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常山城的战斗之中。
楚云飞麾下唯一的一支坦克部队此时也加入到了战斗之中(晋北大战的缴获,日军坦克为主,少量苏联t-26)
无数身穿土黄色军服的民国士兵,跟在坦克的后方。
向着常山城外被炮火轰塌的缺口。
发起了实验式的步坦协同进攻。
石家庄城内,日军第一百零九师团指挥部。
周围已是一片狼藉。
巨大的爆炸冲击波震碎了指挥部的波流。
天板上的吊灯摇摇欲坠,墙壁上布满了弹孔和裂纹。
师团长末光功,这个曾参加过南京战役的老鬼子,此刻却再无往日的骄横。
他头顶的军帽不知去向,军服被硝烟熏得漆黑,脸上满是沮丧与疯狂。
他抓着一名通讯参谋的衣领,歇斯底里地咆哮着:“援军呢,华北方面军的援军在哪里?!”
那名参谋脸色惨白,声音颤颤地回答:“报告师团长,冈村宁次将军目前正在指挥对三十一集团军的围剿,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而来,外围的蝗协军第七师,第三师以及两个守备旅团是目前所调动的兵力极限。”
“将军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坚持到最后一刻~!”
“在没有支援兵力的情况下坚持到最后一刻?!”末光功一把将参谋推开:“这是想要让我们第109师团成为他们重创三十一集团军的代价?”
他冲到地图前,看着城市外围那些已经被蓝色箭头彻底淹没的据点,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常山已经完了。
他麾下这支主要由后备役人员组成的守备师团,装备在精良、士气如虹的民国精锐主力面前,实际上根本不堪一击。
他们完全是在凭借着半永备和永备工事进行着艰难的抵抗。
虽然能够给予攻击部队不小的伤亡,但城破败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城内的日军,已然慌乱无比。
在国军猛烈的炮火和步坦协同的强横攻势下,他们能够使用的阵地和防御工事正在不断的减少和缩小。
街道上,到处都是燃烧的敌我双方战车和尸体。
战斗激烈地进行着,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都在进行着惨烈的争夺。
当天晚上。
就在华北战场上的总攻进行得如火如荼。
远在山城的军事委员会,却收到了一份来自米国方面送来的。
措辞“友好”却内容冰冷的电文内容。
拿到这份电报的之后。
绕是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的张治中,此时心中也是不免泛起了惊涛骇浪。
在简单的请示常瑞元之后。
第二天中午。
一封电报自是侍从室发往了华北联合指挥部司令部。
接到电报之后的方立功,神色大变,脸色难看。
此时此刻的他,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愤怒与困惑的复杂神情。
刚自前线返回的楚云飞察觉到了方立功的神色变化,当即出声询问道:“立功兄,什么事情?”
“云公。”
方立功将电报传递了过去,声音干涩:“山城急电”
楚云飞接过电报,还以为是关于新援物资的电报,脸上当即露出了一抹笑意。
但当他的目光扫过电文内容时。
那丝笑意瞬间凝固。
电文的内容,彬彬有礼,却字字诛心。
米国方面,首先对二战区取得的“胜利辉煌”表示了“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但随后,话锋一至。
他们对国军部队“战线过长、攻势过猛”的现状,表达了“深切的战略忧虑”。
他们“善意”地提醒。
必须提防日军可能的战略反击,要注重“巩固现有战果”。
避免因“过度深入”而导致“后勤不继、兵力分散”的危险。
电文的最后,米国陆军参谋部的所谓建议,更像是命令一般。
应“暂时停止”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进入最终至少三个月的“全面休整与战略强化期”。
以“整合部队,等待后续更充足的援军,为未来的决战,做好更全面的准备”。
“混账!”
楚云飞低声咒骂了一句。
随后静静地将电报放置在了一旁,目光再次投向那巨大的作战沙盘。
沙盘上,蓝色的进攻箭头。
正以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直插日军的心脏地带。
他心里面自然清楚的知道。
这不是“建议”,更不是“担忧”。
这是来自米国佬的命令式建议。
方立功看着楚云飞那沉默的背影,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
“云公,他们怕了。”
方立功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他们怕我们赢得太快,怕我们赢得太彻底。”
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因为一个还需要他们‘援助’的民国,一个还需要仰视他们鼻息的民国,那就是他们眼中‘最好’的民国。”
“这场战争,米国人希望用他们的方式,以他们想要的方式结束。”
他拿起指挥棒,轻轻敲了一下目前已经被包围的常山城,拿下常山城之后,日军的平汉铁路线将会被彻底斩断。
胜利号角已经吹响。
小鬼子在整个华北,华中地区的后勤补给均会受到最为直接的影响。
而此刻。
那只本应在背后支撑着他的、最有力的手,却在最关键的时刻,试图将他牢牢地束缚住。
方立功目光深邃的看向自己的老长官。
他也好奇。
楚云飞会是放弃这千载难逢的良机,继续在zz的棋盘上周旋,还是不顾一切,冒着要失去最重要的外援的风险继续进攻下去呢?(本章完)