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49章 鹰扬为内,折冲为外

勋官达到几转以后,或者说为大汉征战几年以后便成为散官。

散官便是名、俸俱备。

至于职官,就是县丞、县令、太守、郡丞之类真正做事的官了。

如果勋转的府兵真有能力,也就是经过了朝廷的诠选,就能获得资格担任职官。

这也就是给鹰扬府府兵们一条获得官身,彻底改变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上升途径了。

更别提天子刚刚还提及,勋官达到特定的转数之后,其子侄可获得荫官、国子生之类的资格。

不管概率多小,途径多窄,多少它也是一条路,就如举孝廉,一郡每年也就一二人罢了。

方今天下,就是县丞、郡吏这样的小官末吏,都需士人出身不可,所谓的豪强大家即使再有资产,也很难获得官身。

不过如今的大汉算是个例外。

先帝与丞相在巴蜀任用了大批豪强作为吏员。

大汉在册户籍虽仅三十余万,口不过百五十万,但录用的吏员却达到了五万余人。

众臣沉思许久后,丞相神色颇有些复杂地开口:

“陛下,入关中以来,臣也一直在思索,倘若尽复关中之土,除了在关中屯田外,还可施何种政策,以壮大汉国力。

“未尝不思分关中之田,犒赏有功之士。

“但正如臣等先前所言,既忧关中田亩荒芜多年,以此赐之,恐将士心有不满。

“又念将士大多安土重迁,所以一直踌躇难诀。

“不曾想陛下圣虑独运,竟于臣等之先,定此良策。

“想来陛下定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臣等居宰辅之位,未能为陛下分忧,实深愧怍。”

丞相此言落罢,董允、陈震、郭攸之这几名侍中尽皆相觑。

天子设立鹰扬府,策勋十二转以激励府兵为大汉尽忠效死之制,听起来很简单,也很容易听明白。

甚至关中地广人稀的现状,天然就为天子这鹰扬府策勋之制提供了实施的现实土壤。

但谁能像天子这么大胆?

除了天子,谁又敢这么大胆?

大汉不是没有良家子,虎贲郎便多是良家子出身。但碍于巴蜀土地有限,绝大多数人都自动忽略了用田亩酬功的制度。

而又如丞相所言。

以关中荒芜多年的土地酬功,让将士们远离乡梓,怕不是要被骂刻薄寡恩?

将来谁还愿意为大汉效命?

可如今经天子这么一点,董允、费祎、郭攸之、陈震等一众居宰辅之职的重臣才恍然醒悟。

一切问题的根源,不过是他们愿意给的赏赐不够多罢了。

只要给得足够多,纵使田亩荒芜,纵使远离乡梓,又算得了什么?

但问题就在这里。

他们这些当臣子的,不论如何都不可能像天子这么大手笔的。

完全可以想象,天子所谋鹰扬府策勋之制一旦实施,获得田亩资产与晋升之阶的鹰扬府兵,必将是战意充沛,愿效一死。

加上精良的装备,几乎脱产的训练,两三年间,就能组成一支绝对称得上精锐的部队。

毫无疑问,于国大利。

而这种前所未有之制,从来不是努力想就能想出来的。

需要契机。

也需要“商鞅”。

如此制度,足称得上变法了。

再想想,天子如此制度,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是大汉根本就是在空手套白狼!

说是赐给有功将士甲胄、刀兵、弓弩、马匹。

可难道将士参军打仗,还能不给他们军备吗?

至于策勋十二转的的勋爵、占田资格,以及什么散官、荫官,子侄获国子生资格等等,也都是府兵为大汉斩首立功后才慢慢赐下。

等到将来真的策勋受赏,拥有大量土地、资产、部曲的他们,利益已与大汉深深绑定在一起,将成为大汉最忠诚的新生豪强。

非但最忠诚,还最勇武剽悍。

用他们去制衡关东那些越来越不像话的世家豪强,最适合不过。

事实上,天子鹰扬府策勋之制,最大的反对力量本就是世家大族。

因为批量制造豪强,发放土地,让府兵占用本就不多官职名额,动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

可关中哪还有几家世家大族?

天子御驾亲征,还于旧都,威望已是一时无两。

并没有在此战为大汉出力的世家豪强,又何来什么底气跟大汉天子谈什么利益?

就与归义侯杨条对杨千万等羌氐所言一般,现在是大汉给他们一个从龙的机会。

他们真能那么短视?

关中地广人稀,土地矛盾短时间内不会爆发。

至于益州的豪强大宗,天子分给府兵的田地不在益州,勋官又是名誉官员,不占职官位置,也动不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也无话可说。

“相父,诸卿,既然你们都觉得府兵之制可行,朕其实还有另一个想法,也就一起说了。”

天子忽然出声,把一众臣属的思绪打断。

“陛下请讲。”丞相神色认真。

刘禅颔首,从容出声:

“除鹰扬府外,朕还欲再立一府,名曰折冲。

“鹰扬为内,折冲为外。

“鹰扬府,暂时只录大汉退役的有功将士。

“国家一开始发予鹰扬府兵田亩、甲胄、刀兵、弓弩、马匹、仆从、粮草。

“折冲府,则尽录关陇之地所有豪强富户之丁口,不论汉羌。

“使八户中等以上人家,供养一名折冲府兵。

“折冲府兵本人可免赋税、徭役,勋转待遇,一如鹰扬。

“该府兵甲胄、刀兵、弓弩、牛驴,战马及粮草,由六户共备,八户抚养训导,有如自家子弟。

“折冲府兵勋转获功后,则反哺蓄养他的八户人家。

“这八户人家,皆可分获所供府兵所得占田资格。

“其子侄也有荫功诠选为官,及入学国子监之类的资格,与鹰扬府兵无异。

“这便是外府兵。

“折冲府,羌氐与汉民尽录。

“如此一来,羌氐与汉人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上阵杀敌,生死与共,荣辱与共。

“如此,胡汉府兵间就会越来越熟悉,胡汉矛盾就会越来越小,几十年后,总有融为一体,不分你我的一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