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请周团长出手
周浩然现在升官了。
成为了文艺剧团的副团长。
虽然只是挂职,可他还兼任了红星传媒董事长助理。
这牌面可大了。
赴任这天,由红星传媒的副总来引荐。
并且跳过了组织讨论的环节,由上级直接单位直接对周浩然的工作内容和主管业务做出了安排,剧团领导们都表态坚决贯彻、全力支持,会配合好周团长把工作做好。
周浩然属于空降。
一个陌生人初来乍到,工作能不能顺利开展,态度很重要。
会后,就去了文艺剧团的团长谢宏的办公室。
“谢团长,我来跟你述职了。”
周浩然先释放善意。
谢宏哪敢跟他较劲,这小子这么年轻,空降过来权力还这么大,还挂着“助理”的头衔,一看就是背景通天,谁也惹不起的那种。
也就连忙谦和起来。
像这种文化团的领导,往往都权力有限,要积极的进行文化建设,都是专业人士。就比如这位谢团长,就是一位剧作家。
那位二把手副团长顾丹丹,则是一位舞蹈演员。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这文艺剧团,虽然下属有八个艺术团,但核心是话剧团和歌舞团。
评判标准也简单。
看谁能卖票。
国内的艺术团,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军方,这种有津贴有军人待遇;另一种,是地方艺术团,这些就要随市场变化而动了,往往采用的是事业编和商务合同(临时工)制。
红星传媒的文艺剧团,都属于地方艺术团。
需要面向市场。
海港这片地方,文化气息浓厚,有钱有文明追求,线下剧团有演出市场,其中就以话剧团和歌舞团,最受欢迎,卖票最多。
其他的杂技团、滑稽团等等,自负盈亏都做不到,奖金很少,只能依靠着单位的财政补贴了。
见到了空降的大人物,谢宏团长见到他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哭穷。
是真的哭。
眼泪都哗哗的流。
说剧团里的很多年轻演员,日子过的太辛苦了。
海港现在的人均收入,都已经达到1000元了。可剧团里的很多年轻演员,一个就就只能拿到300元钱的最低劳务,哪怕是很多工作二十年的老同志,基础工资也才堪堪达到了1000元钱。
地方剧团太穷了!
没一会儿,副团长顾丹丹女士也来了。
也跟着一起哭。
说剧团里的演员们,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拉筋训练,白天还要辛苦排练,每天辛勤劳作,到头来一个月只能赚几百块钱。
顾丹丹红着眼睛,抹眼泪道:“周团长,我们团有一个小伙,小万,去年刚从学校毕业过来,才19岁。工资给不够,他家境又困难,平时有空了就去工地上,腿被砸断了。他是学芭蕾舞的,这粉碎性骨折后,这辈子也跳不了舞了。”
周浩然心软,听后也很动容,“谢团长、顾团长,我刚来,很多事情都不太了解。你们别急,剧团这边有问题,咱们想办法一起解决。”
“缺钱啊!”
谢宏捶胸顿足,哪有一点领导的样子?
哭哭啼啼的像个女人。
顾丹丹咬着嘴唇道:“周团长,您跟领导熟,要是能让单位里给批复下一笔经费,那就太好了。”
“要钱就去找单位吗?”
周浩然也看出来,这剧团里实在没什么油水,以至于两位团长都没什么内斗。
顾丹丹苦涩道:“只能找上级单位。”
周浩然问:“我们的剧团,平时不是会在剧场里演出吗?市场的收入,应该也可以吧?”
“不够啊。”谢宏团长长吁短叹,“一共八个剧团,有1200多人,每个月的薪资开销就得100万。我们的演出收入,总共也就一百来万。”
周浩然眉梢一挑,“这不够了吗?”
谢宏苦涩道:“哪够啊?五五分成啊,卖票的钱,要拿出一半分给剧院。”
“剧院能分这么多?”
周浩然有些吃惊,正常来说,剧院能分15%-20%,就算很高了。剧院又不是电影院,又不需要斥巨资不断的引荐天价设备。
“剧院那边也难。”谢宏团长叹了口气,“也是领导的安排。”
周浩然这才恍然。
海港这边,剧团归红星传媒,剧院也归红星传媒。
都是一家人。
左手倒右手。
周浩然问:“领导,你们就跟我说实话吧,剧团每个月,有多少资金缺口?”
“10万。”
“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