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大宋悍臣 > 第264章 天圣五年会元:宋煊

范详?

同来参加考试的应天府举子们登时有些激动。

宋浩微微挑眉:

“他又是最后一名,当真是运气不错。”

宋浩自认为自己考的不错,他被宋祁单独辅导过一段时间。

再加上又参加过晏殊考的发解试,针对如何治理运河,也是有过了解的。

“五哥,是咱们书院的学子。”

宋铭他们二人是跟随以前的老生一同来参加省试的,都是住在寺庙当中。

如此也能省些钱财。

他们也未曾碰到宋煊,或者说“兄弟俩”都没有去打探。

“若是我等顺利通过省试。”

宋浩颇为畅快的笑了几声:

“范院长当真是功不可没啊!”

宋铭也很是激动,他也觉得自己通过省试的机会挺大的。

人群当中不断的出现惊呼声,以及恭喜恭喜。

直到六百多名,念到了宋铭的名字。

宋铭哈哈大笑起来,同时冲着周遭的人拱手致谢。

宋浩也是颇为鼓励的拍了拍宋铭的肩膀。

上一次二人都在省试当中落榜,如今进了榜单,总算是用不着在从发解试重新考了。

“五哥,你说十二弟,他真的能中会元吗?”

听到宋铭的突然询问,宋浩眉头微挑:

“我不确定。”

因为他觉得自己经过如此长时间的用功,也能中会元。

这都没有进步的可能,那不是白让宋祁辅导如此长时间的功课了吗?

这可是属于大宋实际状元一对一的辅导。

放眼整个天下,有几个举子能有这份机遇的?

故而宋浩听了如此多上榜的学子名字,丝毫不慌。

围观百姓以及那些富商豪仆都在等待。

毕竟排在五百名往后的举子,想要通过殿试还是蛮有压力的。

就算当今官家说扩招,不会超过五百,为了保险起见,总归是要在四百多名动手捉婿,如此一来,女婿成为进士第机会才会变大。

“第四百四十四名,鱼周询,开封府。”

“啊!”

鱼周询大叫一声,忍不住狂笑起来,自己终于通过了省试。

周遭与他相识的同窗,纷纷恭贺。

不等鱼周询回应,便被几个大汉直接给抬起来了。

“你们干什么?”

鱼周询大惊失色。

一旁身着华服的富商,擦了擦自己脸上的热汗,笑了笑:

“敢问鱼公子可曾婚配?”

“未曾。”

“好。”富商当即精神大振:“抬走抬走,此乃我家良婿啊!”

“哎,别,我还没准备好。”

鱼周询大叫着,但是几个壮汉直接给他举过头顶,穿过人流向着外面出去。

同样想要捉婿的富商笑道:

“周员外,这才四百多名,不够保险,你这就沉不住气了?”

“哼,我这良婿必定会中进士,不劳你操心了。”

周院外对于开封府一些名声好的举子,多是做过调查,直接过滤出去了家境好的人家。

鱼周询这个名字他是有印象的,幼年丧父,但是勤奋好学,是有潜力的。

就算考了四百四十四名,那也是比其余人强上许多。

确保他衣食住行无忧,今后自家才可以更长久的保持富贵。

就算大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人地位有所改观,可是依旧不高。

若是家里能够出现一位当官的女婿,对于商人而言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尤其是老家还是开封府的!

“咱们走。”

周员外直接带着豪仆,带着自己选定的女婿,举着鱼周询离开拥挤的贡院。

甚至这番吵闹都影响了别人听排在鱼周询前面之人的名字。

许多举子耳朵听着唱名官的话,眼睛却是瞥向了鱼周询。

这是今日省试结果,第一个被榜下捉婿走的人。

赵祯虽然早就听说过,可是头一次见,他伸手指着外面大笑道:

“好个鱼周询,朕都瞧见他脸上惊恐的神色了!”

张茂则在一旁配合的笑着。

如此场景,说实在的他也是头一次见,但是目光却是始终都停留在官家身上。

“有趣,当真是有趣!”

赵祯双手背后,笑嘻嘻的道:

“朕本来以为他们中了进士之后,才会出现榜下捉婿之事,未曾想省试就如此热闹了,那他们金榜题名之后,岂不是许多人都有了婚姻了?”

另一个贴身宦官梁怀吉又给赵祯解释了一下。

许多家境并不殷实的家庭或者官员,他们抢不过那些大富商以及高官,所以在省试左右便要先定下婚约。

毕竟殿试的时候,也要罢黜许多举子!

赵祯点点头,耳朵听着外面的声音。

可能是出了鱼周询这么一个例子,紧接着不少人都开始抢人了。

倒是有举子大喊着自己有了婚约甚至娶妻了,让他们把自己放下来的事。

这种场景自从名单进了百名之后,越来越多的争抢开始了。

甚至不断的有人报高价,意图压过竞争者,打动自己看好的这个女婿。

“第四十八名,文彦博,汾州举子。”

高若讷连连拱手道喜,文彦博则是客气的还礼,却不料猛的被人给抓起来就要合力给他抬走。

“我已有婚约,我已有婚约!”

“家父判三司开拆磨勘司,早就定亲,放我下来!”

几个仆人告了声罪,连忙再去寻别人。

自从进入五十名后,只要有举子出现恭喜声之类的,立马就被抓起来了!

此时抢夺女婿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甚至在二楼观看的一些家庭,也是派人出手。

就是为了抢占先机,毕竟排名更靠前的举子,那宰相、左右仆射、以及六部主事,也有女儿要嫁。

他们这些五六品官员抢夺这个阶段的女婿才是最为现实的。

况且榜下捉婿又不是头一次办了,他们这些有女儿的官员,时不时的还要交流方法经验呢。

说白了,全都是为了富贵以及权利的延续才会如此。

更不用说还有不少武将家庭也想要凑这个热闹,但是许多举子一听说他们是武将出身,就算被抢走,也不会同意的。

真要与武将结亲,那自己今后在朝堂上还怎么进步呢?

谁不想有个“宰相岳父”?

就算是宋慈他不屑,但是他的“宰相岳父”给他在背后平了多少事啊?

多少人看着他岳父的面子,给他面子?

真以为靠着辨认白骨的技术,破获几个案子,就能平步青云,或者在官场上事事顺遂了?

天真!

欧阳修瞧着身边的叶顾言、余规以及肖本纷纷上榜,当即表示祝贺。

他们三人也不是头一次参加省试了,此时欢喜充斥着全身上下,也不断的安慰着落榜的欧阳修。

你还年轻,兴许下一次天圣八年的时候,便是你登榜之时。

他们也都有过落榜的经历。

“要不是十二哥儿送来的试卷,我等还真是遇不到有关河流的策论!”

叶顾言感慨的说了一嘴,虽然不是修缮黄河的,但总归是有些印象。

因此在考场上发挥出来了。

欧阳修轻微颔首,到底是自己孤高了,觉得不可能考这种以前的试题。

毕竟从真宗皇帝开始,他就要求收集各州府的发解试考题,避免在省试以及殿试当中,出现完全雷同的题目。

对于其余考生不公平之类的。

可是运河、黄河、以及其余河流的治理,当真不是一个概念。

“第三十三名,王泰,应天府举子!”

吕夷简一听这话,他倒是没有想到王泰会考的如此靠前!

“这下王文正公泉下有知,也是大为欣慰啊。”

吕夷简与王旦是亲上加亲,他儿子娶了王旦的女儿,女儿嫁给了王旦的儿子王雍。

“嗯?”

但是广场外的举子们都找不到人祝贺,最着急的是那帮想要抢女婿的,怎么就没有听到有人祝贺呢。

连寻人都找不到的。

随即紧随其后吕夷简听到了自家堂弟吕乐简的名字,满意的点点头。

进步极大!

当真是运气不错,就是不知道在殿试的时候,能否保持靠前的排名。

“第三十名,阮逸。”

……

“第十名,宋浩,应天府举子。”

宋浩眉头一皱。

他本以为自己考的挺好的,都能拿到会元,未曾想竟然会排名如此靠后。

“五哥。”

宋浩却是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声张。

方才与宋煊交好之人,许多人都寻不到。

“第九名,吴仅,饶州举子(鄱阳县)。”

“第八名,田道成,应天府举子。”

“第七名,祝玉,应天府举子。”

“第六名,包拯,应天府举子。”

“第五名,韩琦,应天府举子。”

“第四名,张方平,应天府举子。”

“第三名,赵概,应天府举子。”

“第二名,梁蒨,应天府举子。”

传唱官一口气念了这些人的名字,全都落在了应天府举子之上,更是让众多举子感到震惊。

应天书院如此牛逼吗?

他们早就听闻神通晏殊在应天府大兴教育,并且把应天书院变为府学。

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清楚如今应天书院院长是谁?

可是如此省试的成绩,前十名里有八人全都是来自应天书院,足以见识到应天书院院长的厉害之处。

更不用说本届最大的会元人选是宋煊,他也是应天书院的。

“难不成此次会元当真是宋煊吗?”高若讷脸上更是极为精采。

文彦博轻微颔首:“倒是有如此可能!”

高若讷连忙开口道:“看样子应天书院我也得去啊!”

上次他们在洛阳的时候,就约定过后奔着应天书院去游学,但是时间上来不及。

未曾想今日见到如此盛景。

就算用不到殿试过后的金榜题名,光是靠着省试的这份成绩,便是应天书院最好的招生简章。

更会使得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前往应天书院去游学,要么就想法子去考学。

张源是最为惊诧的,他本以为宋煊板上钉钉的会元,未曾想到连带着他身边的同窗都如此厉害。

“应天书院名不虚传。”胡瑗已经不抱希望了,他们这群人当中就只有生过一场大病,被照顾的阮逸中榜了。

“守道兄,你也是在应天书院读书的,可是知道他们的情况?”

石介也没有考中榜单,他当然知道宋煊身边的那群人了。

当初他还借住在宋煊家中,只不过二人理念不同,并没有深交。

“他们在书院当中就是比较拔尖的学子。”石介瞧着好友胡瑗道:“你也动了心思?”

“悔不早听兄之言,应该早些去应天书院游学。”

胡瑗叹了口气,他与石介是通过信的,知道应天书院的情况。

石介也是叹了口气,今日榜单许多应天书院同窗都登上榜单了,自己却是落榜,兴许真是的是心境与他们不同。

他批评了随意修黄河的主意,以不变应万变,黄河之险,岂是常人所能制约的?

“看样子,今后前往应天书院的举子该不计其数了。”

张源对着好友胡昊提了一嘴,不过随即一闪而过,自己可是有宰相命运的。

此时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

待我让十二哥儿写一封推荐信,自己也去应天书院深造一段时间,那也是极好的!

吕夷简捏着胡须,倒是没有料到前十名当中有九人全都是应天书院的举子。

至于第一名人选是谁,他早就清楚的。

“爹,这应天书院是谁在管理啊?”

吕公弼在东京为官,对于应天书院并不了解,他只知道晏殊主政应天府。

“范仲淹!”

吕夷简双手背后道:“此人也是有大才啊,今后也要调到京师来任用!”

如此人才,吕夷简认为必须要笼络到自己的利益集团当中来。

但是吕夷简不了解范仲淹,他才不会加入吕夷简的利益集团,还要跟着他对着干!

此时的吕夷简心中已经起了要提拔范仲淹的心思。

殊不住他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赵祯是知道这份名单的,应天书院许多举子都上了榜单。

但是一旁的贴身宦官张茂则十分惊诧的道:

“如何全都是应天府举子,这晏相公未免也做的太好了!”

“哈哈哈。”

赵祯听着侍从的话,十分的得意。

不仅仅是晏殊的功劳,范仲淹在书院做的一些事,通过宋煊的经历,也被皇城司的人传递到了赵祯的耳朵当中。

故而他对于范仲淹也是有所了解的。

此君当真是一个君子,将来必须要重用的!

“若是范公能够多为朕培养些优秀的举子,那才是真正的为朕分忧啊!”

赵祯瞧着外面的学子议论声,实在是此事过于震惊。

大宋自从立国开展科举考试这么多年以来,都未曾有过如此先例。

甚至有人下意识的认为,是不是应天府的举子提前得到了什么渠道,故而他们才考的如此好?

因为在考场上作弊的可能性极小。

他们这些同府的举子,都不会被分在相同的考场当中,就是避免他们当场串联作弊。

唯有提前漏题,做了准备,他们才会有如此耀眼的成绩。

“哈哈哈。”

曹利用大笑不止,听着老仆人的话,方才排名靠前的那几个,除了赵概以及梁蒨外,剩下的可全都是与宋煊住在一起的举子。

“好好好,我就知道优秀之人身边全都是优秀的举子啊!”

曹利用觉得这批人有如此耀眼的成绩,通过殿试,考中进士也极为轻松。

“对了,一会便是你们妹夫的名字了,要给老子把他抢回来。”

“爹!”

曹渊惊的大叫一声:“你是说妹夫他考了会元?”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曹利用负手而立:“不过是小小的会元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曹渊惊的后退几步,他万万没想到宋煊的成绩会如此之好。

方才从第十名听到宋这个字的时候,便觉得稳妥了。

结果到了第二名都没有在听到宋这个字,方才他心里还在打鼓,以为宋煊无法中榜呢!

“爹,他当真是第一?”

曹清摇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这种事,她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夫婿会连中解元、会元?

“哼哼。”

曹利用极为得意的昂着头:

“不错,我早就看出来咱家女婿是连中三元之人,故而早早与他定下婚约,你这个丫头还不愿意,过了这村,你就后悔去拍大腿吧。”

“连中三元?”

这下子连曹夫人都极为激动的站起来,来回走动:

“老曹,你莫要总是诓骗于我,我这心呐,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呢。”

“连中三元!”

曹家七兄弟更是目瞪口呆。

本来以为宋煊能过中会元,就是天大的机遇了。

没想到自家老爹说他都能连中三元!

“莫不是咱们老曹家的祖坟冒了青烟?”曹渊喃喃自语道:“毕竟咱们家可是武将啊!”

“放屁,你爷爷就是大宋的进士。”

曹利用哼笑一声:“只不过因为大宋需要,才转为武职,咱们家祖上也是进士出身,如今招一个进士当女婿,门当户对!”

“对对对,门当户对!”

曹夫人脸上的笑都没有停下来过。

她当真是没有料到中了会元还不止,竟然会奔着连中三元而去。

整个大宋能有几人连中三元的?

必定会青史留名!

曹清摇摇摇欲坠,她被如此大的惊喜给砸的有些发蒙。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嘛?

自己的未来夫婿不仅长得一表人才,更是如此有才华,还可能连中三元!

哪家女子不愿意嫁给他啊!

“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立马下去去寻你妹夫,绝不能让他被别人拖走。”

“爹,若是不胜,请斩我头!”曹渊当即表态。

“对,请斩我头!”曹旭也高声附和。

“滚,你们也配跟关二爷相比。”

曹利用笑骂着让几个活宝下去。

作为本届会元之人,自是有着独到的待遇。

传唱官缓了一会,鼓起平生最大的声音:

“天圣五年春闱会元是:宋煊,应天府举子!”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