城的只有铁丸和火药,而攻城的则是含有毒烟。

这样的万人敌,足足有三百多个,而这还只是汉军后勤的冰山一角。

投石机前,数百名被穿上甲胄的民夫和百余名汉军兵卒站立于此,正在等待号令。

号令下达后,他们便开始推动面前三十辆盾车与壕桥,民夫将盾车推到城墙下就足够,剩下的则是由汉军兵卒开始操作。

投石机后方,三万汉军列阵营盘外,四千多汉军驻扎营盘内。

他们面朝的渤海城马道上,此刻也聚集了五千甲士,其中执弓者不过千五百,余下尽皆在操作绞车弩、投石机等物。

没有民夫,后勤负担固然变小,但许多杂事也需要兵卒亲力亲为。

张归厚站在城楼前,身后是庞师古及二百余名亲卫。

西北的寒风不断吹来,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大军阵前,王式看了看旌旗的风向,确认无误后开始挥舞令旗。

霎时间,投石机阵地上的一千民夫开始操作投石机,将万人敌放置在革带上后,直接砸动机关。

“砰——”

二十台投石机开始进攻,渤海城上的兖海军见状,纷纷吹响了木哨。

“哔哔——”

一时间,无数兵卒纷纷伏低做小,紧贴女墙。

“轰隆!!”

二十道空中黑影落到渤海城的西城马道上空,不等落下,便见空中猛然炸开赤红色的烟雾,顺着西北风吹来。

不仅如此,烟雾中激射出无数铁丸,叮叮当当的打在甲胄之上,许多甲片被打得凹陷,但由于甲胄内还有战袄,虽然吃痛却不足以让人负伤。

“打雷了?!”

“官军会用雷攻城!!”

“直娘贼的,都给耶耶趴好,瞎了你们的眼睛,那不过是与石脂桶差不多的东西罢了!!”

不等毒烟降落,听到平雷声的兖海军兵卒便开始骚乱,最后还是被张归厚开口怒骂,以及军中列校、队长安抚才趋于平静。

“直娘贼,这就是刘继隆的方术?”

张归厚谩骂着,而此时毒烟也在西北风的吹动下,直接朝着渤海城笼罩而来。

“额呕……”

“咳咳咳!!”

“这是毒烟,都捂住口鼻,等它吹过去!”

兖海军毕竟与黄巢、韦宙打过不少仗,毒烟这种手段也见过不少。

由于毒性并不剧烈,故此只能让人咳嗽或窒息而亡,但眼下西北风吹得猛烈,毒烟很快便吹过了渤海城。

张归厚虽然感受着口鼻不舒服,却还是提醒着四周兵卒。

伴随着毒烟吹过,那些令人作呕的恶心感和窒息感骤然不见。

汉军阵中,陈靖崇见状说道:“这风速太快,毒烟很难有效,眼下理应以万人敌压制敌军,民夫兵卒推动盾车前往。”

“风速?”王式听到这词,不由得颔首表示贴切,同时下令道:

“盾车进军,投石机在盾车进入百步后进攻。”

“哔哔——”

军令下达,哨声作响,三十台盾车开始被艰难推动,而投石机则是已经开始准备第二次进攻。

“绞车弩、投石机准备,敌军入二百步而攻!”

城楼前,张归厚沉着指挥,庞师古则是皱眉道:“那是撞车?哪有攻城只用撞车的?”

“不知道,但官军有攻破城墙的方术,小心为妙。”张归厚摇头说着。

庞师古闻言,不免自信道:“昨夜某便带人将西城墙都泼上了水,他们即便想攻也没有那么容易。”

听他这么说,张归厚拔刀劈向女墙,但见女墙只被劈出微末豁口,格外坚硬。

“好!”张归厚不免叫了声好,随后将鄣刀归鞘,安心等待着汉军走入二百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