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来宾也是纷纷举起了酒杯来。
“皇上。”
“太子。”
“臣敬你们一杯,感谢你们来为臣主持大婚。”
朱应又重新走到了朱元璋两人面前,举起酒杯一拜。
“哈哈。”
“你这小子一定要好好待那两个丫头,她们等了你太久了。”朱元璋举起酒杯,语重心长的说道。
“既为我妻,我绝不会辜负她们。”朱应立刻保证道。
至于等太久了。
这个意思,朱应实则并不明白,但也没有去多问什么。
“大哥。”
“你第一次成婚,我没有机会参加,这一次恭贺大哥新婚大喜。”
朱允熥此刻也走了过来,一脸激动的举起酒杯对着朱应一敬。
“允熥公子可直接唤我名字即可。”
“大哥两个字,臣还是担当不起啊。”朱应笑着举杯回应道。
“当得起。”
朱允熥则是正色回道。
朱元璋与朱标则是微笑的看着,并没有去说什么。
如今一切都只是临门一脚了。
只等着锦衣卫带回消息,然后向着朝堂乃至于天下宣布了。
“云奇。”
朱元璋转过头喊道。
云奇当即走出来,手中还捧着一封圣旨。
“皇上有旨,百官坐着恭听即可。”云奇捧着圣旨,大声道。
闻声。
所有朝臣的目光瞬间聚拢了过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冠军侯朱应,北伐之时,为国立封狼居胥之功,昔日晋封为侯只是初赏,今朱应成长已足,心性完全。”
“封狼居胥之功,吾大明第一武将,理当再晋。”
“自今日起,擢升朱应爵为世袭国公,封号【武国公】。”
“钦此。”
云奇大声的宣读道。
此话落。
所有来到的宾客全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
纵知当今皇上对朱应恩宠无限,但也没有想到会有这般恩宠。
“不到二十岁的国公。”
“放眼天下,绝无仅有啊。”
“别说放眼天下了,就算是放眼千古,谁能有此殊荣啊?”
“不到二十岁封国公,荣耀无边啊,而且还有太子的点头同意,哪怕是未来太子一朝,这也必将是大受重用啊。”
“当初冠军侯立封狼居胥之功时,以侯爵晋封虽恩宠,但不够,如今再次加封,一切都是如此了。”
“是啊……”
这一刻。
所有人都惊叹不已,更是感受到了皇族对朱应的深厚看重。
这等恩宠,放眼满朝文武之中,谁能有?
纵然是昔日追随皇上开国的诸多国公也未曾有如此恩宠吧!
“诸位,还有第二封圣旨。”
云奇笑了笑,又拿出了一封圣旨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中山王之女,徐家妙锦,素有才名,身份尊贵,今嫁武国公,身份不以妾礼,当以平妻之礼恩待。”
“西平侯之女,咱之孙女,身份尊贵,今嫁武国公,身份不以妾礼,当以平妻之礼恩待。”
“钦此。”云奇再次大声宣布道。
对此。
百官自然是没有任何惊讶。
毕竟这件事之前在赐婚之时就已经宣布过了,如今在大婚之上再次宣布也是给两女更高的身份。
如今。
赵封便是拥有了真正的三妻一妾了。
番邦公主纵然嫁入了府上,也只是妾,身份地位自然是不能与徐妙锦他们相比的。
“臣,谢皇上隆恩。”
两封圣旨宣读完,朱应当即躬身一拜,大声道谢。
“还没有完呢。”
朱元璋笑了笑,又看向了云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武国公大婚,皇族理当重赏。“
“赐天山雪莲十株,赐长白山百年人参十株……”
随着云奇开口,又是诸多奇珍异宝赐予。
每一件不说价值连城,那也是极为少见的贡品。
哪怕是朱应,此刻也真的是小看了老朱与朱标的恩宠无限了,今日的大婚,可谓是真正的大恩赐,大厚赐。
“唉。”
“老朱父子对我是真的好啊,根本就没有将我当外人。”
“如若朱标重病还会发生,看来是真的要救一救了。”
“他们待我如此好,我如若眼睁睁的看着他死,那也太不是人了。”
此刻。
知道历史上朱标是病逝的朱应,此刻也是产生了一种其他的心思了,毕竟自己拥有续命的丹药,如若那一日真的发生了,朱应真的是无法坐视了。
自从入应天后。
朱应是真正感受到了朱元璋父子的百般恩待。
“朱应。”
“这一段时间,咱允许你在府上休沐十日。”
“等十日后。”
“咱再给你一个惊喜,天大的惊喜。”朱元璋笑呵呵的对着朱应说道。
“谢皇上。”
朱应立刻道谢。
至于再有惊喜是什么,朱应自然是想不到了。
但只有朱元璋与朱标知道,锦衣卫调查的,这几日内就要归于应天了,不仅仅是画像,还有人。
当年的事情。
当年的真相。
一切都要成仙在他们眼中了。
婚礼进行着。
到了晚上。
宾客逐渐散去。
朱应自然是享受了真正的齐人之福。
先行去了徐妙锦的房间,然后又去了沐雅的房间。
以朱应的身体素质,自然都不会薄待,雨露均沾啊。
…………
几日后!
文渊阁大殿。
“启奏皇上。”
“自北平府调查的锦衣卫,归来了。”
“还有暗中查证之后的画像呈阅。”
蒋瓛跪在朱元璋面前,面带激动的说道。
在他身后。
还有两个锦衣卫也跪在了地上,手中还各自捧着画像。
“快打开。”
朱元璋立刻道,表情正色,目光炯炯。
而一旁朱标的目光也是如此,凝视着。
蒋瓛当即站起来,一挥手。
两个锦衣卫立刻将画像打开。
映入眼中。
便是一个老妇人的画像,还有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画像。
当看到画像上的人,朱标就发出了一声惊呼:“马嬷嬷。”
哪怕只是画像,但只是一眼,朱标就认出来了。
他不可能认不出,这画像上的人正是当年他母后身边的贴身嬷嬷,深得自己母后信任,甚至于他母后弥留之际,最后见到的人也是这个嬷嬷。
“她,就是一直照顾朱应的人?”
朱元璋凝视着画像,再次确认的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