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这些年都是冬季冷、夏季酷热,这样的暖冬记忆还真是不多。
以至于路边种植的宿麦此刻也一片新绿,仿佛已经成型、等待收割的韭菜。
暖冬带来的气候变化,赵基并无什么忧虑,就是天上下刀子,他也只能躲着、躲不过就承受着。
他不怎么懂气候知识,只觉得暖冬的祸害不在眼前,即便发作,也是后面承受。
而暖冬对吕布来说,其实很不友好。
可能是张机、华佗、虞翻的一起努力,也有可能是天气降温或人员流动降低,吕布那里算是压制住了军中的疫病扩散。
暖冬气候,对驻屯淮北的吕布大军来说,不利于断绝隐患。
吕布也够狠,钉在淮北没有撤军,若是撤到许都,那就能祸害到公卿百官。
思索着吕布,赵基目光看着前排十几名持旗而进的护卫亲骑。
此刻只有百余车骑跟随,另有百余十岁出头的少女也乘车而行,她们都是没有家室拖累的官奴或陈国吏民遗孤。
赵基也不知道该给皇后送什么,感觉送这些人力是最实惠的。
他从平阳出发时,使者就先一步来到四十里外的皇后行宫进行通报。
一年多的休养,以及持续的营建、扩建,皇后行宫已经彻底庄园化。
附近土地几乎尽数为皇后行宫所有,余下的土地属于尧帝的祭田,实在是无法兼并。
这些田地也都种植榆树、柳树、杨树圈占,总体上大约方圆百里。
这么大的区域里,开垦的土地只是极少数,其他地域以放牧、园林为主。
赵贵妃别苑,门外百步处,她引着几名宫人在此等候,一名简装宫人腰带佩剑,持青伞盖。
赵基车辆抵达,他抬头看一眼湛蓝的天穹,一跃下车扶了扶腰间蹀躞带,又扶了扶头顶裹头巾帻,上前拱手:“阿姐。”
“元嗣倒是更壮硕了。”
赵贵妃抬手搀扶赵基,随即收手就说:“听闻元嗣此来是要拜见皇子?”
“是,若是不妥,我今日不见也可。”
赵基将一迭小册子递出:“这是献给阿姐与皇后的,如今西州吏士近有十万之众。我想确定皇子是否安康,否则形势生变,难以向吏士交待。”
确定皇子的健康,这关系着接下来另立朝廷的可能性。
当有这种备选方案时,刘协、朝廷那里才不会把事情做绝。
赵贵妃接过礼单册子,就说:“我这就去见皇后,皇子向来安康,若是突然见元嗣这样新来的人,恐受惊。”
想了想,她侧身看赵基:“元嗣且在我别苑中沐浴洗尘,若是皇后同意,稍后我就来引元嗣去董贵妃别苑拜谒皇子。”
“有劳阿姐。”
赵基道谢一声,又左右打量,见别苑门前站着两名持戟的宫娥。
他打量之际,随行虎贲持戟而进,很快就接管庄园内的防务。
赵贵妃引赵基入别苑安置一番,也乘车而去,去见皇后。
彼此庄园相距不算远,赵基在室内等候之际,关尚快步进来:“大司马,有女官来,说是奉命赐大司马冬衣。”
“女官?”
赵基疑惑,去看关尚,关尚更是一脸的疑惑,看这样子就知道关尚没有跟人家打听明白。
他也不喜欢关尚太过机敏,质朴又勤快一些,反而不需要额外操心。
于是就起身走出屋舍,见客厅小庭院内来了一队宫人,领头是一个有些脸熟、面善的女官。
女官对着赵基屈身:“某奉皇后之命,赐大司马冬衣。”
说着,两名宫女低头端着木盘上前,盘中是绯紫两色刺绣纹的锦袍,锦袍与中衣、裤子、袜子等等之类,都已折迭摆放。
这两名宫女端衣物进入客厅,又有两名宫女快步跟上,她们盘中分别端着笼巾貂蝉冠与一双七彩皮履。
赵基拱手长拜:“谢皇后赏赐。”
女官昂首应了,随即将手中帛书卷起递给随行宫女,对着赵基卑躬屈膝:“奴婢奉皇后之命,前来侍奉大司马更衣。”
此刻,赵基仔细审视对方,怀疑对方是刺客。
又见其他几个还留在女官附近的宫女神情变化,又感觉不像是刺客。
见赵基情绪抵触,女官又说:“大司马摧破李郭二贼,奴婢等人得以脱离虎狼巢穴。常恨不能报恩,今皇后差遣,奴婢争命而来,伏望大司马成全。”
说着就屈膝,眼巴巴望着赵基。
见她一身红边素白曲裾绷得紧紧的,赵基断定身上藏不了短匕,就点头:“有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